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新用户00094676 2021-05-25

【前言:如果不能找到失败的原因,就永远也无法走出炒股的恶性循环。市场的真相往往都在市场之外。本文基于另一个角度的思考,希望能给股民带来一些启发。全文4298字,希望能够耐心阅读,或会有一些感悟。希望能够多多互动,共同提高。】

在股市中最悲哀的是什么?

那就是当被市场扫地出门时,还不明白:为什么从当初的踌躇满志,到如今的走投无路?是什么导致了这样可悲的结局?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股市成为困惑和遗憾之地

可事实上,当一个人已经完全失去了炒股资格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还是没有明白这其中的问题所在。所以,股市可能成为他终其一生的困惑和遗憾。

和所有人一样,我也时时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希望能有一个答案。

似乎有了这个答案,就找到了在股市“芝麻开门”的金钥匙。

结果毫无意外。和所有人一样,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一切前人所给过的答案,无论是从技术的、心理的角度,还是从宏观形势、资本市场的角度,都无法从根本上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

最终的结论,都落实的个体差异之上。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股市的答案在市场之外

所以,上面的那些答案,等于没有答案。

困惑之余,有一个想法会不时地触动自己:是不是应该跳出这个市场,站在股市之外来看这个问题。这样,是否可以回避以上这些答案中无法克服的矛盾,从另外一个视角,思考股民亏损的终极原因,从而为所有股市失败者,或者可能面临失败命运的股民,选择一条股市的救赎之路。

希望这是一个有启发意义的探索吧。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寻找股市的救赎之路

01 为什么会失败?

无论是谁,进入股市都是心怀梦想。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至少这个市场从表面来看,还是相对公平的),来实现财富增值、甚至达到财务自由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绝大多数股民都付出极大的努力,不仅仅是在金钱的投入上,更在几乎所有能够鼓动他们在股市挣钱的方法和技术上,他们都在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探索。

可最终的结果,很少有人能够实现那个曾经的梦想。

梦想的破灭,甚至遭受人生希望的破灭,成为很多股民的悲剧结局。

在茫茫股海中,似乎那么多的所谓航标和灯塔,都无法抵御那深不见底的湍流,和白浪滔天的风暴,令绝大部分投资者,陷入了历劫难复的境地。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股市灯塔也难以指明航向

在股民心目中,似乎可以成为工具的无非是技术分析、基本分析,以及股市中的许多涉及人性和心理的鸡汤,还有许多股市大咖的神奇自传和股市点睛。

随着股市的诞生和发展,这些股市的教科书就不断地被丰富、被神话和被传承,指导着一拨又一拨股民,前赴后继地进入这个市场。

但是,这些东西都难以改变股民的命运。

第一,技术分析是一个工具,但又是一把双刃剑。

股价走势是人为创造的,指标也可以人为地改变。有时,技术指标是为了大资金的交易服务的,特别是如果资金的体量和使命已经超出了这个市场的承载。那么,技术就更要退居其次,甚至无关必要。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技术分析是一把双刃剑

至于个股上的技术骗线,则更是五花八门,花样翻新。好一些的,不断聚拢散户营造个股长线趋势,但终有图穷匕现之时;不入流的,则是频繁骗线,短打快出,一波波地割韭菜。

技术是个好东西。但是,技术终究要服务于这个市场。它是资金和力量的指标,反过来也服务于资金和力量。

第二,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应该是投资的根本。但江湖里本来好东西就不多,再加上鱼虾混杂,犹如雾里看花,财报和荐股研报看起来很美,内里却可能不堪。

在这些乱象的变幻莫测中,经常蒙圈的不止是散户,也屡见专家入套。

无论中国股市,还是国外市场,其中的欺骗和误导,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骗局永远存在于市场当中。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无处不在的股市骗局

第三,宏观分析则更加复杂。一方面,作为散户,没有那么高远的视野;另一方面,涉及宏观面的信息庞杂多样,一些二手三手的解读也莫衷一是,就连专家点评宏观政策和市场趋势时,也常常要么做死多、要么做死空,可能还有50%的把握;要么就是两头堵,结果经常沦为市场的笑柄。

连专家都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难以自圆其说,更惶论股民了。

所以,把股民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上述这些方面,不仅难以把原因剖析清楚,更无法在现实中去改变什么。

这些,都是股市中无法回避的死结。

用死结去解套死结,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得出答案的怪圈。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无法得出答案的怪圈

所以,抛开上面那些无法自圆其说或者本身就无解的矛盾,我们试着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作为股民,初入市场,手中握有他们自有的、或者借来的资本金。这个时候,他们是踌躇满志的。

可是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

最直观和具体的感受是:

他们发现,账户里的钱越来越少了。

直到最后,现金流枯竭了。

再往后,无法补充资本金,也无其他融资渠道(说白了,就是借钱),只好认赌服输,被扫地出门。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你虽然从事的是市场经济中最高端的资本经营活动。但是,你的经营行为却是最低端的,甚至连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细胞——企业最主要、最根本的现金管理都弃之不顾。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用赌博的方式从事投资注定一无所获

用赌博的方式买进卖出,从来没有把炒股当成一门生意来做。

最终的命运,就和一个企业的破产一样,导致人生的破产。

02 炒股的地摊经济

资本市场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资本在商业模态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市场的各种要素通过资本的灵活配置,发挥了更高的效率,达到了更佳的投入产出效果。

但是,作为股民直接介入到这种资本活动的高级形态中,却明显错配。

第一,状态的错配。

简单说,做买卖大部分时间都是低买高卖,也只有这样,你才能维持现金流量,并保持企业的持续获利。

但在股市现实中,股民的大部分交易却是高买低卖,经常出现现金流的负数,这本就与商业经营相悖而行。挣少亏多的交易,最终的结果就是现金枯竭和破产。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低级的经营形态在高端市场中处于明显劣势

