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学问应该的样子——读徐晋如著《长相思——与唐宋词人的十三场约会》

 国学正典 2021-05-25

晋如诗塾是一家互联网国学主题学习社区,提供诗词创作、文化通识、蒙学入门、经典普及等课程学习,定期出品合乎学理的经典诠释+学习干货。

编辑 | 木气🍃

作者 | 墨戏簃


我大学本科的专业介于商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由于学院凭借发论文在国际赢得高声誉,我们受到了较严格的学术训练,生活是在以英文为媒介不断查阅资料、不断“编造”论文中度过的。

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快速阅读、快速处理信息、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基本研究方法,以及一些商科和社会学科的基本理论。

我很感谢这些曾经让我极度痛苦、后来却在危难之中让我能够谋生的技能。

然而,这些学习不曾使我在面对人生和情感的困惑时真正有所依托,很有意思,一个人可以运用学过的各种心理理论去解释自己和他人的思想行为,可以快速地浏览一篇甚至是探讨人性的学术论文,装模作样地指指摘摘,却依然有一颗无处安放的心。

对于诗词,我一度喜爱,但出于“术业有专攻”的考虑和一些感情上的波折,后来总保持疏离的态度,偶尔翻翻,偶尔写写,不敢太过用情。

说诗解词的著作,倒也看了一些。不过对于今人所写的诗词理论、诗词鉴赏,我一向是持保留态度的。

也许是有些自恋吧,我会觉得,彼亦人也,我亦人也,每个人读完诗都有感受,有些作者自己写诗填词的水平,未必让我难以望其项背,不是大家作手,就意味着未见得真正理解大家作手写的东西。

那么,我为什么要花时间听你谈感受呢?我为什么不用这些时间多读两首诗词呢?

另一个原因和我个人的学习经历相关,有些说诗解词的书籍,学术规范的痕迹很重,而我对于学术论文类的东西,已经司空见惯。

而且,如果痕迹太重,我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依据标准研究方法去质疑每一个观点的来源,这不是我涉猎诗词的本意。

不能获得美的体验,我干脆去看自己专业的论文好了,商科和社会学科还更严谨一些呢。

《长相思——与唐宋词人的十三场约会》是徐晋如先生的新作,因南唐二主合在一篇写,故而实际上是写了十四位词人。

与对其他解说诗词的书的态度不同,我没有任何犹豫就拿起来阅读,因为他的诗词写作水平在当世登峰造极,那么,即使他的解读与真实的唐宋词人性情有差,至少我也能看到一位诗词大家自己的感受。

当然,我也不免忐忑,我知道“诗词大家手笔”的心理预设,会不自觉地提高我对书中内容的警觉和苛责,也许更容易失望。

事实是,我接连几日,一直看这本书,它塞满我所有正常生活间的空隙,早上起床之后看,晚上睡觉之前看,出门等待维修手机时也看。

时而一篇读罢,立刻再读一遍;好容易全书读毕,又重头开始。

这样下来,全书的内容,看了三遍有余,合上书,却仍意犹未尽。

这在我过往的读书经历中,绝对是屈指可数的。

十三场约会,写了十四位唐宋词人,独立成篇,又在情感上互通,浑然一体。

每篇的安排大体相同,都是以词人的人生为主线,带出其经典作品,并对词作和词人的性情予以剖析,夹叙夹议。

好像叙事的电影,突出一些重要情节,加入一些极美的长镜头;时而宕开一笔,引入配角或其它场景。

这种手法,本身无特别之处,甚至对于诗词评论类的书来说,有些危险,因为太容易滑熟了,太不容易“翻新”了。

倘是一些对诗词有所了解的人,词人的生平,多少知道,经典作品,也大抵有所了解,那么这样的形式,除了可以让阅读者对词人词作更加熟悉之外,还能给予他们什么呢?

唐宋词并不是一个未开发的领域,前人、当代学者都已绞尽脑汁地注释和解读,试图从各个角度来发掘新的东西,包括借助西方理论,而这本书,却采用叙写人生这一平实的方式,会有什么新意呢?

