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汝水——北汝河的前世今生

 zqbxi 2021-05-23

汝水无浊波,汝山饶奇石。

汝河正在成为一条景观河、生态河。

□李晓伟文黎新民摄影

一条河,从远古流出。涛声如云,万象为客。湍流是风,缓流是雅,奔流是颂。一平一仄,一浪一波,流淌着一方华夏子民的幸福与荣光。北汝河的前世今生,每一段河流都有一段精彩,每一段河流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

汝河的文化源头,是一个瑰丽的开头。

汝水曾叫女水,女(音汝)也是汝的意思。在汝州民间传说中,汝河曾是女娲所居之地,汝河即因女娲得名。古籍中也有记载,如《世本·氏姓篇》说:“伏羲封弟娲于汝水之阳。”

故而,称汝水作女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上古之时,黄河流域的伊河原属于汝河流域,汝阳县紫罗山以西,洛阳龙门以南的大面积地区因受山体阻挡,形成自然水域,史称“汝海”。《说文解字》:“海者,天池也”。禹治水时最初区域在汝颍伊洛流域,劈开龙门山之“辟伊阙”,结束了伊河属于汝河流域的历史,决开紫罗山之“决汝”,结束了“汝海”的历史,增加了大量肥沃的良田,禹成为百姓心目中的神,称大禹。

故而,称汝水作“汝海”,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如今,无论是天工造化的汝石,还是人工烧制的汝瓷,还有集古代书法大成、刻于石上至今闻名天下的汝帖,都已成为灿烂的国之瑰宝。特有的汝河流域之文化孕育出中国的曲剧,孕育出灿烂的汝瓷文化。

广阔的汝河流域,还为历史上的王侯将相提供了舞台。

在汝河称帝的黄帝之孙颛顼,过汝水进窥周鼎的楚庄王,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楚汉争霸时划定“楚河汉界”的侯公,西汉名相申屠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冯异、臧宫、铫期、傅俊,三国时的曹操,宋之岳飞、牛皋,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及其重要谋士牛金星等或生于斯,或来于彼,都曾在这里叱咤风云过,其中刘秀指挥的昆阳之战为推翻王莽政权奠定了基础。

汝河流域是周、叶、梁、许、袁、蔡、邵、翟、陆、柏、汝等诸多姓氏的发源地。汝河流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

无限事,从头说,一平一仄,奔腾着汝河的过往与辉煌。

北汝河为沙河支流,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发源于嵩山县车村镇栗树街村北分水岭摞摞沟,流经汝阳县、汝州市、郏县、宝丰县、襄城县、叶县六个县市,在襄城县丁营乡汇入沙河。全长250千米,流域总面积6080平方千米。

按照北魏大地理学家、曾任鲁阳郡(治所在今鲁山县)太守的郦道元在《水经注》里的说法,结合今人的考察,可以画出汝河的大致轮廓。

古代的汝河只有一条,发源于今嵩县车村,流经汝阳、汝州、郏县、宝丰、襄县、叶县、舞阳、郾城、西平、上蔡、汝南。历史上曾经三易河道,并于700多年前在元朝从舞阳分流,上游为北汝河,下游为南汝河,且南汝河已改源头为泌阳的瀙水。

在上古时代,汝水被称作汝海,盖因其有千里之长,宽阔处有数十里。因其大,而占鱼米之利,则人民富足;因其产金,不但利民,最重要可以充实政权的府库。

同时,大河带来的水患也让历代统治者头痛不已。

黄帝的足迹曾经遍布汝河流域,比较著名的有黄帝在襄城首山采铜,两次到汝州崆峒山访问广成子。排排銮驾、奏奏钧天,和广成子这样的高人谈谈人生玄妙,谈谈治国之道,满载而归。从黄帝(公元前2697至前2599年)时期算起迄今近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上,诞生了(黄)河洛(河)文明的河洛地区,在公元1279年北宋王朝寿终正寝前,有三千年是华夏民族的政治中心,只有百里之遥的汝河以及汝河地区的人民的安定,对统治者政权的稳定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相国管仲对桓公说:“楚有汝、汉之黄金,而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此阴王(富与王相等)之国也。”可见汝海之富,是楚国的经济命脉所系。

