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被落后风俗毁掉了吗?

 烟雨文苑 2021-05-25

关于什么是风俗,我想具有一般认知能力的人都会晓得。但是,关于风俗为什么会产生,就不是谁都了解了。

风俗之所以会出现,有一个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为了有利于民众的生存、繁衍。也就是说,风俗是以人为本的。

但是,时过境迁后,原本有利于众人团结一致、有利于族群存活的许多风俗,早已不再适用。如果继续这样的风俗,只会阻碍发展,祸害无穷。

未结婚不能入祖坟

当今,即使在不太偏远的村庄,也往往留存着未婚者死后不能入祖坟的陋俗。这一风俗存在的理由是:未婚者是单身,死后就成了孤魂野鬼,若是埋入祖坟会带来祸乱,影响该家族的兴旺发达。

我们按着正常人的思路捋一下:假如这条理由能够成立,那说明什么?说明确认世界上存在鬼。可是,这个世界上谁能证明鬼存在?如果你能够证明鬼存在,你不仅可以获得世界最高的文化奖和科技奖,估计连全宇宙的最高奖都能拿到。

愚昧无知的头脑,就被这种似是而非的想法上了枷锁。退一万步说,即使真有鬼,那夫妻中先死的一个,提前入土,不照样是个孤单的鬼吗?难道两口子非要一块儿死,一块儿入土吗?要是某人的配偶先死了,那某人也要跟着一块儿死吗?你觉得这有道理吗?

由于此恶劣风俗的存在,导致了娶阴亲这种更恶劣的风俗,早死姑娘的尸骨也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如果真有孤魂野鬼,那些单身的男女鬼当然也可以上天入地,看谁家祖坟不顺眼,直接去捣乱呀,何必管坟地所埋之鬼是否结过婚呢?这事儿,要看鬼的鬼品才对呀。

再说了,死后成婚的夫妻俩,生前素不相识,年龄又经常差距很大,把这样的两副骨头生给埋在一起,这不是故意制造不和谐吗?不是故意让鬼夫妻的关系不融洽吗?不是故意给祖坟制造混乱吗?难道这样就利于家族兴旺繁荣了?想想,真是狗屁不通。

这种对落后风俗的愚蠢坚持,完全是起反作用的。不想想风俗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固守形式,这真是愚昧中的愚昧。

言行中的无聊忌讳

 生活中,有很多无聊的忌讳。比如:除夕夜包饺子,不能说“包完了”,只能说“包出来了”;买东西时不能买四个,因为“四”和“死”谐音,买四个的话就是和死靠近了;筷子不能竖着插在饭碗里,因为死者供桌上的供品是这样插的……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简直是数不胜数。

让我们再一次按着正常人的思路来捋一下: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脆弱到连说个“完”字都承受不了,那这样的弱者根本无法生活在如此险恶的人世。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都这样,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如果涉及“四”就是靠近死,那也没听说谁因为一年有四季,因为书写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而自杀去呀。另外,活人睡觉时,是跟死人最相像的,你会因为二者太像,就不敢睡觉吗?如果你都不怕睡觉,为什么倒怕把筷子竖着插到饭碗里呢?

有兴趣的人,可以读几页人类学的书,从而就知道这些所谓的忌讳是怎么回事了。这些原始巫术的残留,早该被扔到历史的垃圾堆中去了。如果有人身体活在21世纪,思想水平却停留在几百万年前的原始人水平,那他真的是连原始人都不如了。

孔老夫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我倒认为,说“未知死,焉知生”更有道理。饶宗颐老先生说过: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喜欢谈论死亡的。不晓得死是怎么回事,会导致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该怎么活着。君不见,多少人闯出祸后,害怕得要死,但在闯祸前却不停地作死,其言行简直就是对“no zuo no die”的生动解释。 

