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粽子飘香迎端午

 冬歌文苑 2021-05-23

粽子飘香迎端午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端午节每一项习俗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如赛龙舟,已经得到全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限,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由此可见,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端午节,在我国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有屈原说、夏至说、龙日说、恶日说、勾践说等等。但流传最为广泛的还是屈原的传说,有关屈原与端午节的历史渊源,文人墨客们早有较多的描写,不再复述。

每到端午节,全国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我国是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因地域不同,习惯不同,所以端午节习俗的内容、习俗的细节,都存在着较多的地域差异。虽然全国各地端午节的过法不尽相同,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都是普遍的习惯。

我们象山人过端午节也有自己当地的风俗习惯,除了包粽子、戴香包、插艾草、挂菖蒲、喷雄黄酒等传统民俗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习俗礼节,就是在端午节的时候,女婿必须给岳父母家“送节”。象山有句俗话,叫做“生男赚柴米,养囡吃酒粽”。在端午节,象山人的女婿就要向岳父母家敬献酒、粽、鱼、肉、鹅、鸭等佳肴礼品,以示感恩岳父母培养了一位贤妻良母。这种乡俗代代传承,称为“端午送节”,充满着父慈子孝、家庭和谐的民俗风情。“送节”通常在临近端午节时,女婿家里就开始准备用糯米、笋壳包好粽子,买好鱼、肉、酒,一只活的大白鹅或者鸡鸭及其他菜肴等食品。到了端午节那一天上午,把置办好的“礼品”盛放在精制的竹篮或小竹箩内。然后,肩挑手提夫妻双双上岳父母家去“送节”行孝。“端午送节”最为讲究的是“头节”,“头节”指的是刚刚结婚的头一年过的端午节。必须女婿女儿双双同往,送的礼品也比较丰富。岳父母收“礼”后,还会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到家来吃饭,用女婿送来的“礼品”做成一顿丰盛的午餐,以此炫耀女婿家的孝道和礼节。但到了往后的每年端午节就随意一些了,如果女婿家生活好的,端午节送礼就丰富一点,遇上家境贫寒的女婿,那只能象征性的送一些礼品,不仅如此,岳父母家还会回送一些钱、粮给女儿家补贴生活。

当然,每逢端午节的时候,最难忘最令人神往的还是童年时代的端午节,最爱吃的还是母亲亲手包的粽子味。

在我童年的时候,生活虽然十分清苦,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贫穷,母亲常常为了家里的柴米油盐的琐事而困扰。尽管如此,但母亲对传统的节日很看重,总会想方设法的让全家过上很有仪式感的传统节日。

记得每到端午节的头几天,母亲就开始着手准备起包粽子的材料了。首先把笋壳放在清水里泡上一天,以便用来包粽子。其实,包粽子的材料很多,而我们象山人包粽子主要还是以笋壳为主。象山人在每年竹笋脱壳的时节里,总会提着竹篮到竹林深处捡上好多的笋壳,放在阳光下晒干后储存起来,已备端午节包粽子。我的母亲也不例外,每年都预备着很多笋壳。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定当后,就开始准备粽子米了。要想把粽子包得又香又好吃,工序还是挺复杂的。我看母亲在准备粽子米时,先用小水草烧成灰(稻草中的一种品名)用热开水侵泡过后,再把稻草灰过滤得干干净净,剩下一桶淡黄色的碱性水,而后把糯米放进碱水里泡上一个晚上,此时的糯米色彩金黄,透出一般清香味。到了包粽子的时候,把糯米从碱水里捞出来,就开始包粽子了。母亲会包很多样子的粽子,有长长的,有方方的,有三角形的。象山人为粽子取了很多名字,叫“黄包粽、狗头粽、三角粽、对对粽”等,吃起来特别有劲道。

虽然岁月匆匆,童年如烟,但母亲那一抹粽子的清香却久久难忘,始终萦绕于夏日的荷韵与绿茵中,徜徉在记忆深处。在童年时代的端午节,过的是有母亲生活的趣味和童年天真时光。因为粽子里裹的不仅仅是糯米红豆,更有往日的母爱。母亲的粽子,包出了家的味道,亲情的牵挂,解读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蕴涵。如今的端午节,过的却是一种对童年不忍心的回眸和乡愁,吃的是粽子里蕴藏的岁月沧桑。五月的端午节,只是让我们别忘了,曾经的童年,曾经的母爱,曾经的美丽,曾经的那些点点滴滴稀稀疏疏让人心跳的远去的旧时光。

插图/作者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