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儿子养成暖男,是我做过最错误的决定”

 水瓶座wsyz 2021-05-24

图片

文 | 妈小咪

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图片

那个暖心的男孩

心里的温度是多少

前段时间,小侄女甜甜到家里住了一段时间,看到儿子和她相处的方式,心里五味杂陈。

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榴莲千层,说好的两人一人一半,结果,甜甜吃得快,吃完自己的又来抢儿子的。

眼看着儿子很舍不得,但是没说任何一句话,只是眼睛盯着蛋糕好久。

有一天放学回家,甜甜对我说:


大姨,你说我哥搞不搞笑,他想跟同学一起玩,居然把 2 块钱送给别人了。


彼时,正在切菜的我,嘴上没说什么,一个疑问在脑海里盘旋着:


千辛万苦养出来的孩子,为了得到一个朋友,居然拿钱去「讨好」人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图片

图片来源:电视剧《山茶花开时》

我替儿子想了很多答案:


我很喜欢他,就想把钱给他;我不想给,是他强行找我要的;2 块钱而已,有什么关系......


睡前跟儿子聊天时,终于没忍住,向他寻求答案。


意想不到,儿子的回答竟是:


妈妈,不是你告诉我,男孩子不要斤斤计较,要大方懂得分享,这样才会有朋友,也能得到别人的喜欢吗?我想要别人喜欢我。


儿子是出了名的「暖男」。


每每听到人家夸他「这孩子真是个小暖男」「这孩子特别懂事,他妈将来有福了......」等等类似的话语时,心里总是暗自乐开了花。

图片

图片来源: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从没想过,把儿子教得如此受欢迎,心里的那些「花儿」,却是儿子用隐忍自己的需求浇灌出来的。


这几年,暖男成了养育男孩的至高境界,但凡哪家儿子很暖,便被圈粉。


然而,却极少有人去反思,那个「暖心」的男孩,心里的温度有多少。

图片

有多少男孩「暖」了别人

却冷了自己

快一年过去了,再次想起《以家人之名》中的贺子秋,依然莫名心疼。


初到李家时,被李尖尖欺负时,他总是主动「背锅」。


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西瓜,他便坐在旁边,假装不想吃的样子。


图片


李尖尖骑马舞剑,他便敢当「配角」,伶俐的扮演着被「剑气」所伤的人。


图片


明明最喜欢吃糖醋排骨,却一块也不吃,还说自己不爱吃肉。


图片


碗里的肉,总是夹给李尖尖先吃、


在旁人眼里,贺子秋是个含金量十足的「暖男」。


小小年纪,三更半夜,主动给全家人洗衣服,在养父的面馆帮忙干活,从不给养父添一丁点儿麻烦......


图片


然而,网友们却从始至终都在心疼。


试问,哪个孩子不想成为人群中的主角,享受着众星捧月。


又有哪个孩子,不渴望将所有好的都留给自己。


在心理学中,像贺子秋这样的「暖男」,被定义为讨好型人格。


心理学家 Jay Earley 认为,「讨好」是一种人格模式,而非人格类型。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习惯了用讨好的方式,去换取想要的物质或情感时,他的身体就如同装上了一个开头,一触即发,便进入「讨好模式」。


进入讨好模式的孩子,外表阳光温暖,内心却冷如冰窖。

图片

图片来源:电影《看上去很美》

成为父母后,我们总以为只要教会孩子懂得分享,学会换位思考,便能得到外界的优待与喜欢。


殊不知,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都时常分不清什么是温暖他人,什么是委屈讨好,更何况是未经世事的孩子。


结果往往是,成全别人,委屈自己,暖了别人,冷了自己。

图片

需要委屈自己的关系

大多都是错的

在教育节目《对话成长》中,聊到过一个叫「善用拒绝的成长」的话题,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一位妈妈说,儿子之前和同学约好一起出去玩,但第二天身体不舒服,为了不影响关系,孩子还是忍着去了。

图片

一个男孩说,同学找他借东西,自己本来不想借的,而且借给了同学,自己就没有用的。

但是他担心如果不借,对方就不跟他好了,最后都会借。

图片

最后,现场专家指出,有些孩子习惯性委屈自己,讨好别人,时间长了,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


图片


直接拒绝会伤感情,不拒绝会伤自己。


实际上,两种行为,都违背了「暖男」的定义。


所谓的「暖男」,顾名思义,便是用自己的行动,去温暖别人。


可是,人们常常错判了「暖」与「讨好」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它们近在咫尺。

暖到别人,因为是内心的强大,是自主的选择,是不带功利色彩和担忧害怕的善良。

一个孩子,真正的暖心行动,应该是出自真心,当别人需要帮助、他人受伤,亦或稀松平常时,用透过行动或语言,给予旁人温暖。


反之,讨好则恰好反应出,孩子内心不够强大,企图用压抑自己、讨好的方式为自己取暖。

图片

图片来源:电影《小男孩》

所以说,或许教育不当,或许环境所至,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讨好行为时,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


只有自己温暖了,才能去温暖别人,没有底线的讨好,只会让自己难过。


这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让所有人喜欢。


一个最大的幸福,不是赢得所有的人喜欢,而是有人懂得,志同道合。


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

在人际关系上,别人如何评价你,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在孩子的人际关系中,要让孩子明白,先要懂得温暖自己,才能有余热去温暖别人。


自身的热量不足,是很难温暖别人,反而还会掉进人际关系情感绑架的陷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