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海恋谈关于现代诗、现代禅诗、现代禅意诗的认识:互为观照,真如不二

 黄石新东西 2021-05-23

互为观照,真如不二

——谈关于现代诗、现代禅诗、现代禅意诗的认识

文/海恋

   关于现代诗,现代禅诗,现代禅意诗的异同,仍要从诗与禅的关系说起:“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百度百科)。禅是本能,是自然万物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是因为各种生活习气的熏染,使这种本能有所遮蔽,所以才要去无明,习禅,重新回归它。它不是任何宗教,但宗教却在帮助我们认识它,发现它,找到它,重拾它。特别是佛教最为集中地阐释了它,并以各种修习法门引领我们回归自性的本来面目,因而佛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诗”说文解字上解释为“心志”, “其本义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后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等。”(援引自网络)狭义的诗是我们读到的借以表达思想和情感、具有一定审美形式的(主要指诗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画面美。)文学体式。而广义的诗则应该是人的心性的流露。再追溯到诗歌的起源与发展,据说,诗起源于古代人民的劳工号子,最初诗、乐、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统称为诗歌,后来才把诗和歌渐渐分开。《尚书.虞书》中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即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由此可见,诗的灵魂在心志(心性),音韵,节奏,呈象等都只是诗表现的手段和方法。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传说由孔子编订,而孔子对诗的论述只有两个字“无邪”,这和说文解字上的解读是极为吻合的,最纯正的心志和思想。那么也只有禅定之心、赤子之心才能生发而出了。

      如此,诗与禅便建立起了最直接的联系,禅是人的本心,而诗则是本心的流露。语言(各种表达方式:文字、音声、书画、舞乐等)是诗的外部形势,禅悟妙心才是诗的灵魂。我们也可以由此论证诗与禅并无本质的区别。那么为什么还要给诗歌分出类别和等级呢?因为人的心性修为是需要过程的,入禅的境界也有不同,所以不是所有的诗歌都能达到禅的境界。关于诗词的几重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也早有论述,在此不做赘述。

      何为禅诗?“禅诗,顾名思义,是指与念佛、参禅相关的诗,应是富含禅理禅意的诗词作品。”(百度百科)。最初的古体禅诗一般指的就是传播佛禅思想的偈颂。还有一些表现佛禅理念的颂古诗也流传广泛。而后经过沿袭又在古典诗词的写作中归纳出禅理、禅境、禅趣等禅诗写作样式。但无论禅诗写作有哪些分类,诗的内容永远大于形式,即禅是内核,表达服务于内蕴。换句话说,真正的禅诗需有着至高心性修为的人才能写出来。以境界居上,诗语与心灵已合二为一,不再拘泥于表达。

      何为现代禅诗?“现代禅诗是用现代诗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写作的具有禅味禅境界的诗歌。”,“纵的继承——继承和发展中国禅古老而新鲜的精神旨趣;横的移植——移植和借鉴欧美现代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纵横交融——在时空的纵横交合点上,完成现代汉语诗歌的雏形;禅为根本——诗歌的现代形式只是一件外衣,而内在的精神观照才是根本。”——现代禅诗流派创始人南北

      南北先生的这段论述点出了现代禅诗的精神实质、承续关系和写法维度。禅为根本就是在强调现代禅诗的内在境界。纵的继承指向现代禅诗写作的文脉发端。横的移植指现代禅诗写作写法上具有现代性的特点。由此可见,现代禅诗就是用现代诗的写法写作出来的具有较高禅意境界的诗。

      何为现代诗?关于现代诗我们通常认可的解释是具有现代诗写特点的诗歌,中国现代诗的源头始于西方。上个世纪中前期,一项闭关锁国的中国慢慢向世界敞开自己。中外文化交流也在这个时期渐渐丰富起来,外国文学对中国的渗透,浸染,形成了空前热烈的一股浪潮。西方现代诗就在这个时候被带进了中国诗歌的殿堂。印度大师泰戈尔的一次访华甚至竖起了一座中国现代诗发展的里程碑。因此,可以说中国现代诗是借壤而生的产物,属于舶来品,与中国古典诗歌有源流上的断层,缺乏民族文化的原发性气质。上个世纪,闻一多、徐志摩、辛笛等人建立的新月派,九叶派等现代诗派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然而,汉语诗歌发展到现在却在热闹中显现出乱象和无可掩饰的颓势,流派众多,诗写方式杂沓,究其原因,除了娱乐时代的浮躁,诗人自身的浮夸,更主要的一点还是传统之断裂。中国现代诗歌始终存在现代与古典,中国与世界文化融合的问题。艾略特发表了被认为是划时代的《荒原》,享誉欧美。西方的世界级诗歌大师层出不穷,我们便盲目地认为西方诗歌就是汉语诗歌的范本,就是我们不可逾越的标的,从而盲目地引进、借鉴和推崇。这样下去的结果也会使汉语诗歌越来越失去原本鲜活的民族脉搏。而现代禅诗流派的诞生就像是一场文化的寻根。只不过,这里的“寻”不是回归,因为已经回不去了,时代在发展,我们只能向前,找到更大的文化发展的出路,所以“寻”是追溯,更是探索,探索如何将古老禅文化的根髓和命脉与时代嫁接,搭建起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价值方式的文学创作体系。南北先生也说:“现代禅诗的发生,是源于现代诗人对于历史的回顾和寻找,也是源自对完全照搬西方诗歌的绝望。并且还不仅仅是我们在绝望,欧美诗人也在不断的突围和寻找新出路。他们的目光也一样投向了东方,投向了我们古老而新鲜的禅。”   

