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光深处秋自来*散文*金明玉.

 世界诗歌作协 2021-05-26

诗海追梦第207期

空间因你而精彩

《阳光深处秋自来》

作者:金明玉  .主编:玫瑰

精彩瞬间

《阳光深处秋自来》

时光的脚步总是那么急促,仿佛,一瞬间就闪过了我们的一生。

己到暮年的我,每当想起一生中的某些无奈的往事,总象有无数锋利的碎片划着我的心疼。

在那美好的青春岁月,有多少不灭的激情在心里燃烧。

憧憬着人生最美好的未来啊。

我多想走进军营,练一身威武的活力,当一名魏巍笔下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我多想当一名新闻记者,揭露丑恶,弘扬时代新风。横眉怒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儒子牛。

我多想当一名好诗人,敞开心河,不断流淌震撼心灵的感韵。

我多想……

然而,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阳光在别人身上灿烂。

潇潇春雨,滋润着大地,也滋润着我的心叶,我认真地忠实每一度春天,为了我明天的明天。

一九七七年春,一本崭新的《东辽文艺》寄到我的手里。淡黄色的封面盛开着粉红色的杏花儿,流动着生机盎然的春韵。我的几首小诗并被配插图发表在诗歌栏里。

其中一首《大寨的路》第一段;大寨的路/毛主席铺/阳光照/红旗舞/大寨人昂首踏征途

……

……

这是我的钢笔字第一次变成铅字,我一连兴奋了好多天。

从这以后每年两期的《东辽文艺》都刊发我的几首小诗。(这是东辽县文化局主办的文学刊物)

一九七九年四月,我的小诗《我可望飞翔》刊发在《万山红遍》的一角。

我是一只弱小的野鸭雏,爬不过小小的草窝。

然而,那湛蓝的天空,给了我起飞的信念。

为了那翱翔的期盼,我苦苦地脯爬。

因为我坚信;当翎羽丰滿了坚毅的翅膀,就会击博于高阔的蓝天!

这是我的小诗从县刊走上省刊的一次飞越。

是激励,是鞭策,是启迪……

同年九月,我的又一首小诗《追奔》登在《万山红遍》的一角。

一九八零年正月,我于我心爱的姑娘结婚了。在这人生最美好的月夜里,谁不愿拥抱每一个夜晚,让新娘依偎在怀里,相互倾吐蜜语甜言。与心爱的新娘热烈地接吻,让幸福的甘露流入心田。

而我留给新娘的却是异常的平淡、孤寂与淒凉。

两间土垒的草房,外间是锅灶、水缸。里间南炕是年迈的父母。北炕,一幅幔帘儿里便是我们的(新房)。

初夜,年迈的父母需要早些安息,新婚妻子要起早做饭,白天还要随我到生产队干一天的累活儿,也要早点歇息。我只好躲在外间灶台的一角,点上一支蜡烛,铺开稿纸,苦苦地去寻求那星星点点的希望。

每到深夜,我收起稿纸钻进新娘的被窝儿,她那委屈的泪水就酸透了我的心。

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七年,辽源人民广播电台每年都播出我近百篇的新闻性稿件。数十首小诗。其中通讯《从农田里走出的小屯少女》在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里压轴播出了。我真是激动万分。

我认真地在生产队里劳动,认真地走自己求知之路。辽源市委宣传部连年评选我为优秀通讯员,《红色社员报》副刊《万山红遍》吸收我为报刊业余作者。

我在求知的路上还没有迈出一步,一个晴天劈雷沉重地砸在了我的头上,不到六十岁的母亲被确诊为肺癌,住进了公社(乡)医院。

小玉,快给我一把刀吧,插进我的心里,让我凉快凉快!

母亲剧烈疼痛的叫声撕碎了我的心,站在母亲的病床前,拉着母亲颤抖的手,我的头啊,直想往墙上撞呀,直想往墙上撞啊!

