分享

乡音无改鬓毛shuai还是cui?宝妈给孩子纠错,却被老师批评乱辅导|古诗词

 格林书屋 2021-05-21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还在上小学的孩子们,平时做作业或者看书时难免会碰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从旁指导,也是最令家长崩溃的阶段。

  但由于两代人之间隔了一定的时代,有一部分知识并不是完全相通的,甚至存在矛盾,因此家长辅导时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加之现在教材改版,小学的知识越来越难,家长们又毕业太久,知识点杂且习惯了大人逻辑,无法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导致大学毕业也教不好孩子。

  

  比如古诗词中的某一个字,父母那辈是这个发音,可到了孩子这辈又是另一个发音,导致辅导过程出现小冲突,对孩子也会造成困扰。

  这时如果没有事先了解孩子的教材或学习进度,就会感觉吃力,甚至闹出尴尬来。

宝妈给孩子纠错被打脸

  听同事说,前两天她还闹了个笑话呢。

  她家孩子刚认字时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关于教育投资她可是毫不吝啬,各种绘本、有拼音的儿童读物,占据了家里的半壁江山。

  孩子也没让她失望,上小学前就已经掌握了不少生字,现在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常常领着同学们朗读课文。

  上周末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孩子读《回乡偶书》时读到“乡音无改鬓毛衰(shuai)”,她一听就立马给予了纠正。

  “这个字平时虽然念“shuai”,但在这篇古诗中念“cui”。”

  

  孩子刚开始也很疑惑,因为课本上的拼音注解和老师都表示是念“shuai”,不过同事一脸自信地表示课本和老师都错了。

  于是这周一,孩子在学校带领同学们朗读古诗时,纠正了全班同学的发音。老师到上课的时候才发现不对劲,询问之下才知道“cui”的读音是同事教的。

  这简直是件荒唐事,全班孩子都被带跑了,于是在群里点名批评同事乱辅导。

  老师告诉她,现在这个字的读音早就已经发生了改变,规定不再按照以前的读音来了,家长辅导孩子要从课本出发,否则老师教起来也比较棘手。

  

  经过这件事后,全班同学的发音又要再一次转换过来,同事也挺内疚的。

  原本以为是纠错,不想自己才是错的那个,为此同事家孩子这两天没少奚落她。

知识在不断更新换代,辅导孩子自己也要学习

  家长辅导孩子时,不要凭着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或者对某一个知识的既定印象,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对的,课本和老师是错的。

  多了解情况,多做做功课,至少把孩子目前学的东西看一遍,以免干扰孩子学习。

  其实古诗词改字的读音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比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对“斜”字的注音,早在2006年就变成了“xie”,而不再是“xia”。

  

  相信遇到这种问题的家长不在少数,这样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时,不要急于纠正,也不要凭经验说事。

  另外,一味纠结某些字的发音,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尽管我个人也认为,把古诗词中原本押韵的“古音”,为了避免麻烦更换成人们常读的,丢掉了古典的意境和韵味。

  

  但中小学的学习任务并不是古汉语研究,了解到这个程度也不是不可以,老师按照教育部改完的读音教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孩子真的感兴趣,之后再自己了解传统的读音就可以了。

辅导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家长应该将心态放平,抛弃自己的固有思维,多了解,现在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或者直接询问老师,也比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给孩子纠错好。

  再者,家长担任的主要是从旁辅导、检查孩子学习成果的角色,真正担任教导角色的应该是老师。

  也就是说,家长要将教导权还给老师,不应过多干预。

  

  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寻找答案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考水平,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至于学习方面,应该和老师站在同一个出发点,而不是彼此处于对立面、互相找茬。

  双方应该互相配合、积极沟通,才能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