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日时光】1983年的红灯笼

 王莉de语文时光 2021-05-25

1983年的红灯笼

          文/冰莲花

  西风飒飒,雪花儿地飘飘洒洒,让冷得缩手缩脚的冬天,多少显得灵动些。距离年还有几天,但街边的店铺里边已经洋溢着年的氛围了,红红的灯笼格外的耀眼。

  大红灯笼高高挂,欢欢喜喜过新年。红红的灯笼,濡染了我深深的记忆。其中有那么一盏,特别亮,特别亮,那就是1983年的那盏红灯笼。

  一进腊月,父亲就开始忙活了。收集了许多的竹子扫把上折断的竹条,还买了不少红纸。

  母亲和我们姊妹四个,对于父亲的这些举动有些诧异,但也不便多问。

  那时,父亲在我的印象里很少有好脾气的时候。家里很小的一件事,都极有可能是一场风波的导火索。还记得,我那时特别喜欢养花,在一位老阿姨那里剪了一支粉色的月月红,种进一个漏了底的盆子里。在我的精心呵护下,月月盛开,甚至冬天窗外白雪皑皑,她也照样盛放着粉嫩的花朵。父亲见了,也啧啧称好。然而,在一次父亲翻找东西时,大概嫌碍事了,盛怒的他踹翻了盆不说,花也被连根拔起扔在地上,用脚搓捻成了一滩绿泥。我吓得不敢吱声,只是为心爱的花,默默地流眼泪……

  终于,我们看出了端倪。

  那天下午,母亲在锅台前炸麻花,我和妹妹们在一旁帮忙搓麻花。父亲似乎心情不错,坐在当屋一边哼着俄罗斯民歌小调,一边将那些竹条盘盘弯弯,然后拧上铁丝加固。

  “哇,爸爸,你是要做灯笼吗?”小妹兴奋地问。小妹自小受父亲疼爱,自然只有她敢问父亲了。

  “是啊。今年过年,咱们家也在门口挂一盏红灯笼。”

  “哦?爸爸,那以前咱们家怎么没有挂呢?我们想买炮放你都不让。”

  “那是过去啦。从今年起,以后咱们每年都挂灯笼,也允许你们买点鞭炮放放。”父亲摸摸小妹的头说。

  “为什么呢?”小妹扑闪着大眼睛,盯着父亲问个不停。父亲小心地展开红纸,一圈圈地粘在灯笼骨架上,完工后,捧起灯笼左看右看,感觉满意后放下来,才顾得上回答小妹的问题。

  “你看看,你妈养的八个月的猪,杀了将近一百公斤,咱们面口袋也满满的了,还有你姐姐工作了,还当了老师……”

  平时不善言谈的父亲,那天打开了话匣子。看着说话时,长满络腮胡子的脸上泛着光的父亲,我一时间觉得,父亲还挺帅的呢!

  要吃年夜饭了,父亲吩咐弟弟在院子里放鞭炮,要我和大妹妹帮助他把对联贴到门上,然后又把那盏父亲亲手做的红灯笼挂在屋檐门头上,小妹去拉了灯绳,霎时间,门前红亮亮的,引得邻居都跑出来看。

  饭桌上,父亲端着酒杯说:“日子好了,我的脾气也得改了。重要的是,我的莉莉(我的小名)工作了,还是老师。”

  我望着父亲,心里说:“是啊,我工作了。可以帮你分担家庭担子了,是该庆贺一下啊!”

  时光飘远。历经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之后,每每回想这些过往,我忽然觉得父亲的坏脾气,不是没有缘由的。想想看,供应的口粮还没有到月底就空了,而家里几张嘴要等着吃饭,一个人挣几十元钱的工资,而要供应四个孩子上学吃穿用度……这些想想就让人脑袋疼的事情,压在人身上,哪里还会有好的脾气呢?不挂灯笼,不买鞭炮,其实也是为了省钱起见啊!

  常听父亲讲:年几天就过完了,这日子长着呢!这话,掂量起来,真的是有点分量的。

  那日,跟已经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提起这1983年的红灯笼,他竟然说他都不记得了。我有些遗憾,可是爱人说,你记得不就行了么?

  是啊,我自然不会忘的。我哪里能忘记呢?1983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春节,从那以后我可以分担家庭担子了,父亲是为我挂起的一盏红灯笼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