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个家电品牌涨价来临,无序的价格战还会爆发吗?

 江湖老刘 2021-05-24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深陷价格战的家电市场出现了涨价潮,实属罕见。对于家电行业来说,价格战不是良药,早日摆脱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才是对企业和社会更加良性的发展道路。

作者 | 西西   

编辑 | 江湖哥 

家电行业的无序价格战由来已久,走进家电商城,我们总能看见各大品牌的降价促销活动,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但从2020年底开始,家电行业出现了普遍涨价的情况,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涨价过后,无序的价格战还会爆发吗?



家电市场涨价风起

2021年春节过后,本该是进行降价促销的家电行业却掀起了一股涨价风,众多家电品牌例如美的、格力、海尔、海信等多家知名家电品牌均发布了涨价通知书。从各品牌的涨价通知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此次的涨价潮的重灾区是白色家电,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等,较去年同期整体上涨了20%~30%,其次为厨房电器和电视,上涨幅度为10%。

其实,这一次的涨价潮并不是突然兴起的,从2020年底便初露端倪。以空调为例,第三方机构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2月空调行业行业在线上市场的均价同比增幅为19.3%。,在线下市场的均价同比上涨了9个百分点。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这次家电行业的涨价风似乎并没有结束的迹象,反而越吹越广。起初,涨价风是在各大头部家电品牌中吹起,如今中小家电以及互联网家电企业也纷纷宣布涨价。4月中旬,三星、索尼、小米等彩电厂商先后宣布将提高终端电视产品售价,新机零售价平均上涨5~10%不等,家电行业涨价热潮还在不断上演。

江湖老刘认为,行业涨价很常见,但这样的大规模涨价在深陷价格战的家电行业实属罕见,这背后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分析。


家电品牌涨价是为何

首先,我们从各品牌涨价通知书可以得知,原材料成本攀升是此次家电涨价的直接导火索。从去年开始,铜、铝、钢、铁等大宗原料普遍出现了涨价的现象,而我们知道,对于家电制造业来说原材料成本占比是非常大的,往往可以达到七成以上,原材料的价格变化会直接影响家电行业的产品价格。

对于头部家电品牌来说,由于规模成熟且有议价能力,还能够抵抗一定的涨价风险。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涨价是它们无奈的必然选择。

其次,人力和物流成本的上升也给家电企业带来了压力。在国内,工厂人力和物流均有涨价幅度;在国外,由于疫情的影响,一些高端产品所需要的进口材料在物流运输上遇到挑战,这些都促使终端产品价格上涨。

此外,消费升级和品牌优化也是此次涨价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正在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家电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中高端家电的市场占比正在不断提高,这促使了家电行业的品牌优化和升级,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越来越大,提升了家电产品的均价。

江湖老刘认为,家电行业的涨价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其中原材料以及人力物力的成本上升是外部因素,而消费升级以及家电品牌的优化升级是此次涨价潮的内部因素。目前来看,家电市场的原材料成本还处在高位,涨价风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次涨价对家电行业来说是一个转变机会,企业可以借此转型升级,但也有可能再度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无序的价格战还会爆发吗

从家电行业的出现到现在,已经发展了数十年,家电市场也由最开始的火热到现在的疲软,这其中,价格战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目前来看,家电行业的整体运营成本上涨带来短期的销售价格上调,并不意味着家电市场的价格战就会结束。相反,在竞争白热化的局面下,产品价格战很可能还会阶段性出现。

我们知道,价格战是为了争夺市场,毕竟在产品功能没有很大差异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选择较便宜、优惠力度更大的一方。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人们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而是更看中家电产品的质量以及智能化水平。如今的价格战并不适合企业的长期发展,只能够缓解企业的一时之急。

江湖老刘认为,家电行业的价格战很可能还会出现,但企业若想要长远地发展,就需要适应当下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消费观念去转型升级。价格战不是良药,反而可能会让企业深陷泥潭。我们希望有一天家电行业能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这样才是对于企业、对于消费者、对于社会更有意义的良性发展道路。


犀利评论关注江湖老刘视频号

从颜值到性能,iQOO 7手机为何如此亮眼?

百度造车,胜算几何?

元气森林变“怨气”森林

疯狂的石头科技不再疯狂

传统家电如何破局?

被资本追捧的在线教育何时能回归教育初心?

江湖老刘,江西新闻奖获得者,社交电商行业分析师,知名IT评论员。曾帮助多家公司挂牌上市新三板。创新图强的精神气质、文节俱高的价值观念、封闭内敛的行为模式、犀利独特的TMT观察,立志成为全面的、专业的、深入的、有独立观点的TMT行业观察者。

用专业视角解读TMT,用科技创新服务行业,是TMT观察网、百度百家、今日头条、艾瑞、搜狐IT、砍柴网、钛媒体、i黑马、亿邦动力、天极网、DoNews、雪球财经、驱动中国、界面新闻、蓝鲸TMT、一点资讯、凤凰新闻、网易新闻、5秒科技、天天快报、知乎、脉脉专栏、趣头条、IT时代周刊、博客中国、网易新闻、UC自媒体、知道日报、百科TA说、东方财富网网、领英中国、潮起、Ofweek光电信息网、联商网、简书、WIFI万能钥匙、新浪看点、第一观点等专栏作者,各大专栏平台粉丝覆盖量超100万。

注明: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商务合作加个人微信号:lll957669664。

本文章排版由135编辑器,图片由比格设计完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