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9年四野南下途中,一对兄妹拦住队伍问:知道我父亲在哪儿吗?

 快乐老年435 2021-05-22

前言

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改称第四野战军,自华北地区南下,准备配合二野、三野进行渡江战役,由于三大战役已经完全结束,国民党军在长江以北的统治基本上已经告终,也就是在四野组建先遣兵团南下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事儿,在路过河南确山县的时候,有一对兄妹拿着照片不断地询问:

“照片里的是我们的父亲,他叫马尚德,你们知道他在哪儿吗?”

每问一个战士,他们都说不知道,两兄妹越来越感到有些失望,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4年以后,他们才得知了自己父亲的下落,只是他们的父亲早在11年前就已经壮烈牺牲。

1949年四野南下途中,一对兄妹拦住队伍问:知道我父亲在哪儿吗?

1

马尚德1905年2月出生于河北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由于父亲去世得早,所以马尚德其实是由母亲抚养长大成人的,虽然家庭十分贫困,但母亲还是含辛茹苦的供马尚德去读书,1923年马尚德考入河南省立开封纺织工业学校,由此可见马尚德最初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学习一些技术,将来毕业了好从事技术工作,但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混乱的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马尚德在学校求学期间,接触到了一部分先进的革命思想,为他后来积极从事革命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四野南下途中,一对兄妹拦住队伍问:知道我父亲在哪儿吗?

1925年1月为了抗议日本纱厂随意开除工人和打人外,上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随后为了声援上海的工人,全国各地的工厂工人以及学生也都纷纷展开罢工、罢课,史称“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马尚德作为一个纺织工人,更是感同身受,随即也加入到了运动中,1926年经由党组织吸收,马尚德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受党组织派遣,到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

直至1927年确山县的农民运动受到了很好的发展,农会的成员达到了一万多人,马尚德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委员长。也就是在当年4月,马尚德领导的农民运动成功举行暴动,驱离了反动政府,也由此掀开了声势浩大的河南省土地革命运动,这一切都和马尚德的努力分不开关系,由于曾在东北地区从事革命运动,马尚德于1929年调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进行革命活动。

1949年四野南下途中,一对兄妹拦住队伍问:知道我父亲在哪儿吗?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马尚德又积极在东北领导抗日运动,1932年受满洲省委指派,马尚德赶赴吉林接替受伤的杨奠坤组织抗日武装,因杨奠坤在当地拥有很大的声望,马尚德根据杨奠坤说话时的声音,从而改名杨靖宇,因为靖宇在朝鲜语中也有“驱逐外敌”,对于未来东北抗日,是一个非常好的愿景。

2

杨靖宇——自此以后这个大名响彻东北三省,而马尚德这个名字反而日渐不为人所知,1932年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和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该部队后来成为了东北抗联的前身。有不少的说法称,杨靖宇就是抗联总司令,也是抗联创始人,这个说法并不算是很准确,毕竟抗联的组成是由多股在东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组建起来的,但杨靖宇在抗联组建过程中,确实起到了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9年四野南下途中,一对兄妹拦住队伍问:知道我父亲在哪儿吗?

也就是在东北恶劣的环境下,东北抗联坚持抵抗日伪军14年,抗联本身也在不断抗击日寇的同时发展壮大,但由于日伪军当局本身处于强势,加上抗联内部有叛徒出卖,这样一支抗日武装到1940年以后活动范围以及人员都大大减少,大部分的抗联领导人都牺牲了,其中包括赵尚志、赵一曼等等,1940年左右,在周保中、李兆麟的率领下抗联分批前往苏联,抗战结束之前,在以远东步兵88旅的身份又打了回来

杨靖宇的牺牲,对于抗联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更为关键的是,原本日伪军是抓不住杨靖宇的,全都是因为杨靖宇身边出了叛徒,尤其是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也是他一手组建了“程斌挺进队”将杨靖宇逼上了绝路,而这支程斌挺进队中,大部分都是原抗联的叛徒。

1949年四野南下途中,一对兄妹拦住队伍问:知道我父亲在哪儿吗?

1940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四,杨靖宇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与日伪军交手,由于连日来的饥渴,杨靖宇抵抗20几分钟,被抗联叛徒机枪手张奚若击中牺牲,原杨靖宇警卫员张秀峰通过辨认,告诉日伪军此人就是杨靖宇,随后张奚若连同几名抗联叛徒将杨靖宇的头用铡刀铡下来。

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古隆一郎十分好奇在缺衣少食、冰天雪地的环境下面,杨靖宇是如何坚持作战的,于是将遗体带回蒙江县医院化验,结果在遗体中只发现了棉花、树皮,令岸古隆一郎大为震撼,随后按照日本人的习俗,为杨靖宇将军举行了慰灵祭,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岸古隆一郎在毒杀妻女后切腹自杀。

1949年四野南下途中,一对兄妹拦住队伍问:知道我父亲在哪儿吗?

不过也比较幸运的是,杨靖宇将军的遗骸最终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岸古隆一郎出于尊重,将杨靖宇将军遗体安葬在蒙江县,在下葬前一天,为杨靖宇雕刻了木头的头颅,而杨靖宇将军的头颅被日伪军运送到了通化省城公开示众之后,和原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头颅一起保存在了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医务课,后来又送到了长春医学院,抗战胜利后,经由地下党的努力,最终完好无损保存下来,1952年通化省开始修建杨靖宇将军墓,到1954年6月5日完工。

不过也因为改名换姓的原因,杨靖宇将军的两个子女始终不知道父亲已经牺牲。

3

杨靖宇的妻子名叫郭凤,两人于1926年喜结连理,当时正是杨靖宇在确山县组织农民运动的时候,因此无暇顾及家庭,第二年杨靖宇夫妻长子出生,杨靖宇为儿子取名马从云,1929年二女儿马锦云出生才5天,杨靖宇回到家里告诉妻子,自己要出趟远门,当时郭凤也没有想到,这次见面居然就是夫妻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1949年四野南下途中,一对兄妹拦住队伍问:知道我父亲在哪儿吗?

1945年郭凤病重即将离世,去世前将子女都叫到身边,告诉他们:如今抗战已经胜利了,你们的父亲也该回家了,记住你们父亲的名字马尚德。

马从云、马锦云兄妹两人牢牢记住父亲的名字,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早已改名叫做杨靖宇,即便到1949年第四野战军南下过程中,杨靖宇遗体已经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但由于无法找到家人的下落,所以也无法通知。直至1951年党组织派调查组专门到李家村查访,这才找到了马从云,这时候他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十一年了,1953年马从云到东北烈士纪念馆,见到了父亲的头颅,他跪在地下,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1949年四野南下途中,一对兄妹拦住队伍问:知道我父亲在哪儿吗?

出于照顾的考虑,组织上为马从云安排工作,马从云却拒绝组织对自己的特殊照顾,后来到了郑州铁路局材料厂任职,工作中严于律己,因为积劳成疾,于1964年8月患肝癌去世,而马锦云则是在郑州铁路局托儿所工作,虽然生活较为清贫,却始终没有提过特殊的要求,不仅如此,还严格要求子女后代,不要躺在外公的功劳簿上吃老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