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悲催? 重庆就叫悲催。 涨的时间,比其他城市滞后;涨的幅度,比其他城市还低。 刚刚开始涨,就遇到行业密集调控期。刚刚涨一点,就又要被政策重锤。 重庆调控,又要来了。 重庆楼市,又要被一巴掌干到地上了。 这里,真的是短炒客和投机客的万人坑。 官媒发文,重庆调控即将到来! 这两天,中国房地产报发布了一则新闻: 政府正制定调控政策,领涨全国楼市的重庆或将迎来新调整。 注意,中国房地产报不是什么野鸡媒体,而是隶属于住建部的发声渠道。 也就是说—— 这就是来自楼市管理层的盖棺定论。 甚至,关于具体的调控方向也出来了:“主要是新开盘项目备案价调整”。 如何调整“新开盘项目的备案价”呢? 以下,为官媒原文的透露—— 已经备案的项目,9个月内不能调整备案价格。 如果要调整备案价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销售面积,累积突破5万㎡。 刚开盘,卖都没卖,涨个屁 第二,前期销售价格低于备案价98折的楼盘,不予涨价。 前期还在打折,现在还想趁乱涨价,涨个屁! 直白点说—— 即将到来的重庆调控,就是“新房限价”。 这样的限价政策,对重庆楼市有什么影响? 作为一个刚从重庆调研回来的耿直少年,我想说的是—— 重庆的新房限价,几乎是打断了重庆楼市的上涨链条。 重庆这轮的楼市上涨,极为诡异。 它的行情,并非如其他城市那般“被购买力所引爆”,而纯粹是“被土拍所引爆”。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重庆的新房跳价,是从4月底开始的;重庆的连夜排队抢房,也是从4月底开始的;重庆的二手房跳价,还是从4月底开始的…… 4月底,发生了什么? 集中土拍!一大波的高溢价土地!一大波的准地王! 同样是集中拍地,广州楼面价同比下降15%,无锡楼面价同比增长仅5%,而重庆一下子就把楼面价涨幅干到了53%。 一波土拍,让重庆新房直接坐地高潮,嗷嗷涨价了! 甚至,重庆的二手房挂牌量直线下降,更是从4月底至4月初开始的。 土拍之前,贝壳二手房的挂牌量还有16.1万套。 土拍之后,二手房挂牌量锐减到14.2万套。 这说明了什么? 一场土拍,让重庆房东直接坐地高潮,捂盘不卖了!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这一轮重庆土拍,能玩儿出这么多的高价地? 原因很简单:这两年,重庆的开发商饿疯了! 这批重庆土拍中,但凡是高价地频出的版块,都是过去两三年不怎么供地的版块。 西永、大学城、蔡家、礼嘉和悦来,长期控制供地,把这些热门板块的新房库存,硬生生熬到了出清。 然后,4月底,集中拍地了。 一个个开发商,活像饿了两天的苦孩子,嘴里被塞进了奶头。 嘬,开发商往死里嘬!不嘬出血来,不罢休! 三年控地、一朝拍地,让重庆房企直接坐地高潮,死命出价了! 讲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明白了这轮重庆楼市的行情逻辑了—— 地方,饿了房企三年,然后莽了一波,搞出一大票地王。 都卖高价地,凭啥我不行。 新房,眼看旁边地王频出,地价都快赶上房价了。 涨!必须涨!面包必须干过面粉。 二手,眼看旁边新房嗷嗷涨价,个别新房比二手贵5000元/㎡。 不卖!贵贱不卖!必须吃满一波涨幅。 这一轮的重庆行情,其根本逻辑是—— 控地拉地价,地价拉新房,新房拉二手。 这种玩法,能不能涨房价? 能涨,但是不稳当! “靠控地来拉地价”,其不稳当在于—— 如果后期供地量上来,地价依旧拉不动。 这波地价上来,靠的是前两年的不供地,把开发商饿疯了。 但是,今年的重庆供地量,绝壁能把开发商噎死。 2021年,重庆住宅用地总供应量2362万㎡,接近去年的3倍。 你不是爱抢地么?来,把供应拉高3倍,还抢的动不?噎不死你,算我输! 4月底的这波集中供地,只是第一轮,后面还有两轮。 今年年底,天量供地一旦上来,地价大概率也会下来。 “靠地价来拉新房”,其不稳当在于—— 限价,也就是即将到来的新房限价加码。 你不是看着旁边的地价嗷嗷涨,眼睛红的像兔子一样,心里痒的跟猫挠一样么? 是不是也想跟着地价往上干? 现在限价来了:新房价格,9个月内不准上涨。 旁边的地价再怎么涨,跟你半毛钱关系也没有。