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78期】冯均仓--​《印台的“三线”建设:不能忘却的记忆》

 三线建设文化 2021-05-27

弘扬传承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三线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和实践意义”座谈会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用革命传统精神鼓舞人、教育人。多次倡导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号召把革命传统精神和新时期建设的现实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大对宣传这些革命传统精神给予了极高的地位。6月29日,中组部、中宣部联合印发《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要求“保护利用'三线建设’'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项目遗迹,挖掘有关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不断赋予爱国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这是中央对三线建设的高度肯定,也是传承弘扬“三线建设精神”的重大契机。新时代背景下,提炼并推动 “三线建设精神”上升为国家精神,不仅是总结过去、继承精神遗产的需要,也是凝聚三线地区人心、推动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线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理论实践。攀枝花作为我国三线建设的龙头、核心和成功典范,积极做好该项工作是应尽的使命和责任担当。

   --“三线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和实践意义”座谈会2018年8月28日

印台的“三线”建设:不能忘却的记忆

文:冯均仓


      印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不但有“黄帝”文化、“黄土”文化、“陶瓷”文化、“矿山”文化,更有渐渐被人们忘却了的“三线”文化啊!

       上世纪六七年代,印台地域设立许多所谓的“信箱”,也就是军工企业。由于当时保密工作及战备工作的需要,外界对所谓“信箱”的信息及发展情况知之甚少。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这些“信箱”的军工企业相继转产,“三线”企业及文化独特的发展轨迹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从而不被外界所知晓。

       近年来,由于编写《印台志》《印台老区革命发展史》的需要,印台“三线”文化的独特魅力渐渐被一些专家学者所发掘和认知。

       “三线文化”也就是“信箱”文化,在印台的发展中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军工企业为印台的发展乃至中国军事国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曾说,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过去的岁月我们不能忘记,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必须在这里沉思。青山有情,漆水一定能够为证:共和国的发展壮大,“大三线”企业的贡献功不可没!

       由于编写《印台志》《印台革命老区史》的需要,我通过网络认识到了曾在印台马勺沟四号信箱工作的徐老前辈,徐老前辈对于我们的史志编写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邮寄来两本《青山有情漆水作证(大三线七六二历程)》的回忆录。此书读罢,催人泪下,掩卷沉思,让人感慨万千啊! 下面这些照片就是徐老前辈提供的啊!

       陕西的三线厂非常多,这次我要提的是铜川的三线厂,这里的三线厂多以信箱为称,为大家附上铜川三线厂大致位置。

一号信箱就是王家河的油库

二号信箱也在王家河,如今的东风机械厂

三号信箱在金锁乡的何家坊

四号信箱就是国营762厂,是后来的如意电视机厂,在马勺沟

五号信箱在北关铝厂沟里面

六号在半截沟804库和805库

七号、八号信箱都在王家河山上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里,还有一个叫何家坊的小山沟,这里曾经是我国60年代一个生产半自动步枪的三线军工厂— — 陕西跃进机械厂,国字番号977厂(又名铜川3号信箱),后曾用名:西北耐火材料厂。这里于1965年建成,与762厂(新源机械厂)一样,是第一批被援建的三线军工厂,由于当时军工单位保密性极强,虽然这里距离762厂不到十公里,但是却有很少的762人知道977厂是做什么的,不禁让人赞叹那个年代工人师傅们的超强的自律性和极高的思想觉悟,这也是现在青年人非常缺的个人优秀品质。1984年国家政策更改,由于“靠山、分散、进洞”的原则,企业选址不少选在不利生产的地区,且由于缺乏论证,上马过急,三线建设企业造成严重浪费是个不争的事实。同年,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开始,对有问题的企业分别“关、停、并、转、迁”,977厂解散。(此处所提“解散”,实则把977厂拆成若干份,分几批转向祖国各地,当日与977厂一名知情厂子弟聊天,977厂的职工极其家属分别被迁往咸阳武功,咸阳礼泉,西安郊区,以及省外某地,(此说法有待证实,如有知情者请与本公众号联系)联想当年762厂的搬迁,我们还算幸运的,最起码所有人还在一起抱团取暖。

       铜川四号信箱(762厂)位于铜川马勺沟,是由北京广播器材厂(761厂)包建的,于1965­1966年进到陕西铜川人烟稀少,偏僻的山沟,重新艰苦创业。挖窑洞,干打垒栖宿安家,克服交通生活和地方病等种种困难,饮水都要从外地运来。为中国的广播和电视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5年整体搬迁到咸阳,现在只剩下一些空旷的厂房和残垣断壁。

762老照片



顺手放入朋友圈,没准您的朋友就需要!

▽三线文化遗产 |  Information 

2021

三线文化遗产

三线精神 永放光芒


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