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提醒我们,有这四个迹象的家庭,很快就会发达富贵了

 闲云野鹤qpab3u 2021-05-22

古人的一些话往往是经历了千年的积累,对事件发展规律和人性的研究总结而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成事在人,谋事在天。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古人提醒我们,一个家庭若是有这四个迹象或征兆,离富贵就不远了。

一、穷但是有想法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个社会最廉价的就是劳动力,如果仅仅靠出卖劳动力来获取财富,不管是脑力还是体力,似乎都无法真正意义富裕起来。

一个社会的财富要想生生不息,最终驱动力一定是"勤劳",而不是投机!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屹立5000年而不倒的根源!勤奋不光要用在劳作上,多关注下时态动向,投资渠道,提高自身知识,能力。让自己更适应时代的变化,不至于勤奋的还那么狼狈!

人生、酬劳取得依据和认知的财富档案。富人习惯创新思维,更关注结果;穷人则希望顺其自然。

许多人在提到有钱人的时候,一定会说他们"命好"、"运气好"、"身家好",然后对比一下自己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努力没有用,还是顺其自然,让命运来安排我们的人生。但是,具有富人思维的人却不是这样想的。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自己欠债200万,家徒四壁的情况下,43岁开始创业,从零技术成为交换机代理商开始,抓住电信业对程控交换机的空白,自主研发交换机,缔造了中国人的自主品牌神话"华为",真的非常了不起,值得人尊敬。他没有好命、好运、好家,但是他有好想法,就是要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二、热爱读书学习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朱熹

曾国藩说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中国的陈景润,他原本家境贫寒,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自学数学,后来在清华旁听,以至后来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让世界震惊。

一个穷困的少年,凭借自身的勤奋与智慧,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财富创造神话。其在世道低迷之时屡屡出手并赚得衣钵满归,资本市场叱吒风云收获丰厚的经典案例也被列入世界管理大师的商业教程。超人,在以12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港澳台百富榜首富的同时,也以浓缩了无数人财富缔造梦想的亲身经历成就了自己在华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他就是李嘉诚,读书并且好好运用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三、家教良好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家教很严,对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四戒是: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四宜是: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四戒"与"四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相补充,相映生辉。既告诉了后人什么不该做,又告诉了后人应该怎么做。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人不通今古,牛马如襟裾。 ——周希陶《增广贤文》

释义:积蓄千两黄金,不如多买书籍传给后代。养儿子不教育和养驴没有区别,养女儿不教育和养猪没有两样。有了田地不耕,粮仓也会空虚,有书籍不读,子孙必定愚笨。粮仓空虚生活就没有保障,子孙愚笨就会不讲礼义。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意思是,节俭能使家庭兴旺,勤快会使身体强健。既勤劳又节俭,人生才能高枕无忧。

好的家教,家风会养育出好品德的子孙,而品德才是决定人生高度,以及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因素。正如现代人们总结说:"人的发展,短期看机遇,中期看能力,长期看人品"!一个家庭有好的家风,早晚都会发达富贵。

四、穷但是有志气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

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撑起一片天。

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气势,很磅礴,富有力量。能有这样气势的人,多是非富即贵的人物。而这种气势,很多都是靠培养出来的,不是天生就有。

古往今来,但凡是有志气的人物,都有一番作为,如我们熟悉的周恩来总理,可以成为世界都敬重的人物之一,他卓越的功绩是直接原因,而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气就是根本原因,这是他一生都坚持不变的。

鬼谷子是一个奇人,不仅精通谋略,对培养志气也有一套方法,他非常重视人的志气。事实上志气很多时候都是起关键作用,也需要慢慢培养,否则有一大弊病,多灾多祸!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

一个人不先培养自己的志气,那么他的思想就会迟钝,对于事物的了解就不会通达明了,这是他的思想活动受到了阻碍。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

不培养大志气,心气不会平稳。人的心气对人的精神有很大的影响,而精神清爽会好运连连,事事顺心。往往颓废的人,精神不佳是一个很大的特点,做事的时候也是最低效的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

培养志气最根本的方法,使自己镇定开始。这是无可厚非的,人在失志的时候,内心的负面情绪一直在折磨自己,整个人都是没有生气的样子。所以要让自己先整定下来。

一个家庭若是有这四个征兆,那必将培养出有学识,有想法,有志向,有良好品行的人。那么这个家庭早晚都会走向辉煌,离发达富贵不会遥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