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北方运煤港口存煤回升!

 找煤网 2021-05-24

前言

截止8月22日,秦皇岛港存煤升至319万吨,国投曹妃甸港存煤176万吨,国投京唐港存煤58万吨,京唐港存煤326万吨,分别较月初增加了52、3、12、33万吨;三港存煤合计增加了100万吨。

几大运煤港口存煤出现小幅上涨的原因如下:

一、中小户发煤数量增多。随着北方港口煤炭价格的飙升,发煤企业利润增加,部分发煤矿站转亏为盈,山西、内蒙等地中小户发煤企业发运数量增多,发运到大秦线的下水煤也在增加,进入八月份,大秦线日均发运煤炭达到90万吨,环比增加了将近10万吨;其中,主要以专用场地用户为主。

二、囤煤客户逐渐出货。随着“迎峰度夏”用电、用煤高峰期接近尾声,部分贸易商捂货待售心里逐渐减弱,部分囤煤的客户开始逐渐出货,大量增加北方港口的发运数量,以图在“迎峰度夏”最后阶段赚取更大的利润。

三、大秦线发运煤炭增加。七月份至今,黄骅港日均压船多达上百艘,优质煤转运出现困难,煤炭下水一度堵塞。而此时秦皇岛港空泊现象却是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神华集团将部分原有朔黄线转运的煤炭改由大秦线发运;加之巴准、大准沿线矿站发运到大秦线的煤炭增加,带动了环渤海港口卸车数量增加。

以上三点拉动环渤海港口卸车数量增加,场存回升。

为何前段时间港口库存持续偏低?

前一阶段,随着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大秦线发运量同比出现大幅减少,影响了秦皇岛、唐山港口群的煤炭转运数量,且压低了两大港口群的存煤数量。而进入夏季,电厂耗煤增加,派船数量增多,造成煤炭资源趋紧,港口库存持续回落,市场供不应求,助推了煤价持续上涨。受国家压减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严格执行“276天工作日和按核定产能生产”等因素影响,煤炭企业发运量减少,无法满足下游用煤和港口装船需求,尤其低硫高热值资源持续紧张今年以来,主要发煤港口持续保持低库存,港口压船现象屡见不鲜,秦皇岛、国投曹妃甸等港口只发挥了煤码头设计能力的50-65%。

前期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前期“三西”煤企发运量保持低位,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国家限制产能,对超量生产企业实施严厉惩罚。另外,从环保等方面也严格控制煤炭生产。其次,港口平仓价上涨相对缓慢,滞后于煤炭出矿价,发煤企业发运积极性不高,大都热衷于地销和汽运。再次,部分煤矿和贸易商囤煤等待涨价再出手。第四,一些二级贸易商是在站台收煤发运的,由于矿上价格变化太快,而下游价格价格变化缓慢,中间没有差价,盈利空间小,收煤和发运非常困难。此外,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煤炭企业库存普遍偏低,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略微偏紧的态势。

需求方面,夏季,正值用煤、用电高峰之际,南方沿海、沿江地区气温升至30-38摄氏度,民用电制冷负荷大幅增加,带动用煤量增加;从六月底到八月份,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合计升至68-78万吨的高位,促使电厂可用天数进一步减少。其中,浙能、上电和大唐沿海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一度下降到了10天以下水平。七、八月份,我国南方地区“迎峰度夏”季节特征明显,电厂耗煤量和发电量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煤炭需求进一步增加,季节性因素支撑着煤炭需求保持高位。

下游用煤紧张,耗煤保持高位,助推了煤炭市场出现阶段性趋好,电厂补库存积极。八月中旬,虽然已经进入夏末,立秋节气已过,但高温天气仍持续,电厂耗煤不低,煤价仍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据天气预报,黄淮至长江中小游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长江流域的高温连续创新高。预计八月下半月,煤价依然惯性上涨。受下游市场需求增加和煤炭价格上涨的利好影响,一旦煤价超过普通煤企发运成本,部分地方中小煤矿将会复产。中小货源发运意愿恢复,铁路请车及港口菜单数量增加,北方港口煤炭市场将出现阶段性的供需双高。 

 原创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