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宗族文化丨如何总结一个姓氏的宗族特征?

 谱祠文化研究院 2021-05-21

不少对宗族文化研究的自媒体,就会对姓氏的宗族特征进行一个总结,这类总结一般都是好的词汇。

可惜不知所出,更不可能知道其中的依据,大家也就是图个开心,随手转发,细研究甚至发现不同的平台对同一个姓氏的宗族特征进行总结的时候词汇也是完全不一样。

也有在不同文章里看到,不同姓氏宗族特征进行的总结,竟然完全一模一样,基本可以确定都是搬运的产物。

那么有没有一种标准来确定一个姓氏的宗族特征,既能体现出姓氏的独特性,同时不同的人不管怎么总结基本有大差不差呐

是有的,可以从一个姓氏的堂号祠联来着手。

每一个姓氏都有很多的堂号,堂号的来源有郡望、典故、始祖名等等。源自典故的也不外乎源自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子孙以家族名人“三不朽”为堂号,首先是家族对家族名人的认可,以此为荣;其次以此为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族风貌

比如:杨姓的四知堂:讲的是东汉名士杨震,拒绝贪污纳贿的事。从四知堂,可以提炼一个姓氏宗族特征:清廉。

比如:张姓的百忍堂:讲的是唐朝郓州人张公艺,九代同居,竟和睦相处,唐高宗甚是好奇便问其故,张公取出一张纸写下了一百个忍字,唐高宗十分赞誉便赐号'百忍堂’,张氏后人很多以“百忍”为堂号。从这里可以提炼一个姓氏宗族特征:宽仁

再比如:岳姓的忠义堂。讲的是南宋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可以提炼一个姓氏宗族特征:忠义

……

出自典故的堂号,每个姓氏都有很多,而且基本上每一个姓氏典故堂号都有其独特性,以堂号提炼的家族特征,族人也不会提出异议。

如果源自堂号的典故确实不多,也可以从通用祠联中补足。

祠联,是通过对联形式,将姓氏的来源、发祥地、祖先的居住地、名讳字号、官位以及祖先的嘉行懿事等内容,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的艺术再现,以达到不忘祖先、不忘故土、不忘根源的目的。

比如王姓通用祠联:求鲤世泽,爱鹅家声。

上联典出汉·王祥,卧冰求鲤奉母的故事,列为“二十四孝”之一。下联典出东晋·王羲之性爱鹅,为山阴道士写《道德经》以换鹅。

可以提炼姓氏宗族特征就是:至孝、高雅

比如刘姓通用祠联:雕龙名著;殿虎英风。

上联典指南朝梁刘勰。南齐末年,写成《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各体作品的特征和历史演变,探讨创作、批评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文学和时代的关系等,系统完整,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杰出著作。

下联典指北宋大名人刘安世官至谏议大夫。刚毅直率,使贪官畏慑,被视为“殿上虎”。

可以提炼姓氏宗族特征就是:博学、刚正不阿

……

每个姓氏都有很多的堂号和通用祠联源自于典故。通过对典故的提取,这样就很容易将姓氏的宗族特征总结出来。

联等内容

有人说,相比较于堂号和祠联来说,家规族训不是更能体现出一个姓氏的宗族特征?其实表面上看是如此,但是细研究不然,原因很简单,中国人历来重视根源的问题,自明朝起,修谱不论家族的贫富都是成为了常态,如果不修家谱反而是成为了另类。

而在家谱之中,家规族训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规范的也是方方面面,在该族所在的区域内,通过家风家训的影响,能够塑造一族之风貌,但也只是体现一个家族的宗族特征。

放眼整个姓氏不同支系之间都有家风家训,汇总在一起,与不同姓氏之间对比,就大同小异了,也体现不出来一个姓氏独特的个性了。

所以用家规家训来总结一个姓氏的宗族特征就有失偏颇,而且难以体现出姓氏的差异性,总结一个姓氏的宗族特征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汉文化传承》是一个有良知的家文化传播平台,不但传播知识,还讲授方法,愿每一个人,在研究家文化的时候少走弯路,可以根据手里的资料,能得到独特的见解,不至于人云亦云。点击关注《汉文化传承》不迷路!




文化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