葬礼和婚礼

在中国,葬礼经常就是一种表演,当然是活人演给活人看的。试问,有多少身披重孝的人因为父母的去世而真正哀伤?当年听说,本村一位大嫂在她婆婆去世后,虽然穿孝行礼,但就是不哭,我顿时对这位大嫂肃然起敬。因为,我对这对婆媳的斗争史有了解。这位大嫂在葬礼上的表现,正说明了她真诚。她要是放声大哭,那倒显得太装模作样,会让人看不起了。

很多人为了要所谓的“面子”,在亲人去世后大操大办,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说,还制造恶劣风气,贻害无穷。有的人还把葬礼的繁琐程度与对亡亲的孝与不孝联系起来,这简直是荒谬、荒唐、荒诞至极!对亡亲表示孝心,就要在葬礼上大唱低俗歌曲吗?孝子表达亲人逝去的悲伤,就要大张旗鼓地找妓女、人妖跳脱衣舞吗?

这是多么地不正常呀!正像有人说的:中国人为了要面子,净干些不要脸的事。这话还着实有道理呀。

此外,在中国农村的葬礼上,要烧掉大量纸张,装殓死者要用很厚的棺材,入土而葬还会占用大量耕地。以后,在祭扫之时,还会烧掉大量纸张,燃放大量鞭炮。这些,不是对资源的浪费吗?不是对环境的污染吗?中国的资源多紧缺、中国的大气污染多严重、中国的耕地多紧张,这些,你知道吗?因而,这样的风俗,早已与设定风俗的初衷完全相反了。目前,有的省市已经加大移风易俗的力度,禁止生产、燃烧纸钱了。希望这一做法快快在全国推广。

对此,有人会说,这些风俗寄托了活着的人对死去亲人的思念。这话太对了,可是请注意,“思念”二字都有“心”字旁,这说明什么?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追念,通过自己的内心活动即可,何必采取这一系列自我毁灭的方式呢?回想一下亲人的优点,注意继承;反思一下亲人的缺点,注意改正。这样,在世者才会一代强过一代呀。

烟雨君曾激动地设想:鄙人死后被扔进大海,或是丢进深山,那该多好呀!如此这般,不仅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还给后代省掉好多麻烦、节省大量金钱,而且能够回归自然,物尽其用。

结婚,本应是人生中的大喜事,可是,落后的婚俗却让人疲惫至极。同样,婚礼也往往是表演给别人看的,甚至是身不由己,不得不演。所以,当事者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如何有面子,或是如何省钱等方面,却根本没时间感受自家的喜庆。

这样办婚礼,哪里还会有愉悦的心情?烟雨君结婚数年后,想到结婚时的场景还心有余悸,感觉那简直是在被落后的婚俗所折磨。本应高兴的事,却收获这种感觉,难怪烟雨君觉得中国人喜欢把婚礼当成葬礼来办。

愚昧无知,是产生落后风俗的肥厚土壤。坚持落后的生活方式,简直就是捆绑自己的思想,限制自己的视野,甚至是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落后风俗的延续,只会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后果。风俗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是,到头来却成了害人的东西,大活人成了死风俗的奴隶。这,是人自身的问题。

烟雨君也算是学国学出身的,如果不是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热爱,他也不会跨专业考研了。同时,烟雨君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深深痛恨,这些毒素毒害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然而诸多国人却不自知。

曾经遇到一对三十岁左右的夫妻,夫妻二人说他们之所以能生出儿子,是因为遵从“大仙儿”之言,把厨房厨柜门的颜色改变了。人在自然的、正常的状态下,生儿子的概率也高达50%呀。再说了,时间是一维的,你不可能让时光倒流,试试不改变厨柜门的颜色会有什么后果。“改变厨柜门的颜色”和“生儿子”,只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却根本无法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年纪轻轻,如此迷信,脑子中的逻辑如此混乱,竟还自以为掌握了无上真理。这种人,有再多的钱,也注定是蠢货。

烟雨君的话看似叛逆,但貌似的叛逆者往往更忠实于事物的真实内核。千古民风的真精神我们当然应该继承并世世弘扬,但若是违背风俗的精髓,只看重表面的形式,那只能是另一种的自我毁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