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楼烦到颍上

 苦丁茶170 2021-05-24

颍上曾经被称为“楼烦”

2021年是颍上被命名为“楼烦”的1600周年

也是颍上被命名为“颍上”的第1415年

颍上高速出入口

清初学士高泽生(今颍上县盛堂乡人)编著的地方史志《颍上风物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刘宋武帝永初二年,以淮西为豫州,以淮东为南豫州,遂侨置楼烦县于汝阴郡之慎县”,“慎县”就是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

▲选自新刊《颍上风物纪》清·高泽生著

公元420年,刘裕统一中国南方后建国宋,即刘宋,年号永初,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史称刘裕为刘宋武帝。此刻中国北方最大的政治集团是魏,即北魏,北魏的都城在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宋、魏以潼关、黄河一线为界,划疆而治,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近170年的南北朝时代。

▲颍上滨河公园

永初二年(421年),刘宋将距离建康1000公里外北魏境内的“楼烦县”侨置到自家的“慎县”,此后又将“慎县”侨置到合肥浚遒【xùn qiú】县(今安徽省肥东县梁园镇)

▲肥东县梁园镇街景

在古代正统思想主导下,战乱时期每当有州县沦陷敌手,这时往往会借别的地方重置该州县,仍沿用原来的名字,这种现象称为“侨置”。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一招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就是告诉敌人你的地盘是我的,我的地盘还是我的。因为楼烦县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千多年后重温此事,我们仍能被刘宋政权和宋武帝统一中国的使命感、紧迫感以及决绝之心所震撼、所感染,而热血沸腾、深受教育。

▲颍上高铁站

楼烦县原是山西雁门关旁一处地名,雁门关又称“中华第一关”,在今天山西省忻【xīn】州市代县境内,距离大同市约150公里。那时雁门关是北魏重要的军事堡垒,也是南面拱卫都城的最后一道屏障,宋武帝将“楼烦县”侨置到“慎县”,意在向天下表白自己“剑指雁门,直捣平城”的壮怀激烈,这也是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刘宋政权发出的充满力量而又自信的统一宣言。

▲颍上管仲广场管仲像

宋武帝刘裕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是历代封建帝王的优秀楷模,被后人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他发明了“却月阵”战法,著有《兵法要略》一书,他麾下的“北府军团”更是拥有睥睨当时的战斗素养,加上那时北方尚未完全统一,在整体实力对比上,刘宋强于北魏。

▲颍上管子文化园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决定再次出征北魏,但三月起开始患病,不久病情加剧,六月,宋武帝在南京走完了他传奇励志的一生,刘宋北伐的计伐也随之搁置。

▲颍上尤家花园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题,在乱世动荡的分裂年代,无数先辈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尊严和安全,直面强敌,无所畏惧,谱写了那个时代金戈铁马的岁月战歌和日后的别开生面。身为颍上人,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铭记先辈以“楼烦”之名沉淀于这片土地上期待和渴望,并珍视其所赋予地开拓、进取、担当的精神在后世的延续。只有铭记,才能珍视,才能更好地来延续。

▲颍上管仲老街

后来宋文帝刘义隆承继父志,在430年—452年间发动了三次进攻北魏的“元嘉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此后南朝历经齐、梁、陈三个朝代,皆无力北征,也曾在防守反击中偶露峥嵘,却终究是昙花一现。随着北方政权不断挤压蚕食南朝的领地,南北双方对峙的界线也从当初的黄河一线逐渐南移至淮河一带,楼烦(今颍上)地处颍淮水陆战冲,一时竟成各方势力争相占领的军事要地。公元500年,北魏从萧齐手中将楼烦纳入版图,之后南梁、东魏、北齐、北周先后入主楼烦。南北朝时期,几乎每个政权都在颍上留下了统治者的足迹,这也是那个混乱分裂时期朝代频繁更迭的真实写照。

▲颍上明清苑

公元581年,北周权臣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军南渡长江攻下建康,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初(316—589年)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凭借着大统一、大融合后社会迸发出的强大地创造力和生产热情,很快就给国家带来了“开皇之治”的繁荣景象。

