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军入关后统一全国,但有一个城市清军从不敢踏入,直到清朝覆灭

 昵称QAb6ICvc 2021-05-27

1644年,随着李自成杀入北京,崇祯帝上吊自杀,明朝覆灭,而在短短一年之后,在吴三桂的接应之下,清军进入山海关,成为了紫禁城新的主人。

尽管在此之后,南明宗室和不少起义军继续在南方组织起了大大小小的抵抗力量,却因为各自为战或者是同室操戈而走向了覆灭,1661年,逃到缅甸的永历帝被送交给了清军,随后与昆明被杀,而到了1683年,随着郑克塽在台湾投降,至此最后一支成规模的抗清力量选择了投降。

然而或许很少有人知道的一点在于,清军入关之后统一全国,却也有一个城市清军从不敢踏入,一直持续到灭亡,这就是澳门,究竟怎么回事呢?这就不得不说起澳门的历史。

最早的澳门是一个小渔村,但是到了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得益于地理的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葡萄牙人开辟了亚洲的航路,从1553年开始陆陆续续来到澳门居住。他们以每年两万白银土地税作为代价,贿赂明朝地方官员,取得了对澳门的居住权。不过此时的澳门行政司法,依然归属于明政府处理。

等到了1557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已经有了一股相当不小的势力,而他们也进一步打起了澳门的主意。

在此之前的明葡战争,4000名明军士兵赶走了葡萄牙的军队,而这次同样也被赶了出去,但是葡萄牙人没有放弃,开始不断采取怀柔的政策。

他们一边不断向明朝廷输送过去最新式的火器,例如佛郎机大炮、红夷大炮等大型火器,并且在对抗后金的战争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一边联合明朝廷攻打沿海海盗,最终葡萄牙人总算获得了明王朝的同意,有了在澳门的居留权。

虽然管辖权依然在明政府这边,但是明廷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到了1560年,葡萄牙人已经在澳门选出了地方首领、法官和商人代表,1568年,随着贾耐劳被葡萄牙国王任命为天主教澳门教区第一任主教,这里也成为了远东天主教传播的中心,间接促使西学东渐的产生。

至于16世纪中期明清两朝争夺大权的战争中,葡萄牙人竟然也有不小的存在感。1650年,随着清军节节推进,大势已去的南明,采取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开始向全世界的范围内寻求援兵,例如派遣朱舜水前往日本求援,而葡萄牙传教士卜弥格也受到永历帝以及作为基督徒的永历皇太后委托,出使罗马寻求救兵。

此次旅程耗时颇久,一直到1655年教皇亚历山大七世才签发了答永历皇太后和庞天寿书,承诺对明廷的支援,实际上此时南明已经大势已去,而且西方断然不可能派出什么像样的势力。

但是和明廷关系密切的葡萄牙,在清军进入广东之后,倒也派出300手持“西洋铳”的雇佣军参战,并且在桂林战役中大显神威,让清军见识到西方火器的恐怖。

1647年,广东全面沦陷,但是清军对于澳门并不敢盲目进军,而是在香山县设置了前山寨,派遣将领马雄飞带领500名绿营兵驻扎,作为对葡萄牙的坚守。清军将领尚可喜联系澳门,表示只要澳门不再帮助南明,那么清军将不会对澳门进行攻击。

随着明朝彻底灭亡,葡萄牙人逐渐改变了态度,开始和清朝统治者进行谈判,他们通过贿赂清朝两广总督佟养甲,重新取得了对广州贸易的权力。

与此同时,无论顺治还是主政广东的尚可喜,对传教士采取了相对比较温和的态度,这也让澳门依然掌握在葡萄牙人的手中。最终双方经过协商,澳门依然允许葡萄牙人居住,但是控制权依然在清朝手上,清政府免除葡萄牙人三年地租,前提条件是他们必须帮助清军攻打珠江口的疍家红旗海盗,双方一拍即合。

不过随着康熙时代的迁海令下达,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生意大受打击,一直到郑氏投降后才有所好转,而葡萄牙和清政府在1887年签署了《中葡会议草约》,一直到清政府灭亡,在此期间,清军始终没有进入澳门范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