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菲:朋友圈江湖

 圆角望 2021-05-26

据说掌握资源越多的人,发的朋友圈越清汤寡水,或只转不发或三天可见或干脆没有内容。反之亦然。

Image

微信是个好东西,不过生态也让人玩味。听说坊间就有不少因点不点赞而友尽的案例。

我发现“每条必点派”真心不少。往往是发帖后的即时。未必是真随手,而是直率地表达友善好意;也有极其爱护点赞羽毛,“赞”在指尖奇货可居;有位友人是深潜派,任何人的朋友圈他概不点赞评论。理由是一旦点了一个赞,他的大把时间就被微信捆绑了,必须时时刷朋友圈,给每个人,尤其是交集圈大的那批熟人都点上赞,不能有遗漏,否则会被深度解读,且自己认识谁也极易暴露,无端生出是非。

好友素性温良厚道,有次憋不住向我吐槽:为何他每每点赞某几个人,他们从不点赞他呢?我没好意思回复真心想法:不管他们是真没看到还是假姿假颜,总隐含着某种潜在的优越感:在社交地位上,他高于你。

谁都有一群在微信上视如空气的熟人或半熟人,现实生活中见面至少要打声招呼,在微信上却可以形同陌路,却又不得不始终存在于通讯录。没有拉黑的爱恨情仇,设置成不让看也太生硬。这时“分组可见”的人性化就体现出来了,给了人们向不同群体展现不同自我状态的可能。

Image

微信朋友圈容易让部分人沉溺。有位友人曾忙于社交,高峰时微信好友三千多,来来往往,闹猛风光使他好比食客三千的孟尝君,有了被点、线、面包围的安全感。每条微信得到的赞可以垒成一座虚拟的小山。后来是非也多了,痛定思痛后,他将队伍断舍离成一千多人,气场立刻清爽许多。过段时间若他又开始唧唧歪歪碎碎念,我知道一定是队伍又增长虬结起来。

因点赞而脑补剧情是戏精们的家常便饭,朋友圈也成为这类人重要的舞台。在微信上捆绑了大量人际关系,使得他们成了汗流浃背的打字员、编辑和摄影师。原本轻松的瞬间因为被围观,被迫承载了不必要的内涵与重任,成了秀场,这也让他们将玻璃包装得如水晶般耀眼的能力与日俱增。

朋友圈上的话痨让我挺受不了。有位女友,从孩子诞生到如今幼儿园中班,事无巨细,天天汇报。忍耐几年后,我删除了她。有位熟人,看过他一阵的朋友圈后,我就犯晕,随即将他设置为”不看”:从每日清晨的祷告,到三餐的内容、与饭友的合影,以及谁谁寄给了他什么礼物,他们的身份……事无巨细均要发圈禀告,真让人崩溃。仿佛他就是为了展示分享而生活的。当然,打开他(她)的朋友圈,花花绿绿繁荣一片,至少说明对方是个相对较少心防的人。如果有观点趣味,气息浑然天成,各板块内容比例平衡且分寸得当,就是一个高质量的个人杂志。

Image

在我看来,朋友圈生态中,较为成熟的做法是向大众公开生活中并不太核心的内容,将说话的场合进一步梳理细分。据说掌握资源越多的人,发的朋友圈越清汤寡水,或只转不发或三天可见或干脆没有内容,十分冷感。他们的舞台和网,不在微信上。

比起自拍控、鸡汤控、截屏控、九宫格食物控和午夜怨妇,有一类人更让人烦:他们的朋友圈无一不在展示别人对其成就的夸奖,而这些夸奖却又是通过自己的嘴,甚至将它直接私信群发。这非常奇葩。更有甚者,其微信头像竟是与领导或名人的合影。头衔虚虚实实,通胀得可疑,实际含金量也很容易辨认。通常对你说话明显多过你说话的人、交浅言多的人,他多半是在漏气或泄密:他更需要你的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