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悼!药用植物学家徐锦堂逝世,他将解决药材生产难题作为一生的追求

 昵称41925325 2021-05-25

2021年5月23日,中国共产党党员、药用植物学家、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徐锦堂教授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92岁。

痛悼!药用植物学家徐锦堂逝世,他将解决药材生产难题作为一生的追求

我国常用中药材有400余种,千百年来,经过一代代中国人的探索,有半数野生药材实现了人工栽培。在这200多种药材中,有两种药材的人工栽培与徐锦堂密不可分:他改变了黄连的传统栽培方式,让黄连生产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他发明的天麻栽培技术,使天麻从全国无货供应扭转为市场供需两旺,而且在理论上有重大发现并引领天麻研究走出了误区。

改变毁林栽连的黄连栽培模式

徐锦堂,1929年6月12日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原籍山西省五台县。

1949年,徐锦堂考入山西农业技术学校。他十分珍惜求学机会,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并于1952年毕业后留校教书。

两年后,徐锦堂考入山西农学院农学专业,195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到北京报到不久,徐锦堂与另一同志接受了赴四川、湖北、陕西等地调查黄连栽培技术的任务。

几百年来,各地一直沿袭毁林搭棚栽连的方法。每种一亩黄连,需要10立方米木材,大约要砍伐3亩森林。徐锦堂目睹栽黄连造成的严重生态破坏。恶劣的环境又反过来使黄连生产萎缩,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徐锦堂痛心疾首。回京后,他主动请缨去黄连产区,改变黄连生产局面。

痛悼!药用植物学家徐锦堂逝世,他将解决药材生产难题作为一生的追求

1959年,徐锦堂在黄水农场黄连棚下观察试验

1959年春,徐锦堂开始在四川省石柱县黄水坝农场和湖北省利川县福宝山药材场,建立了长期的试验基地。试验基地相距170余里山路,中间隔着3座大山和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如果绕道乘车坐船,往返要10来天。为了节省时间,他宁肯翻山越岭,步行往返。开始需要走3天,随后脚程缩短至2天,后来竟朝发夕至。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9年秋天,福宝山药材场工人每月口粮陡然降至15斤,只好以野菜充饥。徐锦堂的定量未减,但是他每月32斤粮票全交到食堂,与工人一道吃野菜共渡难关。严重的困难,使福宝山药材场900多人中有390多人下了山。而徐锦堂像一只候鸟,依然春来冬去,整整8年。

“黄连原本野生于森林,让它重返自然、在林中生长行不行呢?”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福宝山药材场领导支持。他与场里派来的老周师傅,怀揣饭团,手持砍刀,进了深山老林,在一个叫杀牛湾的地方,选了一片森林做试验田。

黄连在林下栽活后,有些老药农认为:“林间栽连好是好,但谁敢担保下大雨淋不死黄连?要知道棚栽黄连,棚子高过5尺都要淋死黄连哩!”

1960年7月18日夜晚,一场暴雨由天而降,一夜雨量达152.4毫米。电闪雷鸣把徐锦堂从梦中惊醒。天刚蒙蒙亮,他不顾坡陡路滑跑到试验地一看:奇迹出现了,黄连依然活着。

他既兴奋又纳闷,这样大的雨水黄连怎么没死?药农不是说棚高超过5尺,雨水就会淋死黄连吗?这里的树都有一两丈高,黄连怎么没淋死呢?为探究竟,他就冒雨蹲在试验田里仔细观察。

徐锦堂全身被淋得湿漉漉,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但是黄连淋不死的秘密,终于被他揭开了:下雨时都伴随不同程度的风,有风树叶就要摆动,雨点经过树叶四处飞溅,雨水是飘洒到黄连和地上的。而固定的棚架,雨水顺树枝集中一点下落,就如同房檐滴水一样,棚子越高,雨水下落的重力加速度就越大,因此棚高超过4尺半就会淋死黄连。

徐锦堂一口气跑回场里,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又把这一阶段总结出什么样的林子、多大坡度适宜栽连和一些试验数据讲给大家,大伙顿开茅塞,拍腿称好。于是,林下栽连就这样推广开了,工人们高兴地称之为“万年棚”。