      何为现代禅意诗?顾名思义,是具有禅意表达的现代诗,我们且不说它是否能够归类为现代禅诗,起码这样的诗是有一定境界的诗,有禅思、禅悟或哲理。从现代诗歌写作的概貌来看,现代禅意诗的数量应该更多。这跟禅的修习特点有关,禅修并非都是有意的修行,禅即是生命智慧的生活。运水搬柴、睡眠吃饭,潜心写作……无不从自性出发就是禅。“常行一直心,便是禅,便是无事道人。”前文关于诗与禅的关系的论述,我们也可以推断,只要一首堪称是诗的作品,其实都是有一定禅性思维(非诗的,搞怪的分行作品除外)或有其境,或有其理,或有其趣,只不过或多或少,或明显或不明显而已。并且这样的诗也具有一定的审美维度。这就造成了有些诗人明明没有有意识的禅修经历却也写出了较优秀的现代禅诗作品或现代禅意诗作品。这个问题,我在《女诗人现代禅诗赏读60首印象记》里有过浅议。

      那么现代禅诗和现代禅意诗该怎样区分呢?现代禅诗是在人的内心回归本位时自然散发出来的阵阵幽香。是具有一定入禅和行禅维度的诗。如果我们用空灵、剔透、净美,深邃等等词语去概括它的特点,恐怕又会走到语义繁复的漩涡里,不妨不去概括和定义它,只说说怎样辨别或认出它:当你读到一首诗感觉境界高远,禅味盎然,蕴意深厚时,那大概就碰到了一首现代禅诗。但这样的诗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你很难说清或说全它要表达的内涵或者境界,只能在读中慢慢去体会,每次读都会读出不同的韵味,这样的诗应该就是禅诗了。禅诗一般不会把要表达的禅意或者禅理、禅机直接表露出来,所以有时也给人以玄妙之感。当然,古体禅诗的一些诗偈,或者颂古诗,为了方便教化和接引,也有比较通俗易懂的。如无门慧开禅师(传说是其所写。)那首流传较广的颂古诗“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还有唐代著名的寒山诗追求自由简捷,随心而作的写作方式,也是一种风格。禅的本质就是不拘泥,回归本然,随性跳脱,所以禅诗的写作也应如此,没有方式方法上的界定。

      同样,富有禅理、禅境、禅味的禅意诗则更加注重“意”的输出,一般会将禅意表露得比较有迹可寻,读者一读便能感受得到它的禅意指向,诗里一般有较为明显的哲理、禅思的句子。举古体禅诗为例:王维的《竹里馆》、《鸟鸣涧》、《鹿寨》都是比较典型的禅诗,重境的营造,不拘泥意的输出。诗境即是心境,毫不违和造作。而苏轼的《题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诗歌之中含有哲理、禅思的句子则可以划归为禅意诗。

      现代禅诗的例子也很多。如:

苹果

 南北

苹果说,我来自花朵

花朵说,我来自枝干

枝干说,我来自土地

土地什么也不说

她的语言就是

苹果

七棵银杏

雷默

那个上午,我见到了

七棵古老的银杏树

两棵在孔庙

七百多岁

三棵在清真寺

栽于元代

还有两棵在报恩寺

一千三百多年了

迷茫细雨中,一阵风起

金黄的叶子,从七棵树上一起飘落

春气

雷默

夜里落下的雨

早晨不见了

早晨升起的雾

中午不见了

中午照耀的光

晚上不见了

小和尚看见天边的彩霞

师云:看

鸽子为天空翻开经卷

也牛

一串鸽哨

救活了整个天空

天堂啊,有时候也需要一粒红尘去救赎

请打开笼子

还鸽子们自由

见性

曹红艳

要下暴雨了

乌云堆积

山峦和村庄瞬间

暗了下来

独见一树高过屋顶的泡桐花

花朵好大

花朵好白

风溪

刘年

女人在上游洗尿布,老和尚在下游洗袈裟

女人端起塑料盆,要去下游

被老和尚阻止了

“尿布,是小一点的袈裟”

