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行教育新政需走“群众路线”

 木香草堂 2021-05-26

于钦金

近日,多位今年参加中考的考生家长反映称,云南省昆明市教育体育局日前出台的昆明中考新政,让部分家长及考生有些措手不及。据了解,此次改革的核心是“指标到校”,今年的配额生指标为40%。一些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认为,政策之变挤压了高分考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指标,而新政在出台之前,没有经过社会充分讨论,缺乏科学论证和政策宣导。对此,昆明市教育体育局相关人员回应称,已注意到考生家长的反映,近期将统一对外回应。(4月15日 中国之声)

推行教育新政需走“群众路线”

我国部分省市实行将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分解到区域内所有初中的政策,即“指标到校”。该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初中择校问题,引导城市初中均衡配置办学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项政策自2010年推行实施,经过近10年的实践,在一些地区或学校已取得显著成效,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

这样一项意义重大的政策,为何在昆明市引发异议?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市在推进过程中少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步。也就是说,新政出台之前,没有经过社会充分讨论,缺乏科学论证和政策宣导。

众所周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长期坚守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也是我党的方针政策得以顺利实施、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具体到“指标到校”政策的推行上,就是要将实施新政的有关条款文件,通过媒体等途径向社会进行宣导,让学生家长和全社会展开充分讨论,吸取不同意见或建议,通过一定渠道反馈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再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统一意见和要求,最终形成“红头文件”颁布实施。

教育部在一定时期内会制定和下发一些重要文件,在正式颁布之前,文件会标注“征求意见稿”,走的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让社会大众广泛讨论之后,再集纳整理形成红头文件正式颁发,一方面,能集纳群众意见,为文件有效贯彻落实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也能让社会大众依据文件精神“量体裁衣”,做好工作与生活安排。昆明市教体局推进“指标到校”的中考招生新政,缺少了这一步,学生家长对此持有异议也就不足为怪了。

(作者于钦金,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