这也正是本书让我佩服的地方。

作为一个对唐宋词名家已有些许了解的读者,我读了本书后的感觉却是“只如初见”。

作者讲述词人生平,基于史料和评传,词作文本和表意的分析,也引述前人的成果,若说“无一字无来历”,好像夸张,可仔细推敲起来,倒真无抛开书本,肆其想象的。

然而读来又不觉到这些案头的功夫,只觉得是在听人娓娓道来一个词人的故事,他的生平他的词作,是可以提取的信息,而讲述者的抑扬顿挫之中、不得不发处的些许议论之中,词人的性情,好像山石之后的水流,在激荡和回旋中显现。

如果把词作和词人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比作山石,把词人的一生比作山泉流过,那么,不少石头我是熟悉的,山泉的走向也早知道,但是,一湍水流之所以异于其它,除了可以见到的特有石头和走向之外,还有其本身的独一无二的特质,这就是水流的生命,是它高昂与低回、激扬和婉转的交错中,迸发出的性格的力量。

由此,十四位词人,一下子成了初识的可爱的生命,让我惊奇、欣喜。

在一片浑成的深情之中,依然能提取到推陈出新的所在,例如对李清照心理性别的解读,是我在其它文章或书籍中从未看到过的。

易安诗文的郑重、词的尖新,性格好胜,以赌为戏,再嫁离异的经历,都体现出了她心理性别是男性。

我素来不喜欢易安的词,觉得太过放肆,不庄重,也隐隐奇怪,一个读了圣贤之书、对世界人生有深刻理解的女人,为何选择如此方式落笔?

及至看到男性心理性别,我的疑惑一下子得到解释,就是如此啊,一个以士大夫身份看待自己的人,会认为小词是末技,是游戏,才会如此无忌惮地在词中表达性格中的另一面。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女子,我在独立生活中时而体验到类似的心理:对某些承载我人生意义的事,会极其庄重;对于一些以末技视之的娱乐活动,只要花时间就尽量做好,但态度会相对随意,不较真。

于是,我消解了仅凭她词作而来的误会,重新认识易安,并产生共鸣,对她生出真挚的喜爱。

正如书中所言,如果易安生活在现代社会,一定能过上“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和许多优秀的男士恋爱”,我也非常愿意高攀这样的朋友。

当然,我还是不喜欢她的词。

在这一十三篇里,我最爱《可惜流年,忧愁风雨——说辛稼轩》,也许是这种英雄白发、壮志未酬的悲凉之感,第一次让我这个一心想过平淡小日子的人,在感应到他的性格之后,被这巨大反差的气息强烈冲击到了。

此篇开端交代宋代靖康之变、偏安受辱的历史背景,却又插叙苏辛之词的比较,又以古希腊的悲剧精神作为统领,此后至篇尾,则一气贯注,全以词作、经历串联稼轩人生,无其它角度的联想加入,却尽显其悲剧性格的本质。

对于词作的解读,从写作的高度,一下抓住重点,全篇豁然;看似简单的白话翻译,读来却不觉是翻译,而是词人深情的荡漾。

这种极见功力的写作,在书中随处可见,此篇中尤为突出。

我本身性格,耽于温情,不愿激烈,和稼轩天壤之别,然而我能够通过作者提供的通路,感受到他的生命力量,被他感动,为他悲伤,尊敬喜爱他,实在是神奇的事。

我再读稼轩作品时,也不只是了解词的意思和篇章结构,仿佛也能在词作背后,看到一个鲜活的人。

能够有机会感受到另一种生命特质,是性格上的丰富,是增加了人生的喜悦。

而对于这篇的偏爱,也大概来源于此种感情冲击吧。

我想,读过十三篇的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质,有所偏爱。

我认识的朋友中就有昂藏男儿,读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说苏东坡》,泪下难禁。

记得福尔摩斯批评华生说:“你是在看,不是在观察。”

