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出土的高僧书法,这是一种罕见的美,原来那时遍地都是王羲之

 卢氏猴 2021-05-22

书法史发展到了晋唐时期,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后世之人无法超越。宋元之后的书法家都是在晋唐的书法当中汲取部分营养而卓然成家的。

晋唐书法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自由”,这个时代的所有书法家几乎面目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气象,并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所写的字也有所不同。

比如王羲之,他传世的每一件尺牍都风格各异,是真正的“人书合一”,而后世的书法家在创作的时候,除了落入前人窠臼之外,往往写出来的字都千人一面,所以在其书法作品当中呈现出来的气格,则大不如晋唐。

上个世纪出,敦煌藏经洞被打开,从这一洞窟当中,出入了从晋朝到宋代一家的几万卷的文书与典籍,其中不乏晋唐高手之作。

在出土的经卷当中,人们发现了3件极为罕见的“草书神作”,这字美到令人窒息,看到这幅字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那个时候遍地都是“王羲之”!这三件作品可以代表了书法界最高水平的草书了!

这三件作品分别是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被列为“镇馆四宝”之一的《法华经玄赞卷》,以及藏于日本的《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和法国国家图书的《因明入正理论后疏》。

经过多方考证,这三件作品乃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乃是唐代一位抄经的无名老僧。

在敦煌藏经洞开启之后,清政府无瑕顾忌敦煌这一巨大的文化宝库,反而招徕了许多外国人,其中尤其以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抢走的宝物最多,其中伯希和是一位汉学家,他曾一度在藏经洞当中吃住一个多月,将8万多历代经卷当中的最好的3万卷带到了自己的国家,如今我们见到的绝大多数最珍贵的经卷,现在都陈列在法国国家图书馆。

《法华经玄赞卷》以及《略抄》和《后疏》,这3件作品,初学书法的人是很难看出其精妙之处的,这一点也无法准确用书法语言去概括,在我们已知的历代的传世法帖当中,没有任何一件小草作品能够与之媲美。

从风格上类似的作品只有的一件《出师颂》了,而3件作品皆为墨迹本,字数有数万之巨,价值远胜于《出师颂》了。

此三卷作品,有着明显的章草意趣,古雅而生动,其对于草法的娴熟以及对于笔法而字态的驾驭,已经达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这种精熟的程度,并且能够将每一个字都写得简约而高妙,落落大方,看到了这幅字你就能真正明白“技近乎道”的道理了。

唐代的诸多经卷当中,皆是以“抄经体”小楷写成,而其中以草书写就的作品仅有这这3件而已,书写所用的纸张也皆是唐代的宫廷用纸,墨色历经千年而毫无褪色,可见此作乃是一件经意之作。在书法史上还找不到另外一件小草作品能够与之比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