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香、郁金。

 书香中医专科馆 2021-05-28

 咽喉干燥、发痒,痒则咳,咳则呛,持续不断,越咳越痒,越痒越咳,形成恶性循环。荆芥10g,防风10g,桔梗10g,甘草6g,薄荷10g,僵蚕10g,蝉衣10g,紫苏叶10g,木蝴蝶1

2018-12-18  

桔梗10g   荆芥10g  冬花10g  百部10g   陈皮8g    甘草6g    蝉蜕6g   射干10g  

甘草3g    生姜3  防风6g   白术10g黄芪15g   茯苓20g   半夏12g

咽喉发痒即咳嗽  咯痰不爽,痰稀薄色白,怕冷者效果很好

颠倒木金散:木香、郁金。

气、血、热饮、老痰之胸痛。

治咽喉干燥,越咳越痒。越痒越咳。

荆芥10g,防风10g,桔梗10g,甘草6g,薄荷10g,僵蚕10g,蝉衣10g,紫苏叶10g,木蝴蝶10g

共九味。

颠倒木金散
【处方】 木香、郁金。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气、血、热饮、老痰之胸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老酒调下。
虚者,加人参;气郁痛者,以倍木香君之;血郁痛者,以倍郁金君之。
【摘录】 《金鉴》卷四十三

  治咽喉干燥,越咳越痒。

症状:

咽喉干燥、发痒,痒则咳,咳则呛,持续不断,越咳越痒,越痒越咳,形成恶性循环

用药:

荆芥10g,防风10g,桔梗10g,甘草6g,薄荷10g,僵蚕10g,蝉衣10g,紫苏叶10g,木蝴蝶10g

共九味。

用法:

上药用2000ml水浸泡40分钟,煎汤,第一次40分钟,弊出,第二次煎30分钟左右,弊出,两次弊出汤药合二为一再煎至300-400ml,每付一天,一天两次,150-200ml/次。

释义:

荆芥、防风宣肺祛风,桔梗、甘草祛痰清火,薄荷、僵蚕祛风解痉,加蝉衣助僵蚕祛风解痉,加紫苏叶、木蝴蝶疏肝和胃、宣肺利咽。

干咳咽痒?咳嗽老不好主要有8种病因!(附用药方案)

实际上咳嗽老是不好,吃了各种止咳药,甚至打了针也屡屡无效,大多是用错了方法!咳嗽也分好多种类型,只有对症下药才有效。

引起咳嗽的8个常见病因

1、病毒引起的咳嗽

症状:也就是感冒。

原因:身体感染病毒后,引发咳嗽是很正常的。由于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

治疗:口服止咳糖浆,以促进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如果还同时伴随有鼻窦炎,可搭配类固醇喷鼻剂。

2、哮喘

症状:慢性咳嗽,主要是夜里咳嗽不止,有时会气喘和呼吸急促。

原因:夜里咳嗽不止通常是哮喘的第一迹象,特别是儿童。同时,咳嗽也是哮喘恶化或者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标志。

治疗:原则和典型哮喘一样,主要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口服茶碱类药物或β2受体兴奋剂。

3、胃灼热

症状:在饭后或者夜里醒来时的干咳,嘴巴中常伴随一股酸味。

原因:胃灼热或者胃酸倒流,都会刺激咽喉,引发咳嗽。通常是由暴饮暴食引起。

治疗:可口服雷尼替丁,减少胃酸分泌。需叮嘱顾客睡前两小时不要吃东西,躺卧时垫一个枕头,都可以帮助防止胃酸回流。

4、胸部感染

症状:干咳、有绿痰,再加上感冒后发烧。

原因:胸部感染或者急性支气管炎都会引起咳嗽。

治疗:口服扑热息痛缓解发烧,多喝水。

5、百日咳

症状:无法控制的咳嗽,并发出鸡鸣样吸气吼声。

原因:高传染性疾病,百日咳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带菌者为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5岁以下儿童易感性最高。

治疗:口服布洛芬能缓解喉咙疼痛,但婴儿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最高,因此需要密切监控。

6、药物引起的咳嗽

症状:时断时续的干咳,经常在晚上更严重。

原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种控制高血压的药物,会导致20%的患者发生慢性咳嗽。

治疗:如果咳嗽恰好在刚开始服药时发生,建议更换其他降血压药物。

7、吸烟

症状:经常吸烟的人很容易咳嗽。但如果咳嗽变得频繁或者有咳血,需要立即上医院检查。

原因:吸烟会刺激气道引发咳嗽,从长远来看,这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标志,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戒烟。戒烟后94%的咳嗽都会减轻或者完全消除。

8、心脏病

症状:持续咳嗽、喘息,加上疲劳、呼吸急促以及液体潴留。

原因:心脏衰竭时,液体会积聚在肺部,导致持续性咳嗽。

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防止液体堆积,β受体阻滞剂可减缓心率。

治疗干咳的用药方案举例


总咳嗽、吐粘痰?用一味中药泡水就管用!