随后的几年间,徐锦堂解决了林下栽连荫蔽度问题,彻底改变了只有毁林才能栽连的传统方式;他研究成功的黄连种子湿沙棚贮与精细育苗技术,彻底解决了黄连种子和秧苗短缺的难题;为了让被毁的荒山重披绿装,他将“只能用生荒地栽连,不能用农田熟地栽连,也不能用牲畜和人粪做基肥”的几百年传统习惯彻底改变;他发明的黄连与贝母套种、黄连与玉米和速生林套种的,可获得药(黄连)、粮、林、畜大丰收;他还试验成功少用或不用木料的简易棚栽连,有五六种栽连方法可供农民选用。目前湖北利川市采用简易棚栽连的面积最大,成为药农最欢迎的生态栽连技术。

痛悼!药用植物学家徐锦堂逝世,他将解决药材生产难题作为一生的追求

1984年,徐锦堂重上福宝山观察林下生长的黄连

探寻天麻之谜

天麻是中药单方和组方中不可替代的药材。1958年,徐锦堂一分配到研究所就听老同志讨论研究计划时提到天麻。但天麻怎样繁殖、生长,怎样吸取营养,谁都说不清楚。既无现成资料,也无经验可循。

1959年春天,徐锦堂到黄水农场和福宝山药材场蹲点时,想这里有野生天麻,条件得天独厚,想要试着研究。

他在黄水农场采挖了一些天麻,按照栽块茎作物——土豆的方法,把箭麻顶芽打掉,或切取芽眼等几种处理栽种下去。秋天挖开一看全是空穴。

徐锦堂把苦水倒给老药农周厚俊,老周劝他莫搞了,还说起这样的民谣:“天麻是个宝,栽了就会跑。天麻是山怪,栽了就不在。”

徐锦堂不信邪,一定要干到底。可搞天麻的经费从何来呢?第一是从嘴里省。每月全部生活费压缩在10元之内;第二就是车票差价补贴——不坐卧铺坐硬座。当时的艰难至今还令他唏嘘不已:每次产区北京两地的往返,坐三天两夜火车,下车后腿脚都肿了。为了天麻研究他咬咬牙挺住了。幸亏利川县科委黄德炳同志知道后,千方百计支援了1000元,作为天麻研究的专款,支撑着天麻研究踽踽前行。

1962年夏天,一次徐锦堂将一个碰掉顶芽的箭麻埋在沙土中,一个多月后长出了像鸽子蛋大小的天麻。当时他欣喜万分,第一次人工干预下的天麻终于长出来了!回京后汇报工作,并获得肯定。1963年,天麻正式列入研究课题。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从1963~1965年,他进行了三年的天麻野生生态调查。每月3次,定时采挖10穴野生天麻,测量繁殖和生长状况,观察与蜜环菌的关系和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绘出平面、剖面天麻分布图。在天麻集中生长的地方,划出样方,测量样方中的天麻和其他植被及土层结构,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基本摸清了天麻分布规律,掌握了它生长所需温度、湿度、土壤质地、伴生植物等生物链以及生长环境。

一天夜里,徐锦堂习惯地观察采挖的天麻。他十分惊奇地看到天麻发出微弱的荧光。掰开天麻一看,发现荧光出自一些快要腐烂的母麻,里面长满白色和黑褐色的菌丝束。经过分析从这些菌丝中分离出了蜜环菌。天麻生长的秘密终于清晰了: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本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是靠消化侵入块茎中的蜜环菌获得营养。

1965年,人类第一次用野生蜜环菌材伴栽天麻获得成功,同时研究成功人工培养菌材的方法。

痛悼!药用植物学家徐锦堂逝世,他将解决药材生产难题作为一生的追求

1965年,徐锦堂在福宝山赶场坡挖掘土壤剖面,调查野生天麻生长垂直状态

1972年,刚从“干校”回来的徐锦堂,重新负责天麻课题,并在所里召开了六省市天麻座谈会。会后,陕西省药材公司邀请他去汉中指导天麻生产。

同年冬,徐锦堂把试验点定在汉中地区,他利用自己的人工培养菌材技术,搞一种方法简单、农民易学、省工稳产的天麻栽培方法。1973年,“天麻无性繁殖固定菌床栽培法”宣告成功,产量提高十倍、生长周期减半,受到农民的欢迎。

1978年,“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被徐锦堂献给了产区人民,这是一项能够扩大天麻种子来源、防止种麻退化、提高天麻产量的重大发明。1980年,该项发明被国家科委评为二等发明奖;1984年,被中华医学会等四个学会推荐为“建国35年来20项重大医药科研成果”之一。

曾有人问徐锦堂,人生追求是什么?他回答:“解决生产难题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文:汤国星,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报、北京协和医学音像电子出版社任编辑。从1983年开始,在书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发表多篇徐锦堂教授的事迹专访、传记、专题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