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 | 失温怎么应对?​

 ldtsg1957 2021-05-27

22日,甘肃一越野马拉松赛因遭遇极端天气发生人员伤亡,引发社会关注。此次事件中, “失温”一词,或许很多人第一次听到,但我们在运动甚至生活中,都会经常遇到。小小的不注意,就可能引发危险。

比如,某天下班途中,你在大雨寒风中骑车回家,衣服淋湿,浑身发抖,你的身体可能就已经“失温”。城市夜跑,你跑下来浑身被汗水浸湿,这时夜里突然刮起了冷风,不及时应对,你也会面临“失温”的危险。

那么,究竟什么是失温?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什么是失温?

简单来说, 失温就是身体产热和保暖的能力长时间小于散热的能力,而导致体温越来越低的现象。失温主要是由环境低温、潮湿引起的,和保暖措施缺失有直接关系,诊断低温症的标准是中心体温低于35°C。

失温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身体产热、保暖的能力与散热的速度。衣物湿寒、体表风冷、饥饿、疲劳、年老体弱等均可引起失温。

失温可分为四个阶段:轻度失温、中度失温、重度失温、致命阶段。

  • 轻度失温(人体核心区温度37~35℃)

身体会感到寒冷,浑身不停颤抖,但是颤抖还处于可控范围,手脚会感到僵硬和麻木,一些细致的手上工作无法完成。

  • 中度失温(人体核心区温度35~33℃)

乏力嗜睡感,反应力下降,手无法完成一些最为基本的动作和工作,走路有可能磕磕绊绊,说话也开始变得吐词不清含含糊糊。

  • 重度失温(人体核心区温度33~30℃)

该阶段就非常危险了,人的意识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因此反而对冷的感觉变得很迟钝,或者说根本感觉不到太冷甚至不觉得冷。从活动能力变差逐步发展为丧失活动能力。

  • 致命阶段(人体核心区温度30℃以下)

从30~27℃,人体基本上处于死亡边缘,全身肌肉僵硬卷曲,脉搏和呼吸微弱难以察觉,丧失意志以至于昏迷。这个时候,外界稍微一点冲击都有可能导致心脏微颤而停止跳动。

面对失温,我们如何应对?

登山专家、资深野外急救讲师 曾山应对失温就像“保护篝火”

今年51岁的美国人曾山,从事户外登山、攀岩等运动30年,目前是成都一家登山培训学校的校长,也是登山运动的专业向导,对户外运动和野外医学都非常熟悉。

曾山说,在户外运动中,会经常面临失温的威胁。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失温的症状,需要立即换掉湿衣,并加厚衣服,最好着冲锋衣、冲锋裤,并盖上保温毯。然后,要让自己进食,吃一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巧克力就是很好的东西。

同时,保持一些轻微的运动,切忌不能坐在地上,尤其是雪地上。最后,最好走到暖和、避风的地方,比如搭建的野外帐篷里。

为此,曾山做了一个详细的比喻。其实面对失温,就像在野外“保护篝火”一样。面对大风大雨,要为篝火搭建“挡风遮雨”的环境,这就像我们面对失温,要多穿衣物保暖一样;其次,要让篝火变旺,就要多加木材,这就像我们面对失温,要尽快进食高热量的食物一样。从“外力”和“内力”两方面,做好应对处理。

同时,曾山支招,户外运动包括徒步时,最好不要穿棉衣。因为棉衣吸汗,会容易降低体温。应该穿人工纤维材质的、易排汗的专业运动衣物。

“野外运动不同于城市运动,敬畏大自然,人们更应该做好充分准备才出发。”曾山说。

四川省田径协会竞赛部部长 李凯户外运动者应普及自救知识

李凯说,失温和中暑两个现象,普遍存在于户外运动中。在城市运动中,其实失温是比较好应对的,只要出现症状立即做好保温措施即可。比如在冬季运动时,大家跑完后就需要赶紧擦干汗液增加衣物。

李凯还呼吁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一定要多学习急救知识,红十字会的和国际AHA(美国心脏协会)的都建议普及。因为在户外运动中,尤其是穿越、徒步这类在山区或者高海拔地区的运动,很多远离医院,车辆通行困难,所以学会自救特别重要。

李凯还表示,户外越野赛和马拉松都是极限运动,大家应该敬畏比赛,敬畏生命,勿当儿戏。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授 王煜生活中遇失温应及时保暖

王煜说,失温就是人产热没有散热快, 通常0到10度的阴雨大风天,最容易造成人体失温。在城市运动中,人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退出比赛或活动。在生活中,人们也会遇到失温,这时应该及时保暖,并赶到可以遮风避雨、暖和的地方进行休息。

王煜认为,在越野、户外运动中,很多遭遇“失温”的人,其实都常年生活在城市等低海拔地区,对于高原气候并不了解。而山地、高原地区尤其是山脊地带,气候千变万化,可能上一秒阳光高照,下一秒就暴雨倾盆狂风大作,甚至出现冰雹、降雪等极端天气。所以,在越野跑、山地马拉松等赛事中,主办方都会为参与者准备冲锋衣、保暖衣、保温毯、能量食品、高反药物、止痛药等物品,每一件都能提高自救概率。

国际野外医学协会总经理、资深野外急救讲师 孙灵敏失温后千万不能睡觉

孙灵敏说,人的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左右,当遇到寒冷环境时,身体会采取一些措施保护胸腹部的核心体温,比如出现颤抖,体表血液优先回收到核心区,关闭四肢等部位的一些血管,防止热量通过血管向外散发,缩小损失能量的体表面积。一旦失温严重,结果可能导致丧生。这是人体面对寒冷出现的非自主反应。

出现失温以后,当身体持续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抖时,切记不要进行大量的剧烈运动。有人以为热身运动可以产生热量,但当失温的时候做运动,身体还会再损失一些热量,然后才会慢慢恢复,这叫做“后降效应”,这样有可以导致昏迷。如果陷入昏迷,人体神经会停止作用,身体不再颤抖,体温就会停滞,甚至会越来越低。

所以,如果在户外遇到这种情况,要换掉湿衣服,用救生毯等物品把自己裹起来,继续努力颤抖,神志清醒的时候尽快吃高能量的食物,防止出现“后降效应”。这时不能完全停止活动,尤其不能睡觉。

如果失温发展到重度,意识出现模糊,大脑无法指挥身体,依靠自身能力就很难恢复了,需要尽快进行急救。

● ● ●

户外比赛的终点不是完赛,而是平安回家。

生命在于运动,而生命也只有一次。双儿希望大家在进行体育活动、户外运动尤其是越野赛事的时候,一定要备足功课,做足准备,量力而行,在正确时候做出正确选择。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