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雍正的第五个儿子,弘昼是怎样的人?大智若愚,凡事小心翼翼

 昵称55301288 2021-05-25

大智若愚,看似目中无人,实则小心翼翼。

爱新觉罗·弘昼,乃是雍正皇帝与皇贵妃耿氏所生,是雍正的第五个儿子。

说起弘昼这个人,后人对他“众说纷纭”,从历史对他的记载事迹来看,很多人会把弘昼当成一个“嚣张跋扈”、“仗势欺人”的霸道王爷,可仔细观察弘昼的“性格变化”,会发现这一切并不简单。

雍正一生拥有很多个儿子,但是雍正的“父亲缘”不好,有好几个孩子都是出生之后便早早夭折了,从嫡长子弘晖,到三子弘昀,几个儿子的“早逝”,让雍正心力交瘁,欲哭无泪。

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时,雍正硕果仅存的便是一些“庶子”,例如后来的乾隆皇帝弘历,还有一同见过了康熙的弘昼。

弘历和弘昼的年纪相仿,可在雍正即位后,弘历的“储君之位”不是板上钉钉的,也是存在着“悬念”的。

暂且不说弘昼,雍正当时还有一个年长的儿子,名为弘时。

弘时当时已经成年,而且为人聪慧,是雍正选择储君的“最好人选”。

可惜弘时忽然变得“不可理喻”,频频让雍正失望,于是弘时丢掉了储君之位,如此一来,雍正的下一任皇帝,就从弘历和弘昼之间诞生。

其实早在康熙六十年,弘历和弘昼因为年龄较小,就曾被康熙青睐。当年康熙来到雍正的园子,雍正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推到了康熙面前,这两个儿子便是弘历以及弘昼。

也是因为这次的“爷孙”见面,奠定了后来的弘历的储君之位,因为康熙更加喜欢弘历,于是把弘历带着身边抚养长大,在康熙的最后时光里,弘历是陪着康熙的。

虽然康熙更加喜欢弘历,但也并不能说明弘昼就差。

雍正即位时,弘昼是一个刻苦、和善的皇子,另一方面,弘昼与兄长弘历的关系非常不错,雍正本来就是讨厌兄弟手足相残,弘昼的“品性”也让雍正满意。

只是因为康熙亲自“抚养”过弘历,雍正在不久后,便将弘历的名字写入“秘密立储”的诏令中,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的背后。

要说弘昼和弘历比差在哪里,历史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弘昼本身也是具有“夺嫡”资格和能力的。

早期的弘昼,并不比弘历差。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逝世。众人将雍正的“遗志”找了出来,秘密立储果不其然是让宝亲王弘历即位称帝,年轻的弘历登上了皇位的宝座,而他的弟弟弘昼,也是祝贺兄长成为大清新的主人。

变成乾隆皇帝的弘历对弟弟也没有疏远,反而是更加地“照顾”弟弟弘昼。

出于兄弟情深,乾隆皇帝将雍正的“遗物”都送给了弟弟弘昼。

乾隆以及弘昼,这是大清历史上难得没有因为“皇位”闹翻的兄弟,而雍正的旧府邸、遗留下来的物品,都让乾隆“送”给了弘昼,以此来表示自己对弟弟的重视,而弘昼也欣然接受了。

