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尾狐”故事考------《山海经》系列研究

 高天揽月 2021-05-22

       “九尾狐”是上古著名瑞兽,传说是大禹妻氏涂山氏族氏的图腾。汉《艺文类聚·卷九》祥瑞部下·狐引《吕氏春秋》佚文:“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暮失嗣。辞曰:吾之娶,必有应也。乃有白狐九尾而造于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证也。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攸昌,于是娶涂山女。”又引《周书》有载:“成王时,青丘献狐九尾”。涂山氏为上古著名部落,其地望又与会稽联系起来,本人在《上古“会稽”地望新考》一文中作了初步的考释,认为其地不在今天淮河流域的涂山,而在山东菏泽的曹县,会稽即为景毫。此一结论是建立在原海区域东隅在今天兰考、杞县的认识基础上,如今发现此一区域为战国时人按原本材料编造而成,原本区域仅为如今荥阳地区,则此一结论需要修正。

      《南山经》首经:“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䨼。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此节引文出现了“九尾狐”,其居于青丘之山,同时“英水出焉”。本人于《“青水(洋水)”续考》一文中,指出“英水”即“青水”,即今天荥阳的索河。《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朽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此处朽涂之山,正为青水穷处,或可称为青丘,又或称作涂山,我认为正是“九尾狐”族氏所居。而且下有“禹攻云雨”,可见大禹曾活动于此涂山附近,与涂山氏约为婚姻,正与传说相合。此“云雨之山”自古有传说“巫山云雨”,我前文《上古“巫山”地望及故事》中已考察其实即今天荥阳的“少陉山”,此“九尾狐”所居之青丘,也应即此“少陉山”。本段《南山经》引文中“有鸟焉,其状如鸠”,此国显然与“九尾狐”所居相邻。《海内东经》有一节记载:“韩雁在海中,都州南。始鸠在海中,辕厉南。会稽山在大楚南。”此中之“始鸠”与“会稽山”正相邻,会稽山传说正是涂山,而“始鸠”之“始”,颇疑即“有邰氏”之台地,位置于赤水之东,即今日汜水之东,其地正与少陉山下之索河相邻。

       "涂山氏"之得名或来自朽涂,但于经中尚有故事可以揭示。《海内南经》:“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大荒南经》有载:“有荣山、荣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此处荣山、荣水,吴任臣注本、毕沅校本俱作荥山、荥水,又作洋水,即青水,正是索河。《海内南经》又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海内经》:“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皆为同事异文。此玄蛇即为巴蛇,而“孟涂”处于“荥山”,也即“青丘”,而“孟涂”我认为即为上古“涂山氏”之首领之一。世传夏后启之母出于“涂山氏”,其部落为夏后启之臣,顺理成章。《大荒西经》:“有池,名孟翼之攻颛顼之池。”,前引文“禹攻云雨”下有“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则“涂山氏”与“颛顼”之国也当相邻,此“孟翼”应当也是“涂山氏”一族,看来这一部落于“颛顼”之时即已在此地,并曾与“颛顼”发生过战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