从经营状态上分析,股民完全是以一个低级的经营形态对垒高级的市场形态,特别是与那些作为实体存在、拥有强大资本运营能力的金融资本共生于一个市场中,股民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理念的错配。

一个头部企业对一个小微企业的秒杀,是残酷而绝情的。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相对于股市中的其他投资主体,散户的投资行为貌似同样的买卖交易。但是,其中所蕴含的理念却是谬之千里。

就如同正规军与游击队的战斗,战略和战术理念完全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放在市场中,就如同一个地摊业主与实力企业之间的对决。

一个是完全缺乏管理的理念;一个是建立在完善的企业经营理念之上。

实力高下立见,最终结局已定。

第三,行为的错配。

散户的股市操作行为简单而直接,所有与现金管理能够搭上边的操作,在散户的辞典中都较少运用。比如分阶段建仓和减仓,比如根据趋势调整仓位,比如尽量不加杠杆操作,比如空仓管理,比如设定风险等级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资金的管理。

但是在实践中,绝大多数散户更多时候都是赌博式操作,一把梭哈,简单粗暴。

实事求是地讲,股民大部分都是两面派:股民的内心是资金友好型,他们喜欢现金,喜欢财富,这是从结果的角度看;但是,从行动上看,股民又是资金厌恶型的。在他们的操作中,丝毫看不同对于资金的珍惜,对财富的珍爱。他们似乎长期以来从不计较在市场中操作的盈亏状况,他们的交易仅仅是操作而已,而非获利。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要像经营一个企业一样去炒股

所以,有时我也很困惑。事实上讲,股民炒股与自己经营一个实体企业无异。但是,如果你经营的是一家企业,你一定会强调如何管理好这个企业,通过管理让这个企业一步步走上正轨。但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是,当你作为一介股民进行投资时,你却完全抛弃了管理,任由自己在市场中自由发挥,天马行空,最终一无所获。

所以,作为股民,必须改变的不是那些久已存在、人人共享的所谓股市的道理和技术。而是能否提升自己的资本经营层次,摆脱地摊经营的低级理念,真正将炒股当做一门生意来做。

拥有自己的管理意识,建立起对资金的管理,对操作的管理,对盈亏的管理,尽可能让自己像一个有规模的金融投资企业那样,使自己的企业处于可控的管理状态之下。

可能,这才是你经过多年来在股市中的磨砺,真正取得进步的唯一标志,也是你走向赢利的必然选择。

03 把投资当成一门生意

无论资金多少,建立起你的管理模式。

第一,要建立管理意识。

中国有句老话,叫“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如果你把财富当做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不能去倾尽全力去争取。那么,财富自然不会主动走进你的家门。

财富与你的缘分,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美)罗伯特·清崎、(美)莱希特合著《富爸爸穷爸爸》

罗伯特·清崎和莱希特所著的《穷爸爸,富爸爸》有一个配套的“现金流”游戏。看过这本书和玩过这套游戏的人共同的感受是:想要成为富人,是一件多么艰难和令人绝望的事。

这也是很多股民的想法:在股市中,实现梦想太难了。

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完备的管理,仅仅想凭借着冲动的想法和简单的操作,就像是经营一个很随意的地摊,靠着随机性的成交来积累财富。

这无疑是对财富的怠慢和亵渎。

所以,能否具有管理意识,是检验一个股民合格与否的标准。

要把炒股当做一门严肃的事业,像经营一个规范的企业那样管理这个生意,才能不断积累,从小做到大,最终在股市成就你的生意。

第二,要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

在企业运营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其中现金流是最容易变现的资产,也是其中最重要的经营指标。拥有充足的现金流,既能保证现金流的正常流动,也能保证对优质项目的持续资金投入。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本杰明·格雷厄姆,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代表作品有《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等。

格雷厄姆讲:只有现金流最好的公司,才是投资的终极选择。

所以,如果更好地投资股票,必须要加强对自己现金流的管理。

要保持资产的积累,就要把钱挣到自己的口袋里;

要避免和减少负债,就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亏损。

而这两者的差额,就是你宝贵的“现金流”。

因此,要为你的“股票投资公司”建立一个现金流台帐,时刻检视资金的流动情况,保持良好的现金流状况。这是你盈利和保证持续投入的基础。

珍惜你的每一分资本金,就是珍惜你的财运。

第三,要学会风险管理。

炒股之与企业经营,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股市的易变性和风险性,会令你承担着超出实体企业的更多风险。

因此,加强风险管理,也是你管理的重要内容。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风险管理是投资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炒股中不冒险,就永远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状况。
但冒险以后,可能就会导致亏损,甚至破产。

因此,两难之间,加强风险管理才是问题的关键。

要全面评估自己所能够承担的风险,在确定交易之前明确回辙的底线,任何时刻都不要放纵自己等等,这些都是风险管理的要点所在。

第四,要有投资规划。

一个公司,要有自己的发展规划。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重心。

股市救赎之路:把炒股当做生意

投资需要系统的规划

对于一个股民,炒股也要像经营一家企业一样,制定自己的规划。

这也是加强投资管理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把握资产状况。明确存量资产以及可以投入股市的资产。避免不留余地,造成投资的被动;其次,要设定适当目标。不要好高骛远,给自己确定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必须要清楚,复利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投资目标;再次,要合理利用资产。根据股市的走势状况,确定投资比例。特别是谨记,要为加杠杆设定非常明确和必要的条件,坚决避免将杠杆比率放得过大,导致一招不慎,万劫不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