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变经济作物?谁对谁错重要吗?农村问题最终靠的还是农民

 乡村播报 2021-05-25

每年的芒种前后,都是大部分地区收获小麦的季节,但今年不一样了,很多人已经将小麦收拾干净,玉米苗都出土了,难道是自然灾害造成绝收,被迫提前毁苗了吗?经过了解,事情就不是这么简单,原来是农民将没有成熟的小麦提前收割了,有的自己加工成小麦穗干花,有的卖给了鲜花店或者加工厂。

小麦变经济作物?谁对谁错重要吗?农村问题最终靠的还是农民

这到底怎么一回事呢?根据一位鲜花店的老板讲,小麦穗干花本来就是一种很畅销的干花品种,市场上供不应求。但是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来说,这就是唱对台戏,没有几个人敢明目张胆的大批量种植小麦,然后提前在小麦乳熟期或者扬花期收获,搞不好会惹上大麻烦。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商家敢于破解,自家流转土地进行种植、收获、加工和出售,利润丰厚。据悉,一亩地40万株植株,加工成小麦穗干花手工艺品,利润最低也能赚2万元,农民直接出售未成熟小麦就可以得到5000元的收入,自己简单加工以后就可以实现一万以上的纯收入。

经济利益的驱使,让一部分商家和农民将小麦变成了经济作物,还可以让毁茬玉米提高产量20%以上,商家和种植者皆大欢喜,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小麦变经济作物?谁对谁错重要吗?农村问题最终靠的还是农民

这种情况出现在中国大部分冬麦区,虽然总面积并不多,却也造成了风波。另外,玉米、棉花、水稻、高粱等农作物也出现了提前收货的现象,终于引起了热议。

支持者认为,这是大好事。在小麦等农作物没有成熟以前就收获,说明了市场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不可能暴涨,适当的将一部分粮食作物当做经济作物一样表现,有利于增加种植者收入,也可以调剂市场粮食总量,促使粮食价格上涨,有利于其他农民增收,也不会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我的老家商洛市就有几家养牛场,每年都会在玉米成熟以前收购大量的玉米秸秆,是连着没有成熟的玉米穗的那种,据说营养价值特别高,农民也可以一亩地获得2000元以上的纯收入。

小麦变经济作物?谁对谁错重要吗?农村问题最终靠的还是农民

我的老家也有专门在耕地种植甜高粱的,在每年秋季,都会将没有完全成熟的甜高粱一股脑的扔进池子里进行发酵,酿造出的甜高粱酒回味悠长,一亩地可以收入5000元以上,当地人早已经习惯这么做,也没有其他人再说什么废话。

小麦变经济作物?谁对谁错重要吗?农村问题最终靠的还是农民

反对一方的人则站在了大局高呼:中国粮食安全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国际粮食贸易出现了问题,如果不控制非粮食作物面积,中国将会出现大问题,特别是要杜绝粮食作物浪费的事情发生,更不允许基本农田的粮食用作其他用途等。

可是,这些人似乎忘了,你根本就不是农民,所以就不知道农民生存的意义和他们心底的想法。农民也是公民,有选择做事情的权利,可以做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也可以让全家去城市享受现代文明,为什么农民就该为你提供低价的粮食,而整天担惊受怕的感受你的道德绑架?

中国需要至少半年的粮食库存,一旦出现干旱、水涝、蝗虫、瘟疫和战争,农民自然就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很自然的就会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不需要下命令,不需要任何人监督,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如果脸生存的权利都不给,那农村就相当于一个没有围墙的监狱,也只有依靠道德绑架者的资助生活下去了。

以上两种声音,谁对谁错都不重要,只要有利于国家稳定,有利于提高整体生活水平,有利于安居乐业,农村的问题还需要农民自己来解决,有了倾斜,那就再好不过了,

#三农高热选题创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