他们走后,来了一群麻鸭,洗脚,洗翅膀,洗嘴

    以上几首诗,我都做过赏读,但是如今再读,其中的禅理禅机,禅境禅趣,又似乎并不可言表,在此不做任何破解,只待有心的读者用心体会。这样的诗语词的张力,禅的境界及语义背后的趣旨是不可用语言尽述的,这便是现代禅诗的魅力所在,妙悟无可言说,只可玩味。

    现代禅意诗的例子更多。现举两例:

妄语

陆十一

春,是最大的慈悲。所以常常泪流满面

我用南方雨水,礼北方佛许愿如烟便是稀薄无常

一片叶子替疼痛的大地接住雨露,便是大乘

我修小乘,随波逐流

朝露

黄灿然

人生不是梦,正相反,

它是我们宇宙般无边的长梦中的

一次醒,然后我们又回到梦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合着眼睛

来到这世界上,为了适应光明;

又渐渐失去视力,为了再适应黑暗。

你现在醒着的形式,只是一种偶然,

下一次你醒来可能是小草,

或草叶上的露珠。

    这两首诗都有很明显的禅意,我们一读就能感觉到其中的禅思、哲理,但其诗的境界却不具备禅的当下性,只是内心思绪的一种较为直接的流露,这样的诗应该就是禅意诗。

    再举我在黄石笔会上朗诵过的一首诗歌:

白鹭之春分

海恋

春风曳地,万物捧着宿命归来

白鹭的双翼,一边牵着风,一边掣着雨

却从不携带宿命。桃花嫣红

它们是南溪的迎宾树

鹭儿们在树下枕着新梦,合欢

溪水淙淙,钟磬齐鸣

所有初绽的花草全部翕动唇翼

吮吸风里飘散的甜蜜

南溪两岸响彻鸟语,虫鸣

飞花与蛱蝶共舞,锦鲤与鹰隼齐飞

水天之间,唯有白鹭气定神闲

它们了然一切

挣脱命运之神的绑缚,它们

才是南溪之主

春风曳地,南溪之主归来

春天遂分两半

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间

(注:选自《白鹭》组诗第十首《春分》)

    这首诗我在写作时肯定是没有把它当成现代禅诗或者禅意诗来写的,就是自然的情感流露。这组《白鹭》系列,一共26首,大约写了一年多,断断续续,差不多每个季节都写几首,这也正应和了钟嵘《诗品》中所说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很多诗歌都是在一定氛围里,调动了人的本真性情而生发的,所以真性情的诗歌才有打动人的力量,古人说:“无酒不成诗”,也印证了这一点。在酒意下,人常常可以本真显现,诗也就在心里流淌出来了。这首诗我认为有性情在其中,本真的东西就是禅,但在表达上确实不能算是严格的现代禅诗,如:“它们了然一切/挣脱命运之神的绑缚,它们/才是南溪之主”“春风曳地,南溪之主归来/

春天遂分两半/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间”这样的句子是在直接表述自己内心的想法,并未在禅境之中,所以这首诗只能算是一首禅意诗。

    总之,禅意诗的禅意更为明显,一般含有表述性的句子,禅意的指向性更为明朗,也更容易造成较为直接的阅读体验。而现代禅诗的意蕴更为隐含,只有呈现,语义空间更大。

      当然, 现代禅诗和现代禅意诗并无本质的区别,没有禅心,便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从写作和阅读的角度也无需分别,随心而写就好,随心而读就好。从广义的诗的角度来看,它们与现代诗也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在境界和审美维度上有辨识度。并且从阅读的受众来看,禅意诗的阅读可能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读者缘可能更好。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不管是现代禅诗还是现代禅意诗,其中的禅意和审美维度更多地取决于读者,因而其禅诗赏读的助缘作用也不容忽视。

      最后补充一些看法:我觉得因为禅讲究顿取直悟,所以现代禅诗写作的门槛就高也就低,有一定诗歌修为的诗人能写出好的现代禅诗,一些悟性较高且禅心本明的初写者也可能写出几首令人惊艳的现代禅诗,但是禅的修为没有止境,诗的修为也没有止境。“诗禅双修,禅为根本”不但适用于现代禅诗写作者,也适用于一切诗歌写作者。


海恋,诗人,诗评人。女,原名赵一男,吉林松原人,教师。热爱文学,坚持写作二十余年,创作诗歌、散文随笔、杂文、诗歌评论、儿童文学等。2009年开始集中诗歌创作,目前创作诗歌作品千余首、诗歌评论、鉴赏类文字百余篇,散文、杂文百余篇。中篇儿童小说未完。部分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并入选多个网络平台。现代禅诗研究会成员。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