唐朝诗人孟郊的“汝水无浊波,汝山饶奇石。大贤在此君,佳士来如鲫。”虽是诗的语言,但很能说明汝河流域是特别适宜人居之地。

所以,广成子、巢父、许由、元丹丘、孟诜等诸多高人才来此隐居修心也不足为奇。也难怪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苏辙、黄庭坚这些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等一的文化高人,无论是在这里工作,还是在这里游历,都对汝河流域的景观人文发出过倾心的赞美。

一弯汝河水,繁衍生息着一方华夏子民。

汝州,既有“两山夹一川,汝河流中间”的自然地理优势,又有北靠箕山、南依外方山的南北分野优势。南山草茂水沛,北山石多少流。

汝州土地面积1573平方公里,属于汝河的流域面积有1507平方公里。

北汝河在汝州段形如鱼脊,其主要支流状如鱼骨,南北两岸几乎均衡地分布着同等数量的河流。北边有牛涧河、洗耳河、荆河、黄涧河。南岸有炉沟河、燕子河、蟒川河、朝川河。

名气最大的首推洗耳河。这是一个人的河流,属于许由。上古高士许由惜名不仕,先辞君王,后拒九州长,就这样还是感到耳朵受到了侮辱,便到河边洗洗干净。耳净了,洗耳河也扬名了。

严子陵也是一代隐士,大隐。他和光武弟刘秀的关系非同一般,是那种可以蹬着刘秀肚子睡觉的铁哥们儿,光武帝要其出仕,他拒而不应。最终选择了在无名河畔归隐。后世为了纪念他命名为严子河,念久了,念转了,竟成了燕子河。

牛涧河从崆峒山流过。它哺育了上古仙人广成子。连黄帝都亲涉牛涧河,前来向广成子问道。一时传为美谈。

炉沟河名气也不小。它从汝州最高峰岘山冲下,山回水转间便来到了北汝河。炉沟河段风景极佳,近汝处是为贵地,没成想,这方宝地被周赧王看中了,末代周王在此筑了庆阳城,独“坐庆阳”,了却终生。自此葬送了八百年大周王业。

黄涧河从大鸿山发端,继而南流。先民们喝了黄涧河的水,广生智慧,艺术的火花迸发四溅。他们在劳动间隙,把石斧等工具搁置一边,坐下来看鸟。他们喜欢鹳鸟,更喜欢鹳鸟叨鱼,史前的艺术家们被这景象深深吸引,把它定格在陶罐上,一幅名为“鹳鱼石斧图”的“中国最早的国画”诞生了。

汝水无浊波,诸流皆胜名。汝河的故事还很多,每条支流都有一段精彩,都成为历史的缩影。

诗意的汝河,向着远古流淌,向着未来流淌,流淌着一方华夏子民的追逐与梦想。

北汝河两岸来水吮山而下,有大小沟溪1304条,造就了一方物产丰茂的沃土,人类踪迹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文化积淀厚不可测。自周而到唐、汉,是拱卫古都洛阳的门户,帝王将相、商贾贤达、才子名流脚踪如织。

这里被历代帝王视为重镇,三代时为京畿之地,明清朝为直隶之州;这里是商旅不绝的通衢,连接东西的茶马古道经汝州直通荆襄;这里,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汝瓷、汝帖、汝石名扬天下。汝州发现的众多古文明遗址,都在汝河及其支流沿岸。

郦道元曾描述汝河两岸景致:“左右岫壑争深,山阜竞高,夹水层松茂柏,倾山荫渚。”汝河在汝州、郏县段地势开阔,流速变缓,河道变宽,曲曲折折,古称“汝海”。

有了《汝坟》作为开篇,汝河再也不缺诗意。李白、孟浩然、王维、苏轼、梅尧臣等众多诗人写下关于汝河的篇章。

“汝坟春女蚕月忙,朝起采桑日西没。轻绡裙露红罗袜,半踏金梯依枝歇。垂空玉腕若无骨,映叶朱唇似花发……”在唐代诗人欧阳詹的笔下,汝河岸边“玉腕”“朱唇”的采桑女,风采动人。

绰约的诗情,让汝河摇曳生姿,更让汝州声名远扬。

2009年以来,汝州实施了北汝河综合治理一期至六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89亿元,治理长度18.5公里。近年来,汝州市结合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适时启动了北汝河深度治理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汝河将成为一条安全河、景观河、生态河、幸福河和文脉河。

一条河,奔腾着风,奔腾着雅,奔腾着颂,奔腾着一方华夏子民的执着与梦想。

汝河汤汤,汝海在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