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景剧: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昵称1483856 2021-05-27

老师:同学们,请问今天是什么日子?

学生甲:老师,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老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正确,那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是什么?

学生乙: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学生丙: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老师:同学们都说的特别好,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具体到我们每个在座的同学,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为什么读书?请同学们随着中牟教育历史的脉络,一起回答为什么读书这个考题。

第一幕

时间:清道光七年

地点:景恭书院院内

人物:知县董民善

知县:今天是我们景恭书院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从广学学院、育才学院到今天的景恭学院,我们经历了不平凡的岁月,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们在书院里传承国学经典,学习诗词歌赋,领悟道德文章,希望诸位学子读书治学,兼济天下。下面,请学子们跟我一起诵读:为天地立心。

学子:为天地立心。

知县:为生民立命。

学子:为生民立命。

知县:为往圣继绝学。

学子:为往圣继绝学。

知县:为万世开太平。

学子:为万世开太平。

知县:请学子们再给我大声读一遍。

学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老师: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这一幕,发生在清道光七年中牟县景恭书院里真实的故事,当时的景恭书院,坐落在位于老一高旧址的城隍庙里,那里古柏参天,林荫蔽日,学子们在石凳上读四书五经,诵唐诗宋词,书言行礼仪,默人文地理。据史料记载,时任知县董民善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社会贤达,倡导和孔孟对话与李杜共语,和书本拥抱与读书交流,可见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绵绵不绝,就是因为有了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五千年文化的传承。

第二幕

时间:1940年

地点:高皇寺内

人物:校长袁恒乾

校长:今天是中牟县立初级中学新生一班开学的日子,也是学校迁至高皇寺办学的第一年,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整个华北沦陷,日寇越过黄河侵占中原,侵占中牟,在沦陷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可以安心读书的课桌,泱泱中华,如今是满目疮痍,哀鸿遍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同学们,我们要刻苦学习,读书救国,誓死抗战,希望同学们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积极投身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学生众:读书救国,誓死抗战,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老师: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到了我们中牟,在中牟制造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屠杀,县政府被迫迁至八岗,中牟县立初级中学,也就是我们中牟一高的前身,也迁至位于三官庙的高皇寺内,校长袁恒乾在民族存亡的时刻,依然不忘教育救国,读书救国,号召同学们拿起书本这个武器,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唤醒民众,发出了为抗击侵略而发奋读书的呐喊。

第三幕

时间:1948年

地点:一高旧址职工宿舍

人物:张廷荣

张廷荣:根据县委的指示,中牟县中的党小组已经正式成立了,咱们党小组要积极行动起来,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的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工作,准备迎接中牟解放。

王玉庆:是啊,解放大军在全国各个战场势如破竹,中牟解放指日可待,新中国建立触手可及,我们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马清芳:新中国即将成立,但是国家百废待兴,教育事业造就和培养国家有用人才,我们义不容辞。

张廷荣:教师为民族之复兴教书育人,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读书学习,我们一起为新中国的幸福明天而奋斗。

老师: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了,这一幕就发生在我们中牟一高老校区的教师宿舍,当时,我们学校张廷荣老师、王玉庆老师、马清芳老师作为中牟县中的第一批共产党员,他们为迎接中牟解放、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积极开展地下斗争,号召同学们发奋读书,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人才,积蓄力量。

第四幕

时间:现在

形式:视频连线

地点:报告厅主会场

人物:吴校长,清华、北大的一高毕业生(张韧、薛翌哲、刘瑜泽)

学生甲、乙、丙:吴校长好,同学们好。

(学生在清华北大标志性建筑物前的视频,字幕显示学生学校和姓名)

吴校长:张韧、薛翌哲、刘瑜泽,你们好。

学生甲:我们几个在清华、北大学习的同学,早就想回到母校,来看望一下我们敬爱的吴校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学生乙:听说母校要召开读书分享会,我们提前就互相联系,想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来感谢辛勤付出的老师,是你们为我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让我们在更广阔的天空翱翔。

吴校长:谢谢你们,欢迎大家常回母校。希望你们回来以后多和老师交流思想,多和学弟、学妹交流经验,用你们的切身体会,激励学弟、学妹们更加刻苦学习,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实现人生的梦想。

学生丙:吴校长,我们一定会的。书的天空任我们翱翔,书的海洋任我们畅想,沐浴书香,快乐成长。

学生甲:吴校长,我最难忘的是我们学习的那篇文章。

吴校长:是哪一篇啊?

学生乙:《少年中国说》,他给了我学习的力量,有了努力的方向。今天您能否领着我们和台下的学弟、学妹们一起再回顾一下?

学生丙:吴校长,其实这就是我们为这次活动准备得特殊礼物,您就满足一下我们的心愿吧。

吴校长:好,好!

(吴校长领诵《少年中国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