甚至伴随供地量的加大,地价下降后,新入市的新房限价也会跟着下降。 今年年底,限价加码、平价地入市和新房限价标准下降,就是压在重庆新房头顶的三座大山。 “靠新房来拉二手”,其不稳当在于—— 如果新房限价,二手大概率躺地上;如果二手供应量太大,二手依旧躺地上。 想靠新房价格来拉二手房价格,有两最基本的前提: 新房价格,必须不断上涨,能把需求逼到二手市场; 二手供应,也不能过大,被逼入二手市场的需求,会快速清空二手库存,倒逼二手价格上涨。 但是,今天限价政策一出,新房都特么躺了,还拉个屁的二手。 尤其是,重庆的二手房供应是如此的大。 之前我们说过,重庆的二手库存堪称全国最高的城市之一。 哪怕如今锐减了2万套,依旧还有14万套。 选不到新房的版块,但凡进入二手,全都有挑有捡。 比如,蔡家华侨城,看起来只剩两栋高层,销售爱答不理。 一看二手—— 蔡家金科城,500套! 比如,大学城富力院士廷,看起来靠近地铁的组团售罄了。 一看二手—— 1000多套挂牌,挑到你满意。 今年下半场,新房限价后,大概率拉不起重庆爆棚的二手市场。 总有人跟我说,重庆已经涨了,为什么你依旧不看好? 以上,就是我的判断逻辑。 重庆此轮的行情,很吊诡。 它并不是被需求自由推动,而是充满人为控盘的阴影—— 控制供地,拉动地价;借助地价,拉动新房;凭借新房,拉动二手。 人为控盘的阴影下,充满诸多不确定—— 比如,饥饿供地拉价,已经不可持续。今年,又干出2300万㎡的3倍供地。 比如,地价拉动新房,似乎根基不稳。一波限价,就能把新房干到地上。 比如,新房拉动二手,略显风雨飘摇。新房限价遇上二手天量库存,二手房大概率还会摊成一坨。 这轮新房限价,打断了人为控盘的上涨链条。 刚刚上涨的重庆楼市,可能又要被一巴掌干到地上了! 重庆楼市,总能成为短炒客的万人坑。 过去几年,嚷嚷着去重庆干一票的人非常多。 但是,你梳理完涨幅之后会发现—— 干重庆,能赚到大钱的,很少。 重庆,总是极为悲催。 行情来的时候,就属它最晚;涨起来的时候,就属它涨幅低;刚涨没多久,就遇上行业密集调控,一巴掌又被干到地上。 比如,这一轮。 且不比一线城市,单单说二线。 苏州、合肥、南京、杭州和武汉,早都涨过一轮了。 再一看重庆,它才晃着大屁股,刚刚站起来。 合肥高新、政务和滨湖,涨幅干到50%,武汉光谷,涨幅干了30%,而且还没停,苏州园区,基本翻倍了。 再一看重庆,号称领涨全国,一手才涨了1.4%,二手才涨了1.3%。 合肥眼看快翻倍了,才出政策;光谷都干了30%了,才开始集中摇号。 再一看重庆,刚刚有了起色,限价就骑脸了。 在这样的城市,怎么能赚大钱? 重庆楼市,说白了就是个“资产沉淀的容器”。 进来就兜住,兜住就别想走。 别管涨不涨,先让你沉淀下来。 为什么? 为什么重庆楼市会是这批样? 原因很简单,昨天的文章《楼市轮动到二线!这两个最热的二线城市,该怎么选?》也讲过—— 供应量大、购买力穷且分散。 这样的城市,就注定不会率先启动行情。 等它启动行情的时候,别人早涨过一轮了。 等它启动行情的时候,行业早开始密集调控了。 别人都涨了一大波,刚刚坐下来;政策的巴掌正像雨点一样啪啪落下来,偏偏你慢腾腾站起来了…… 这种情况下,绝壁干你,就干你! 重庆说,他们都涨过了,我才刚开始! 政策说,我不管他们涨没涨过,我就看现在你蹦起来了! 重庆楼市的悲催在于—— 总在行情末端,总赶上密集调控; 涨幅虽然不高,却总充当出头鸟。 昨天的文章,只是讲了我不敢下手重庆的其中一个原因—— 我不敢把几百万的不动产,放在一个供应量大、价值分散、购买力弱,且充满变数的城市和版块里。 今年的文章,讲的是我不敢下手重庆的第二个原因—— 总被当成出头鸟,总被政策打断行情,总赶不上口热乎的。 像重庆这种城市,在全国还有很多。 比如郑州、济南、石家庄等等。 他们能不能涨,能涨。 但是—— 对于这种行情末端才开始启动的城市,我是真不敢下手,真不敢重仓。 它们不像长三角和珠三角,总站在头牌。 有钱又有人,但凡政策松动,总是悄咪咪提前上涨。 一个不小心,狠狠打政策一个措手不及,吃满一波涨幅。 像重庆、郑州、济南和石家庄,这种行情末端的城市,总是涨在政策密集期。 可能你今天重仓,明天就是政策耳光像雨点一样,干到你脸上。 一波密集攻击,保准打得你一脸懵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