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辨证论治 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张机)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确立。 为什么要提这个呢?我们都知道中医看病要辨证论治,它是我们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的有效信息,在头脑中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具体的证候类型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证候的结果,给出治疗法则及具体的治疗方法的过程。如风寒感冒,治疗法则当为祛邪,治疗大法为解表法,治疗可以用辛温解表法等等。 附加知识点: 掌后高骨是谓关,关前为阳:寸脉,关后为阴:尺脉。食指找寸脉,中指找关脉,无名指找尺脉。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上主上,中主中,下主下。浮取为阳,沉取为阴。 ——《脉经》王叔和(西汉) 知识拓展: 【药名】葛根 【出处】《神农本草经》 【别名】葛条,甘葛,葛藤 【来源】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 【处方用名】葛根、粉葛根、煨葛根 【药性】甘、辛,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临床应用】 1.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 2.热病口渴,消渴 3.麻疹不透 4.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5.中风偏瘫,胸痹心痛,眩晕头痛 6.酒毒伤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