那年月,又刚刚打春,偏僻的乡下哪里去买水果,母亲心热疼痛时就给她切一块糠罗卜。每每看到母亲嘴里嚼着的糠罗卜,我的泪就止不住地流啊。一定要让母亲吃上一口新鲜的水果的念头在我心里剧烈地燃烧。

那时,从我家到辽源市区的单程客车票是一元钱,而我那里舍得花掉这一元钱啊,凌晨两点就顶着凛冽的寒风徒步上路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当我远离了村屯,走上了金岗岭,真有些胆战心怀惊的感觉。公路两边都是阴森森的松林,不时刮起一阵阵嗖嗖的冷风。林子里传出嗷嗷的怪叫风声。吓得我身上起一层鸡皮咯瘩。我一边小跑一边大声喊叫壮胆;旋风旋风你是鬼!我有镰刀砍你腿!……

从金岗岭走到东孟沟,我出了一身的热汗。

天己大亮了,太阳也已升起很高,七十多里的路程,到了市区已近中午。

找啊找啊,找到了一家挂着门牌的水果供应部。

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店员站在柜台里,柜台上的水果也就廖廖几样。有一堆西瓜很显眼,上前一问;是供应市民的,得凭票购买。好说歹说人家不卖,我含着眼泪苦苦咉求;我妈得了癌症,她要死了,就卖给我一个吧……

女店员也眼圈发红,去找领导。

当我捧着大西瓜回到家里,己是晚上九点多了。一个往返,一百五十多里山路,腿肿得麻木了。看着母亲吃西瓜时脸上那沟壑里微露的笑意,我的心里该是多么宽松和高兴啊!

老天爷似乎把灾难倾盆大雨般降落在我的头上。我白天要上生产队里干活,晚上要去医院去照顾母亲。妻刚生下的儿子不到一个月就得了大叶肺炎,喘息困难,在高烧中一次次晕迷过去,危在旦夕。当我把这么病重的孩子抱公社(乡)医院时,竞没有一个医务人员善发慈心,他们正在搞扑克竞赛,为了赢一只暖水瓶。我只有流着眼泪跪下咉求他们,快救救我的孩子吧!快救救我的孩子吧……

张文泰医生放下了手里的扑克拿起了听诊器,解救了我儿子的生命。

就在这时,我的父亲又得了严重的脑血栓。我的精神就要崩溃了,我的身心极度疲乏。

就在这种极度恶劣环境下,我仍然坚持投稿。一是能得到稿酬,这对一贫如洗的家庭是雪中取炭。二是为了那永不死心、飘眇的梦啊。

我发誓,用自己的犁去开垦自己的地。一九八三年年初我参加了辽宁省文联开办的《当代诗歌》函授学习,同时又参加了《吉林日报》开办的新闻写作函授学习。我的小诗《在小船上》在《当代诗歌》函授版发表后竞接到全国四十佘封诗爱者的来信。

像踏上一叶小舟/驶进浩瀚的海洋/帆儿鼓满海风/浆儿划破海浪/船儿悠悠/迎着霞/去追求人生的志向/时任辽宁省文联主席方冰老人,主编阿红(王振彪)、刘镇、晓凡老师分别给我来信并赠给我他们亲笔签名的微型诗集。他们的来信洋溢着热情鼓励的话语。有一首诗我还记得;1、大于无数个零/但1、只是1/它像一位久经风浪的老船长/站在船头上/激励我[冲破压抑,前面就是太阳岛,前面就有曙光……]

辽源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们多次来到我家看望我,并适当增加了我的稿酬。

《如今,庄稼院儿的女人》在当代诗歌》发表了

如今/庄稼院儿的女人/不再是锅台上的愁人/不再把没有油珠的日子/放进白水锅里熬渚//如今/庄稼院儿的女人/不再是家里的苦人/不再把活生生的精力/纳进布鞋底的针鬖里//如今/庄稼院儿的女人/不再是屋里的闷人/不再把闪光的年华/交给没有光线的烦闷//如今/他们把大把大把的时光/撒进责任田里/绣进裢衣裙的花瓣里/写进色彩斑斓的诗行里//如今/庄稼院儿的女人/是新生活的主人/

一九八四年七月,生我养我的母亲,受尽一生贫穷的母亲,被病魔折磨两年多的母亲,永远也离开了我!

