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红军长征路上四渡赤水很神奇?

 123xyz123 2021-05-24

贵州茅台镇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率领不足3万的中央红军,巧妙地突破40余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成功实现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伟大壮举;是1935年1月“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重新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之后,毛主席于危难之际指挥中央红军,通过大规模的穿插、长距离的奔袭,在运动中调动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最后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让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转危为安的经典战例;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毛主席的军事指挥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堪称毛主席“神来之笔”。

红军一渡赤水河渡口土城。

就连毛主席本人对于“四渡赤水”也是高度认同,以至于在1960年,蒙哥马利访华高度夸张毛主席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的任何一场战争相媲美的时候,毛主席毫不犹豫地坦诚而言:“三大战役不算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那么,“四渡赤水”究竟神奇不神奇?它在毛主席眼里的“得意”之处又是什么?

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看《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一段歌词吧:

红军二渡赤水渡口太平渡。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从这一段歌词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四渡赤水”不仅路途崎岖遥远,而且要面对十数倍于自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真正是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敌人的包围圈里,甚至陷入生死存亡的“死地”。可以说“四渡赤水”的整个过程中,天时、地利与人和都不在中央红军一方,而正是在这样一个种极端被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在从1935年1月19日红一方面军离开遵义,到1935年5月9日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前后72天的时间里,毛主席指挥中央红军辗转穿插5000余公里,四次渡过赤水河,不仅粉碎了蒋介石“一举消灭”中央红军的梦想,而且成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跳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彻底扭转了敌我双方形势和战争局面,创造了中国军事史和世界军事史上最伟大的经典与奇迹。

红军三渡赤水渡口茅台渡口。

一),双方兵力对比:

中央红军不足3万vs国民党军队40余万,双方兵力悬殊;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中央红军刚刚经历湘江战役的惨败,不仅兵力损失巨大,而且士气低落,甚至有对革命的绝望情绪在蔓延。

二),双方武器装备对比:

中央红军小米加步枪vs国民党军队的美式准备及精良火炮等;中央红军的泥腿子vs国民党军队的汽车,吉普车。

红军四渡赤水渡口二郎滩。

三),空中力量对比:

中央红军的草帽,蓑衣vs国民党军队的飞机大炮。

以上的数据和对比表明,当时中央红军和国民党军队无论是在兵力数量和武器装备上,还是在交通工具与空中支援上,都远远不在一个层面上,可以说中央红军都处在极端的劣势上,但是,毛主席取得了成功,这不仅是一个奇迹,而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奇迹。

红军四渡赤水路线图。

毛主席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的成功,在于其对时间和空间的精准把握,在于其对国民党军队部署以及指挥官个性全面了解与把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毛主席超常的眼光、大胸怀、大智慧和大胆略。可以预见的是:不过过去多少年,“四渡赤水”都将是毛主席留给后人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是永远没有人能够超越的军事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