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校白中,心中永远的圣地!

 新用户06868399 2021-05-28

第 1549 期

作者|殷煌文  编辑|王成海


白音察干中学一九六零年建校,至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学校在短短六年的时间就形成了良好的校风,这种校风不像现在有许多学校刻在碑上,贴在墙上,刻意而为之,而是顺时而为自然而然形成的,这种良好的校风是生活学习在其中的师生时时感受到的,并自觉地践行之,我以当年一名白中学习生活的亲历者,从五个方面分述。


一、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


白中从建校以来尊师爱生蔚然成风,尊其师才能亲其道,并且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尊师与爱生是师生相处最和谐的关系。当时白中的老师虽然学历大多是专科或中专,但老师们对待教学十分认真负责,每天晚上办公室灯光明亮,在煤油罩子灯下认真批改作业,一题一字不漏,细心批阅,数学老师对作业中的小数点不清晰,数字连笔难辨都按错题。语文老师每两周一次的作文都精批细改,错字、病句、标点符号都要一一指正,除了批改作业还要把第二天的课备好,写好教案。上课时老师们都提前站在教室门口,铃声一响立即进入教室,上课的礼仪庄严郑重,讲课的清晰,板书的认真,深思熟虑启发性有深度的提问,细致耐心的释疑解惑,他们对教学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张显了他们学为人师,身为世范的人格魅力。记得当年孟政老师讲对数内容时,有一个难点自己觉得没有给学生讲得十分清楚,自习课上他又给重讲了一遍,直到使所有的学生彻底明白弄懂。老师的爱生不仅表现在教学上更表现在思想和生活上,刘校长从享受助学金困难学生的一双新买的布鞋上发现其不够节俭的思想,李培禄老师从食堂洒饭注意到不珍惜粮食的思想,有请病假的同学,班主住一定要去宿舍探望问询,郝玉玺老师了解到朱天龙同学的家庭困难,及时上报了学校为他申请助学金,使他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值周老师风雨无阻,每晚必到各宿舍查寝,尤其是冬天一定入室查看炉火,生怕煤气中毒,校医李润每天第一节课一定背上药箱查寝,发现有生病的同学给打针送药并给订上病号饭。当年的白中从校长、老师到工勤人员都对学生充满爱心,赢得了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敬。当年在校外路遇老师,学生一定恭恭敬敬地脱帽行鞠躬礼,老师也一定点头还礼,几年来从未发现学生对老师无礼的表现。当年那种尊师爱生充满温情的画面至今回忆起来也十分温馨。


二、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的良好风气。


白中是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最困难的一九六
O年建校的。校舍简陋物资短缺,政治课上贾理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建校初始的艰辛,没有过冬的蔬菜,学校就和高家地生产队商量,让学生给生产队起甜菜,甜菜叶子给学校,学生们把甜菜叶子背回来,放在宿舍顶上,甜菜叶子不怕冻,冬天食堂师傅把甜菜叶子抖一抖,把叶子上的油汗扫一扫,切碎放锅里一煮,加上一把盐,就是学生和老师们吃的菜了,山药也没有。教室和宿舍当年建成没干透,六○年的冬天分外寒冷,学校煤炭不充足,尽是面煤,炉火不旺,室内寒气逼人,上课人们呼出的气在水泥黑板上结成一层薄冰,老师讲课粉笔在黑板上打滑写不成字,墨水瓶里也结了冰,同学们上课时穿着皮袄毡疙瘩,晚上睡觉不敢脱衣服,戴着皮帽子,早上起来被子上结了一层霜,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师生们仍然坚持教学。


我们六三年秋季入学。学校的条件较建校初大为改观,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仍在发扬光大。为改善办学条件。师生一起劳动种菜园,种校田,养羊养牛,建菜窖,建厕所,掏厕所……学校的一切劳动都由师生完成,学校黑板擦扫帚都由学生动手制作,热爱劳动是每个师生的必修课。当年白中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己蔚然成风。


undefined三、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的的良好风气。

在白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当年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六三年以后学校食堂的伙食比前几年大有改观,但我们当年正值年轻长身体的时候,当时感觉最深最难受的就是在学校永远吃不饱,当时学生的粮食定量是
34斤,每天一斤一两,学校常年是两顿饭,中午饭一般是六两,晚饭是半斤,莜面居多,一般中午是稀饭块垒,下干是莜面窝窝烩菜,烩菜一人一大勺,根本吃不饱,有时中午是馒头,吃时干吃一半,泡水一半,膨胀了的馒头暂时可以哄哄肚皮,因为吃不饱同学们每次同家取面取钱时,家长从自己口中节省下的口粮中炒上五六斤炒面,给孩子带到学校做干粮,一个人带来的干粮也成了全寝室人的干粮,晚自习后熄灯前肚子饿了,有炒面的同学把干粮口袋拿出来共享,你一把他一把冲上一碗炒面糊糊压压饥,三两天就吃光了,别的同学拿来干粮也是这样共享。