可也是这个“时间节点”,弘昼开始变了。

在雍正十一年的时候,弘昼就被封为了“和亲王”,弘昼当王爷的几年时间里,做了很多实事,也的确有治理以及管理地方的能力。

到了乾隆这里,乾隆决定重用弟弟,一来是发挥弘昼的能力帮自己处理政事,其次则是为了表示自己对弟弟的恩宠。

就这样,弘昼成为了乾隆的“秘书”。

在乾隆即位不久,弘昼就领到了他的工作,成为御书处以及内务府的长官。

可别以为这只是文职工作那就不厉害了,实际上,总领内务府以及御书处的工作,往往都是和皇帝极其亲密的人才能得到。

因为清代的皇权的加强,御书处这个部门是处理政事的主要部门,给了弘昼这个位子,自然也是乾隆变相地给弟弟“讨福利”。

按照弘昼的能力,他的确是能把这些工作做好,但问题却来了,弘昼开始犯的错误不是能力上的谬误,而是思想和行为中的“巨大失误”。

最明显的,便是弘昼暴打军机大臣讷亲一事。

讷亲乃是满清贵族,是为遏必隆的后代,地位极高。

在当时,讷亲已经被封为了“一等公”,爵位极高,但就是这么一个地位极高的“一等公”,却在朝堂众目睽睽之下,被弘昼“暴打”一顿,最后乾隆对此事没有表态,平时还咋样,如今仍旧是咋样。

一次朝会上,和亲王弘昼打了讷亲,这件事情直接造成弘昼的形象暴跌,周围的臣子都十分害怕弘昼,一是觉得弘昼变得野蛮不讲理,惹不起但是却躲得起,第二就是因为乾隆皇帝的“沉默”,让人对这对兄弟之间有着一定的“猜测”。

但可以确定的结果是,曾经那个好人缘、和蔼的和亲王弘昼一去不复返了,不仅是变得不像一个人,而且弘昼反差极大的行为,仿佛又有着什么难言之隐。

其实“变坏”了的弘昼,才真的是最聪明的。

在乾隆即位以前,弘昼或许也知道了自己的“储君”之位无望,但事情不到最后一刻,弘昼也不可能放弃“储君”之位。

在此之前,弘昼展现的是自己本真的个性,真正的性情大变,是在兄长登基之后,曾经那个人缘极好的弘昼,一下子成为了京城人“闻风丧胆”的暴脾气王爷。

弘昼的发展轨迹和性格特点,是有巧合的。

雍正还在世,弘昼表现得落落大方,因为他也有着“立储”的资格,因此弘昼自己也在尽力争取。

而雍正驾崩后,弘昼知道了自己的哥哥弘历才是“储君”,要说失落那肯定是有的,可对于弘昼来说,如何避免兄弟之间的猜忌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弘昼在乾隆朝变了,变得“目中无人”,有的人或许还对弘昼的反差绞尽脑汁找原因,但实际上,弘昼“变了”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一改过去自己良好的名声,让朝臣对自己有所排斥,这样一来,才能保证他自己是没有存在任何其他的想法,也没有人支持他。

所以乾隆对于弘昼暴打“讷亲”一事没有表态,为的正是让弟弟把他自己“疯狂”的名号打出去,自此之后,大家在京城都是“闻弘昼色变”、近而远之。

这看似是乾隆对弟弟的过分宠爱,但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乾隆为了自己安心,而选择看着弟弟演的一台“大戏”。

虽然弘昼在朝堂中的名声坏了,但是乾隆却是继续重用弘昼,后来还让弘昼成为了议政大臣,有了议政的资格。

但弘昼也不是没有经历“惊魂时刻”。

有一回,弘昼因为反驳乾隆皇帝,造成乾隆皇帝很没面子,乾隆连脸色都变,立马沉默离开。

弘昼立马反应过来,他知道他闯大祸了,因为他了解自己兄长的性格,于是弘昼干脆“装傻到底”,组织了自己的子女,给自己安排了一场“葬礼大戏”,这件事可以说是疯狂至极。

后来也不知道乾隆主动提起,还是弘昼自己说起,乾隆对于弘昼这样荒诞的行为表示了批评,可虽说是“批评”,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惩罚,由此可见,弘昼还是一直受到了乾隆皇帝的“信任”的。

弘昼在乾隆登基后,为人处世的“刻意改变”太过明显,但这件事也反映出了弘昼和弘历之间的兄弟情谊,在皇位面前仍旧是“一文不值”。

而弘昼其实踏出了极有意义的一步,那就是结束了自努尔哈赤以来,为了抢夺皇位,手足相残的不良习惯。

所以弘昼的一生,行为看似荒诞,背后却有他的深意与人生智慧蕴含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