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也步苏夫子的后尘,在冬至日独游

 王莉de语文时光 2021-05-25



我也步苏夫子的后尘,在冬至日独游

微刊第377期

苏夫子是谁?就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苏轼大学士。

苏夫子,是苏轼在一首关于冬至日的诗词里边的自称。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宋熙宁五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曾在五月份和杭州知州沈立去吉祥寺赏过牡丹,曾写下《吉祥寺赏牡丹》的诗,记录当时恢弘壮观的场面,这一年冬至,苏轼再游吉祥寺,眼前不再有花,也无游人,寂静清冷,于是便写下了上面这首小诗。

苏轼诘问,冬至日,井底阳气是不是该回升了?眼前冷雨霏霏,打湿了满目枯黄的草根。什么人能够像我这样,在没有美丽的牡丹花景致的时候前来探看呢?

品读苏轼的这首词时,我心安妥:到底是诗人啊!只有保有一颗“诗心”的人,才能有如此举动啊。

大凡能如此做的,文人居多。那个张岱,也是在雪夜探访湖心亭,留下了简洁但颇有内涵的名篇《湖心亭看雪》。

我喜文。虽然没有这些名人们的大才,但自认为还是有一颗“诗心”的。

有一年冬至日,望着窗外的树们挂满了白色的雪花,便起意想要去看看炎夏碧波荡漾的北湖,现在在雪中是什么样子,想要看看那些盛开的莲荷,在雪中是什么样子。

把这想法,告诉爱人。爱人脸上经历了惊愕,诧异,释然的表情之后,没有说什么,便拎起相机,陪着我坐上公交车奔北湖而去。

到了北湖公园,看见公园大门敞开着,旁边售票房门户紧闭。这个时候,我恍然:谁在这数九寒天造访北湖呢?

来北湖看什么?看雪?大西北的冬至,入九的天气,雪可以飘落到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人,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赏雪,大可不必到北湖来看雪。

然而,我却来了。

我踏雪寻秋天看望过的残荷。站在荷花池的小小栈桥上,目光拂过,哪里有残荷的影子?雪,太大了,眼前只是白茫茫一片。

我并不感到失望,我也并不感到沮丧。

行走在北湖那条能和颐和园长廊媲美的长廊里,听着脚下“咯吱”“咯吱”雪们发出的声音,眺望被雪覆盖的湖面,感觉自己这一刻是多么的富有:北湖,是我一个人的北湖啊!

冬至日的风中,雪中,我唱起了那首《我爱你,塞北的雪》。

范成大的《满江红 冬至》诗词里说“新阳后,便占新岁”,又说“宜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冬至日,宜相聚。

果真不错,今日,又是冬至日了。天空依然飘起了雪花。和爱人提着打好的饺子馅,去探望九十岁的婆婆。

和婆婆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聊家常。老人的脸上满是安恬满足的笑容。

据说民国以前的冬至节实际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沿袭最久的敬老节。《山东民俗》一书中有记载,说是曲阜一带的妇女在节前做好布鞋,冬至日赠送给公公婆婆。

如今,妇女不做鞋了。也不必做鞋了。我这婆婆的儿媳妇去给婆婆包顿饺子吃,也算是沿袭和变通一下这习俗吧。

王老师推荐能够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的书(点击购买即可下单,据我自己购买经验,比在实体书店买便宜多了):

丁立梅,是江苏的一位教师,同时也是一位作家。她的作品常常被选入中高考语文试题。内容暖心,阳光,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