有一年朱天龙同学病了,家庭生活又十分困难,班委会就发动全班同学捐款,你三角我五角共捐了二十多元,帮助他治好了病度过难关,又回校继续学习。同学们中有人头疼脑热感冒肚子疼,同学们都帮忙请医买药,打病号饭。有一年我重感冒头疼,我们班另外三名同学也有同样症状,刘校长请来防疫站的医生来诊断,怕是流脑,确诊不是流脑是重感冒,当时我们怕受风复感,不敢出宿舍门,同学们不怕传染,有的给打水打饭,有的给倒小便,甚是令人感动。冬天有的同学被褥单薄,有的较厚两个同学就钻到一个被窝里,有的同学有皮盖就把皮盖两人伙盖,同学们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在学习上也互相帮助,学习好的帮助差的,释疑解惑从不嫌麻烦,思想进步的帮助后进的,劳动中大同学勇挑重担,重活累活抢着干。就在这种团结互助的氛围中,同学们一起成长进步,一起克服困难,结下了纯真的同学情谊,当年同学之间的感情真如亲兄弟姐妹一般,虽然毕业分手五十多年,但这种情谊一直珍藏在每个同学的心中,至今念念不忘,伴随终生,近年来频繁的同学聚会就是明证。


四、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良好风气。


白中三年学习生活深深感受到学校领导、老师及工勤人员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至于学习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前文中已经淡过,这里我着重从生活方面来谈谈学校为学生的服务和保障情况。当年白中绝大部分是住校生,七个班三百多住校生,食堂吃饭问题历来是每所学校产生矛盾最大的难题,但我们在校期间,学校的伙食一年比一年好,学校自力更生种菜养畜,夏天菠菜、白菜、韭菜,冬天山药、圆白菜、萝卜供应不断,冬天食堂师傅们把山药切成薄片和上圆白菜粉条,再加上少量的羊肉荤腥,烩成香喷喷的大烩菜。每周改善一次伙食,或油饼,或花卷,或炸糕。夏天天长,早上为学生熬一两小米的稠粥作早点。七月学生毕业,学校要组织全校师生会餐,杀上几口自养的肥猪,食堂师傅做成爬肉条,小烧肉肉丸子,再炒上几个菜,拌上几个凉菜,每桌十几个菜,老师为学生端菜端饭,甚是红火热闹。伙食管理员赵占裕老师经常征求各班生活委员的意见,组织炊事员学习毛著,做好食堂的服务工作,几年从未发生学生因为伙食问题而闹事的。


在生活服务方面校医李润作出的贡献最大,很遗憾在我的老师们中把他遗漏掉了,这里着重讲讲李老师所做的工作,当年同学们身上都生有虱子,隔两三个星期李老师就把浸过敌百虫药水的粉笔分发到各个宿舍,同学们把这种粉笔涂抹到衣服里子的缝隙里杀灭了虱子。每年春天流行病发生时期,李老师用草药熬成药水,放在食堂里,让同学们饭前每人喝上一勺子来预防流行病,吃过饭,食堂门外放着两大盆紫色的药水,让同学们洗一下碗筷,起消毒作用。每星期六下午全校大扫除,将寝室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三年来全校未发生传染病和流行病。从六四年开始李老师每年给全校学生做一次体格检查,建立了健康档案。学校对学生周到的服务受到同学们赞誉,学校的人文关怀使同学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当年白中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好风气至今令人怀念。


undefined五、学生自治自律的好风气。

白中的学习生活中,感受最深的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的自律自治,学生的自律表现在同学们都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更没有违法行为,这当然得益于学校的思想教育和当时良好的社会风气,这里我着重谈学生的自治,当年学生的自治是由学生会和各班的班委会团支部来做工作完成的,学校里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比如看电影,都是由学生会文体部长通知各班的文体委员,届时各班文体委员按班级顺序整队出发。五四青年节校团委和各班团支部组织开展活动,六四年的六一节团委就组织全校学生到阿贵庙旅游了一次,当年的阿贵庙虽然有些破败,但庙宇殿堂建筑结构气势宏伟庄严辉煌,山上树木森森风景优美。当年的新年联欢晚会,平日的篮球比赛,星期六卫生大扫除,出黑板报,都是由学生会文体劳动部长布置任务,督促检查,组织评比,公布成绩。学生会的主席和部长都是由各班推选,学校领导挑选批准。白中三年,先后的学生会正副主席有贾存明、高杰、邢振杰、范存禄、温靖、张振业,学生会的主席、部长在同学们中的威信很高,不亚于老师。各班的班委会和团支部在班级管理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当年班主任老师的许多工作都是由班干部和团干部协助完成,不必班主任老师亲劳亲为,班干部各司其职,学校有什么活动劳动任务等,他们就可以布置落实按部就班井井有条地完成了。这种自律自治的风气,养成了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自觉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管理完成自己的一切事务的好习惯。学生自律行为的养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决定了他事业和成就。


毕业离开白音察干中学五十三年了,母校给我知识的传授,思想的熏陶,品德的养成,为我后来人生道路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成长进步的每一点成绩都与其息息相关,时间愈久对母校的怀念愈深,母校白中我心中永远的圣地!


【后记】
二零一零年告别四十年的讲台,退休后百无聊赖,经常回忆少年青年时代的人和事,在将要健忘之前,将其记录下来,慰藉寂寞的心灵。白中岁月中实录了当时的人与事,因年代久远错处难免,祈望白中学友指正,不胜感谢。

平台精选官场小说阅读区,点开即看:

官场红人

市长之死

权力的较量

官场博弈

一号首长

官道天骄

职场红颜

天道官路

问鼎官路

仕途无悔

官场争锋

她爱了他二十年,可现在,她就要撑不下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