▲颍上五里湖公园

604年七月,隋皇二代杨广即位,从登基的那一刻起,杨广对这个国家开创性的治理思路就在他强大的集权下迅速推行。605年正月,杨广将“大业”定为自己的年号,很显然,新皇帝雄心壮志一心要搞事情。

▲颍上管子文化园

侨置”郡县是国家分裂时期的产物,隋朝建立起大一统的新朝后,对东晋、南朝所设的侨置地名进行堪乱,再次更名。

▲选自新刊《颍上风物纪》清·高泽生著

大业二年(606年)

隋朝将“楼烦县”改名为“颍上县”

这并不是“颍上”作为地名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颍上”一名首见于《左传·(鲁)成公十六年》,约公元前575年,晋国大夫智武子荀罃【yīng】率领诸侯国联军侵陈伐蔡,“未反,诸侯迁于颍上”,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也说: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选自新刊《颍上风物纪》清·高泽生著

颍水此入淮

上溯洛阳边

颍河古称颍水,全长约620公里,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境内,在安徽省颍上注入淮河,因为登封毗邻洛阳,从颍上沿颍水溯流而上,可以到达洛阳。

▲颍河·拍摄于颍上建颍管谷村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下令开凿大运河,为他的雄图伟业提供可靠的战略支撑,隋朝大运河北至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由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四部分组成,全长近2000公里,通江达海、浩浩荡荡,把隋王朝境内一条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联络成一个更加宏大的格局——天下,而这个天下的中心就是杨广的新都城——洛阳。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述:“隋大业二年,于今城南古郑城地置颍上县,以其地枕颍水上游故名(颍上)”,因为颍上县在颍水上游,所以叫“颍上”。司马光所说的“颍水上游”不是指整条河流,而是专指流经颍上的这一段,是对微观地理位置的一种表述。

▲颍上滨河公园右岸

▲颍右大堤绿化带

去过颍上滨河公园的人知道,当站在颍河边上看着颍水流动的方向,我们的右手边是西面,是颍右大堤,是颍上县城,颍河是从上游西北方的中原腹地流向下游东南方的淮中平原,因此可以把颍河的右岸或西北方称做“颍水上游”,隋大业二年新置的颍上县城位于城南故郑池地,即今天颍上县王岗镇郑家湾村,它处于颍水的右岸,即“颍水上游”。

▲·颍上县王岗镇郑家湾

▲王岗镇郑家湾

中唐时期,史学家、政治家杜佑在《通典》里说到:(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在大业二年(606年),隋朝来到了整个王朝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刻,隋初制定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日见成效,国家稳定、社会富庶、人口持续增长,新的都城、绵延远方的运河是这个强大时代的见证,而“诞生”在这一年的“颍上”,它的名字中透露出贵气与吉祥,契合着那个时代隋帝国海内一宇蒸蒸日上的大国气象,也迎合了那个时代杨广雄心勃勃欲致尧舜上的帝王气概,这个名字注定“生”而不凡。

▲颍上鲁口镇渡口风光

至此,在颍河与淮河流淌交汇的宽广怀抱中,在简册与诗歌隽永铭刻的精神原乡里,“颍上”正式成为这片土地的名字,从唐朝盛世到五代十国,再从宋、金到元、明、清,更换的是封建王朝的称谓,不变的是“颍上”这个城市名字。

1949年1月,颍上县解放,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年成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府,颍上迎来了她的新生!

我的家乡在颍上!

从颍河到淮河流淌着悠久的文明

清泉奔流交织成这座城市浩荡旖旎的地域风情

从楼烦到颍上述说着千年的历史

承旧启新传递着这座城市不甘平庸的进取精神

城市飞速蜕变的生命力和厚重的历史积淀交融汇聚,让颍上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中屡创佳绩,蒸蒸日上。今天,颍上正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势头,身处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中心,承接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产业转移,在联动发展和叠加机遇中展现出厚积薄发的巨大潜力。作为拥有百万入口的大县,颍上正向着建成淮河流域中等城市的目标奋勇向前。

千年前的城市更名,一段久远的岁月,一段让人感怀的岁月沧桑。毫无疑问,“颍上”早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地理概念,它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一种使命。

“颍上”

我们相信你“生”而不凡

我们也相信你终将为自己正名

未来可期

加油,颍上

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

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