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 南北朝)11

 nqj0108 2021-05-25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01、玉觽

西汉后期

长 10.7厘米 宽3.7厘米 厚0.4厘米

1977年江苏省扬州市甘泉"妾莫书"墓出土

江苏省扬州博物馆藏

玉白色,表面光润。为双面片雕,采用透雕和阴线浅刻法雕琢而成。一端雕饰龙首形,作回首状,另一端为角形,中部雕饰云纹。雕刻精细,纹饰流畅。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02、玉舞人

西汉后期

高5厘米 宽3厘米 厚0.3厘米

1977年江苏省扬州市甘泉"妾莫书"墓出土

江苏省扬州博物馆藏

玉白色,表面光润。透雕成舞人形,用阴线浅刻人面和衣纹细部。舞人束腰长裙,腰微弯曲,舞袖绕过头顶。姿态优美,雕刻精致。上下均有穿孔,应为佩饰。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03、玉贝

西汉后期

长1.6厘米至1.8 厘米 宽1.1厘米至1.4厘米 厚0.2 厘米

1997年江苏省扬州市甘泉"妾莫书"墓出土

江苏省扬州博物馆藏

玉白色,有的有褐斑,形似海贝,背面平,正面微凸,中间有一道凹槽,凹槽两侧刻斜线齿纹,上下有穿孔,为装饰品。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04、玉璜

西汉后期

长 17.6厘米 宽3.2 厘米 厚0.3厘米

1977年江苏省扬州市甘泉"妾莫书"墓出土

江苏省扬州博物馆藏

青玉琢成。扁平弧形。正面浮雕蚕纹,背为素面。周边有一道弦纹,中部上方有一穿孔。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05、玉璧

西汉后期

直径 9.2 厘米 孔径 3.8 厘米 厚0.35 厘米

1965 年江苏省涟水县三里墩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青玉琢成。两面纹饰相同,皆为勾连云纹,内外有弦纹各一周。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06、玉璧

西汉后期

直径 13.8 厘米 孔径 4.3 厘米 厚0.4 厘米

1978 年河北省邢台市北陈村刘迁墓出土

河北省文 物研究所藏

玉青色,局部有黄褐色沁。两面纹饰相同。内外缘各有弦纹一周,内满饰斜方格谷纹。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07、 带座玉琮

西汉后期

通高8.4 厘米 射径 6.9 厘米 孔径5.5厘米

1965年江苏省涟水县三里墩汉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玉黄色,有褐斑。琮为素面,下面套有鎏金的银底座,底座的四足为展翅银鹰。这件玉琮已非礼仪用玉,而是利用旧玉改制而成的精美工艺品。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08、水晶剑首

西汉后期

长3.5厘米 宽2.3厘米 高1.6厘米

1978年河北省邢台市北陈村刘迁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白色。平面似柳叶形,素面。中间圆形凹槽制作工整,内有铁锈痕迹,当为剑柄锈蚀所致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09、水晶剑珌

西汉后期

长3.2厘米 宽2.2厘米

1978年河北省邢台市北陈村刘迁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白色,近似梯形,中间起脊。表面抛光明亮,里面有锈蚀。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10、玉带钩

西汉后期

长 16.5厘米 宽1.4厘米 高2.2 厘米

1978年河北省邢台市北陈村刘迁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玉白色。呈长条状。钩作龙首形,中后部浮雕二龙,底部有一椭圆形钮,两侧饰云纹。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11、水晶剑璏

西汉后期

长7厘米 宽2.1厘米 厚1.7厘米

1978年河北省邢台市北陈村刘迁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白色,俯视为长方形,侧视有扁方孔。素面,边缘棱角圆滑。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12、玉剑璏

西汉后期

长7.9厘米 宽2.65 厘米 高1.3厘米

1978年湖南省长沙市杨家山304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玉白色,上部有褐色沁,下部粘附铁锈。俯视呈长方形,饰以勾连云纹,一端饰兽面纹。侧视上部呈拱形,下部一端有长方形穿孔。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13、玉剑格

西汉

长1.5厘米 宽5.5厘米 厚2.5 厘米

1955 年湖南省长沙市蓉园13 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玉黄白色。侧视呈菱形。中心有椭圆形穿孔,以纳剑柄。正面浮雕一四足卷尾的螭虎,头已断缺。背面线刻云纹。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14、玉剑璏

西汉

长5.7厘米 宽3.3厘米 厚1.1厘米

1955年湖南省长沙市蓉园 13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玉黄白色。长方形。正面周饰阴线弦纹一圈。圈内浮雕螭虎,首、尾突出在外,运用了圆雕和透雕的技法。身躯上阴刻线条装饰。图案突破了长方形画面,具有较强的装饰艺术效果。背面光素无纹,有一长方形穿孔。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15、王剑珌

西汉

长5.9厘米 宽6厘米 厚1.2厘米

1955年湖南省长沙市蓉园13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玉黄白色,局部有深褐色沁。器呈梯形。主要纹饰为镂雕的螭虎,身躯局部以阴刻线条勾勒轮廓,双目圆睁,形象逼真。正面饰线刻兽面纹;背面为变形云纹。一端中央有椭圆形孔,以接剑鞘。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16、玉佩

西汉后期

长4.7厘米 高2.8 厘米

1974 年江苏省盱眙县东阳 4 号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羊脂白玉,光滑晶莹。镂雕成夔龙状。龙张口露牙,头上有角,首、尾相衔,蜷曲成椭圆形。龙身以阴线刻饰细部。雕琢细腻,玲珑精巧。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17、玉璧

西汉后期

直径 21.3 厘米 肉宽8.2厘米 厚0.55 厘米

1959 年湖南省长沙市五一路7 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玉色青中泛黄,有褐色沁。两面纹饰相同,以斜线组成的圆圈将纹饰分为两组,外圈为龙凤纹,内圈为稍凸的卷云纹。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18、玉蝉

西汉后期

长4.7厘米

1974年江苏省盱眙县东阳7号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羊脂白玉,滑润光亮。体宽扁,头部双目外凸,尾和双翅呈三角形锋尖。正反两面均以阴线刻饰。简朴生动,形象逼真。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19、玉鞢形佩

西汉后期

长 9厘米 宽 3.7 厘米 厚0.55厘米

1959 年湖南省长沙市五一路7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玉白色,局部有黑色沁。扁平体,俯视略呈椭圆形。主体作心形,中部有椭圆形孔,周边为透雕双螭纹饰。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1

220、 玉剑格

西汉后期

长1.9厘米 宽5.2 厘米 厚1.95 厘米

1959年湖南省长沙市五一路7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玉青黄色,局部粘附铜锈。格中有穿,穿上部为长方形,下部为菱形,嵌于铜剑上,穿上嵌饰金箔。一面饰浮雕螭虎纹,另一面饰兽面、勾连云纹。

NQJ0108·欢迎朋友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