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基础教育参考》 21年3月刊 探析情感教育引入高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究----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张燕华 邮编:445000 摘要:在高中美术作品中美学价值和情感因素比较丰富,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借助美术教材内容,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发挥美术教学功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发现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美术课程教学在高中阶段的整体教育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美术素养与艺术修养的关键所在。因此,当前阶段的高中美术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情感教育融入进来,充分把握高中阶段情感教育的目标,结合当前高中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实际学习等方面因素,科学、正确的将教育与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提升美术技能与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升华,从而有效促进高中阶段美术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与质量提升。 一、深入分析高中美术就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1.过度重视应试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 在当前诸高校中,大多以提升学生的升学率为主要目的,所以其教学模式太过于单一机械化,不能将教育模式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仅仅是为了高考进行教学,会使学生自身的潜力不能完全开掘出来,教师仅仅是以备战高考的目的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就会受到限制,学生就不能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 2.师生沟通不到位,无法养成学生良好学习状态 高中正处于人生中的过度阶段,由于年纪关系,其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还尚未成型,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所以这个时候教师要对学生及时关注,帮助学生恢复到原有的学习状态,一旦教师不能及时发展学生的自身状况并进行解决,那么学生不仅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弊大于利。 3.教学中未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被当今时代适用,要采用创新的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而根据调查显示,许多教师依旧运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以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型的倾听,当长时间下来,学生的的兴趣爱好就会被扼杀,对于学生们的思维想象力有极大的限制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 二、选取优秀美术教材,丰富学生的情感知识 高中美术教学当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了绘画、摄像、雕塑、工艺、书法等各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内容都能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情感教育机会。因此,高中美术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充分运用起来,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教材的真正意义与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学习的向往,激发学生深入理解并赏析作品的兴趣与好奇心,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博大精深,更能够深刻体会并吸取智慧与力量,培养学生的美术自信心。 三、以情感教育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氛围 在教师进行日常教学中,具备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极为重要的,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情感教学的峡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并且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增进师生感情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这对于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着深远的影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 2、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以平等的关系进行对话,这样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效果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3、教师对于教学的时间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将美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教习,当这些知识点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就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就能将情感教育的效果有效发挥出来。 四、注重以情动人,丰富情感生活 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当中,如果仅仅依靠听与看可能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并且很难理解作品当中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然而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信赖的情感依托,他们很容易受到教师的情感影响。由于美术作品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如果学生不能深入进行理解,就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在课前可以进行预热环节,切实渲染美术作品的情感,引导学生体验美术作品。 例如,在进行《八骏图》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合理借助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了辅助教学,在课堂开始之前首先播放了画作的背景、作者本人的故事以及与马相关的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有了基础的了解之后再具体讲授这幅作品。然后笔者让学生欣赏作品并说出自己的第一感受,笔者再细化讲解每一匹马的形态,以及所代表的性格等知识。如此一来,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美术作品引出了其作者,再以作者的成长路线为重要线索,讲述了作者相关的作品,这样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增强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强化学生对于作者以及作品的深入理解与认知,从而进一步有效调动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情感共鸣。 五、注重求同存异,尊重艺术个性 由于个人的阅历与艺术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们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都有所差异。因此,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猜测美术作品当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这样才能够更加容易调动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认知。 综上所述,高中这一阶段是学生个人情感培养及发展的最佳时期。在此阶段,高校教师对其开展情感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情感教学方式在美术这一科目中的应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前,高中美术教学期间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无法培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教师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等。教师将情感教育运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并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应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只有做到上述几点,才能够达到最初教学目标,并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美术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中小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