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子校注》书后

 烟雨文苑 2021-05-25

数月之前,烟雨君曾写过一篇小文:《建议商务印书馆改正错误的留言》(可通过页尾链接阅读)。此文发布后,竟然收到该书责任编辑的致谢留言,令烟雨君不胜惶恐。
此事之后,烟雨君痛下决心,再也不写这类文字了。但在数月之中,烟雨君又经历了许多人间的荒诞、荒谬、荒唐,以致精神几度错乱,不知自己为谁,不知身在何处,再加上“编辑”职业病越来越严重,所以还是要在不能自控的状态下写一写。


这次撰文的对象是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中的《墨子校注》(2006年版,吳毓江撰,孫啟治点校,上下两册,定价98.00元)。首先声明,以烟雨君肚子里这点墨水,根本不可能从学术角度评价此书,即便书中存在个别学术瑕疵,鄙人也是无法得知的。这里,只是从编辑角度,从完善出版物的角度谈几个小问题,而且不谈那些错别字、错误标点诸问题。
一是格式问题。请参照图1-图3(拍照时,烟雨君手头只有下册,故而只以下册举例)。

图1:正文字号突然发生变化。在中华书局“简体字本前四史”的《史记》(2005年版)中也多处出现这一问题。顺便说一句,2013年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书脊上的“中华书局”字样,也较他本小很多。罪过,罪过,不能再提其他书了……

图2:注释文字中也存在字号起伏不定的问题。

图3:如果说字号变化和缺少空行还不至于影响阅读内容的话,那此图注释①中缺少空格,可能就影响理解了。按注释体例,不同注者的观点用两字空格隔开,如果少了空格,就把两人的观点混而为一了。

二是一致性问题。请参照图4-图7。

图4:书中奇数页的左边缘一般标出卷数,可是有的地方被编辑同仁漏掉了。抱歉,拍到了烟雨君的“纤纤玉指”。

图5:注释文字中存在所注文字或引文与正文字形不一致的情况。虽然对理解内容无碍,但总觉得有点整体不和谐。


图6:这一页是《号令》的最末页,但页边缘却标成了《杂守篇》。

图7:这一页才是《杂守篇》的第一页,可是,题目中“篇”字的中间是“戶”,与左边缘同一字的字形不一样。拍照时无意中发现这一点。中间写为“戶”,据说是台湾写法。


三是造字问题。请参照图8-图9。

图8:图中的“攱”字,本来可以用输入法轻松打出来。不知为何偏要造出这个难看的字形。可能是因为美编排版软件的字库中未收录此字,烟雨君单位的排版软件就存在这一问题。若是如此,以中华书局的实力,应该尽早更新软件为好。另外,“譌”、“枿”等字也存在此情况。特别是“譌”,时而是造出来的,时而是打出来的,时而很美,时而很丑,最好都变成美的这个。

图9:《墨子》后半部中论述备战情况的诸篇,题目中均用造出来的“备”字繁体。个人觉得,可以用“僃”替换之,这样看起来就舒服多了。他篇的撰者注释引用这些题目时,也是用“備”,字形亦未统一。此外,还有其他字存在这种情况。

烟雨君匆匆读过,发现的就是这些琐碎的问题,或者说是根本不成问题的琐碎。《庄子》有云:“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因此,即使读权威出版社的经典版本,也没必要太在意这些形式。况且,这些地方,可能在新版中已经改正了,只是烟雨君尚未看到。
再次声明,鄙人向来敬重中华书局,个人的藏书中,有大约半数由中华书局出品。这些文字,只不过是身患神经病的烟雨君,打着身为编辑的旗号,胡言乱语而已。


“十一”假期中已经下了两场雨,执意不带雨披的烟雨君,也顺理成章地在下班路上被淋透了两次。此刻,伴着未停的小雨,大家安息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