真是屋漏又遭连夜雨,父亲的脑血样急剧加重,卧床不起,又住进了公社(乡)医院,这对于一个一贫如洗的小家更是雪上加霜。这真是;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痛心头/便做春/都是泪/流不尽/几多愁/啊。

一九八八年元旦之夜,乌云密布的天空刮着刺骨的寒风,掺挾着透心凉的雪花。我最亲爱的父亲又要离我而去。

我紧紧握着父亲的手痛不欲生。

父亲的手啊!

一双垦过荒的手、一双挖过河的手、一双种了一辈子地的手、一双养育了六个子女儿的手、一双一辈子没点过几张纱票的手、一双刚刚退去老茧的手啊,在我的手里渐渐地、渐渐地凉去了。父亲啊,儿这微热的体温能安慰你渐渐远去的灵魂吗?

当我再一次点燃蜡烛,再一次来到这锅台的一角,再一次背对着结滿冰霜裂着大缝子的土山墙时,我的心里就打着一个个冷颤。

面对着身居的这两间土垒的危房,面对着与我饱尝劳苦的爱妻,幼小的儿子,面对着数不清的外债,脆弱的心灵再也承受不起一支笔的重量。我仿佛看到这蜡光里摇曳的影子,像一条被截断的道路,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延伸。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穷怕了的农民在寻求致富急切的心态下;广播,报纸,电视上的误导广告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一时间养值所谓经济特种动物、种植特种经济作物成风。结果,那些苦巴巴的农民连血本都搭了进去,我不得又一次倾家荡产。真是欲喊无声,欲哭无泪。我只有把一响地交给妻子,到处流浪走上打工生涯。出一把笨力,流一身臭汗。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四面透风、又臭又脏的工棚里。到头来工钱还得少给一些。

风风雨雨,千辛万苦,有多少个除夕之夜,当鲜艳的礼花绽放在天空,鞭炮炸响在村村落落,我却在寒风刺骨的粮库烘塔、煤矿的锅炉旁度过的。一丝灵感、一句诗行,只能委缩进寂寞燃烧的躯壳里。

我不知道是什么在刺痛着我的心灵,在这群星璀璨的夜晚让我一阵阵失眠。时钟嘀哒的声音,敲打在我焦急的心上,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些什么?

然而,让我感到幸福的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有一位疼爱我的老伴,勤奋工作在教育界的好儿子好儿媳、两个可爱的小孙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更滿足的是生活在当下繁荣富强、和平、和永不停止前进的伟大国度。

我儿子和儿媳都是全国重点师大毕业的优秀青年。

说起儿子上大学,这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在那推荐选拔的年代,在那考个中专都难的年代,咱普通百姓怎能不望而生畏呀!

儿子和儿媳都在河南省重点高中教学。他们连年被学校和省教委评为优秀教师。儿子还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一位著名作家说;天道酬勤,天道酬善,一个善良和勤奋的人,是不会坠入生命的黑暗的……

感谢苍天厚土的恩赐,我能通过网络结识这么多平台主编;(玫瑰老师、平安老师、周秀娥大姐、骏马奔腾、海纳百川、拒马河……)还有很多文友们。

这些热烈的生命,像火种一样点燃着我的激情!我们虽不曾见面却心心相通。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说过;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那么就让我在这充滿人性温暖的崭新岁月从头开始吧。让我这棵将要枯老的干巴树伸出几条绿枝、绽放几片新叶吧。

心啊,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动。

诗人风釆

作者:金明玉 

金明玉,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一九五七年初生,酷爱文学,愿以文字为伴。喜欢写诗,朗读.

诗海追梦

公众号宗旨:荐精品、推新人、传播正能量。

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及照片,并请加主编微信,以奉稿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