好侦探能够利用零碎片段和细节,找到一条通路,构建现场,发现真相。

而《长相思》的可称道之处在于,提供了这条发现真相的通路。

在阅读的进程中,我的感情跟随作者的情思一起流动,慢慢地和词人之心产生共鸣,走过通路之后,便发现先前所知的零碎片段,浑然一体,熔铸在词人的生命和性情中,居然都有了新意。

具体论点上的推陈出新,固然令人欣喜地目不暇接,但那倒是其次了。

能以平凡之材料熔炼出不平凡之精神,使得整个面貌焕然一新,是大家手笔。

惯于逻辑思维的我总爱想想原因。自然学科上的创新往往在于发现未知、发明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么文学上的创新又在何处呢?

当然,利用新的工具、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是一种方式,但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其与人生命和情感的连结。

为何唐诗已诸体皆备,宋代名家还能写出自己风格?

宋词已蔚为大观,清词何以仍能别开生面?

词汇未尝大变,体例不需更改,但每位写作者的生命、性情、体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一无二,施于文墨,便是创新,且是一个极其真实自然的过程。

窃以为,从此书所感受到的新意,正是来源于作者对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的忠实吧。

另一点让我惊奇的是,作者的性格是如此之丰富。

读过一些当代人写的诗词理论书,感觉作者是从文字中抽离出来的,并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样的性格,便想:“也许用现代文写评析诗词的东西,就是这样的吧。”

及至读《长相思》,才知道作者的性格是可以被感受到的。

我不仅认识了十四位词人,而且认识了词人的十四位知己,这十四位知己,好像李龟年重唱天宝遗事,向我诉说词人的生平之时,自然怀着自己的身世,不须吐露,却尽在其中。

习惯了在文字中见不到性格,习惯了只有逻辑和信息的生活,有时甚至觉得高效就好,感情没什么用了。

读这本书,却仿佛回到少年时代,可以一字字地流连,可以幻想、感动。

商科和社会学科的背景,数据统计的工作经历,让我十分明白准确、效率、逻辑无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但,在这日升月落、机械运转的生存之外,还有一颗心,感受到了冥冥中的无可奈何,孤独而无所依傍。

这种无可奈何无所归依之感,大概也是我的特质,要伴随我一生吧。

不过,与唐宋词人的十三场约会,让我这颗心少了些孤独,让我时而在共鸣之中消解些许无所依的感受。

连同作者在内,一颗颗幽曲的词心,如同颗颗水晶,以自身的美好纯洁折射出冗杂尘世的光辉,以“绝望却仍不放弃希望”的牺牲精神,顽强地于淡漠天地间以热血书写生命的激昂。

让我悲痛,亦让我微笑,让我因珍视这生命的光彩,更有勇气前行。

徐晋如先生的诗词,是充盈着生命精神的诗词,他的学问,更是激荡着生命情怀的学问。

《长相思》一书,让我明白学问本该就是这样的,只是这种学问,在今天久已成空谷之跫音,孤独也因此而弥足珍贵。

读完本书,我不由想到:人总是会经历痛苦,有人多一些,有人少一些,当经历苦难之后,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和他人呢?

我见过太多的人,对臆想中其他人不如自己深的痛苦,或是与自己类似的痛苦,采取了轻视的态度,认为“你这算什么呀?有什么可不开心的呢?”而徐晋如先生却不一样。

他是一位极具悲悯情怀的人,自己曾经的深痛,化成同情理解他人的能力,以哲人之思,诗人之爱,词人之心,直面、又宽容人生的痛苦。

与他交往的朋友都能感受到他的体贴与温暖,由此书尤其可以见出这一点。

这是他人格中最可敬佩的方面之一,也是我于此书的另一感动之处。

因而不禁自问: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在一个自身的深痛不被关注的时候,我又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人的痛苦?

我想,无论如何,我都要遵守自己的内心,不能因一时的愤怒,遮蔽了我本心中对这个世界的深爱;既然好好读过,也不能有负此书承载的真心与深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