白茅根茶:

准备白茅根4克,放入保温杯,用200毫升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即可饮用。

每日一剂,早晚各冲泡一次即可。

这道药茶,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症见反复咳嗽、咳黄痰,伴有口干、咽痛、舌苔发黄的人特别有效。尤其是因为常年吸烟而导致气管出现问题的烟民,更是适合。

白茅根为什么有如此神通?这要从白茅根的药性说起。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白茅根是典型的清热凉血药物。其最大的功用,在于清肺胃之热。而对于绝大部分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而言,肺热不得宣,是主要的致病机理之一。因此,白茅根治疗老慢支十分对症。

另外,白茅根药性比较平和,虽然能清热,但是不会伤胃,虽然能滋润,但是不会粘滞,虽然能凉血,但是不会伤阳。因此,它适合我们普通人日常服用。

除了上面所说的白茅根之外,下面这些药茶配方,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嗽、黄痰、燥热症有效:

1、荆芥茶:

绿茶5克,荆芥穗3克,蜂蜜适量。

将荆芥穗捣碎,和绿茶一同装入纱布袋,放入保温杯中。加入250毫升沸水,冲泡10分钟之后,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

每日一剂,可以反复冲泡3次。

方中荆芥穗有清肺、止咳、消炎、化痰之效。

2、杏仁茶:

苦杏仁和冰糖各5克。将苦杏仁和冰糖一起捣碎,装入纱布袋,放入保温杯中。冲入250毫升沸水,泡10分钟之后饮用。

每日一剂,早晚各冲泡1次。

方中苦杏仁可以降气化痰、镇咳平喘,润肠通便。冰糖则有润肺功能。

提示:由于每一个人的体质及情况是不一样的,没有一种药方能够适合所有的人应用,更没有一种药方能够对所有的人都有效果,为了安全起见,非专业人士,使用以上药方时,最好在你本地专业医师的辩证指导下使用。

 

 


江尔逊老先生的金沸草散治咳专方

典型病例:

女患,26岁,1992年10月13日初诊。

患者3个月前淋雨受凉,鼻塞流清涕,恶寒,周身酸痛,咳嗽痰多。服荆防败毒散合杏苏散2剂,诸症显著减轻,惟咳嗽不减。因图速效,改用西药,口服病毒灵、氯化铵合剂、麦迪霉素,肌注青霉素3天,不效;又配合输液7天,亦少效。不得已复用中药,先后更医4人,服药20余剂,大多为止咳化痰之品,并配服中成药如祛痰止咳冲剂、蛇胆川贝液、痰咳净、鲜竹沥等,仍然咳嗽不止。

现症:咽喉发痒,咳嗽频频,早晚尤甚,痰少难咯,稍感气紧,时而呛咳;舌质偏淡,苔白(中根部略厚),脉细带滑。查血、胸透及拍片均未见异常。

辨证论治:

[老师]在肺系疾病中,咳嗽最为常见,但棘手者亦不少。俗云“名医不治咳喘”,是怕治不好而有损声誉。此虽有寡过之嫌,却也是阅历之言。因为有的病人总以为咳嗽都是小毛病,你连咳嗽都治不好,还治得好“大病”吗?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而时至今日,犹不敢保其“十全”,此中甘苦事,得失寸心知!

[学生甲]咳嗽若迁延失治,有时就很难理清头绪。如本例外感咳嗽,迭用中西药物乏效,迁延3个月,很容易诊断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老师]从病史看,初为风寒感冒兼咳嗽,服荆防败毒散合杏苏散2剂后,风寒表症显著减轻,惟咳嗽不减。

此时若撤去辛温发散,而以宣疏肃降为主,辅以化痰止咳,可能会很快好转。但病人止咳心切,改用西药稀释痰液、抗菌消炎,及复用中药专事止咳化痰等,均失于宣疏肃降以逐邪外出,致令风邪恋肺,而迁延缠绵。

再从现症看,咽痒则咳,气紧呛咳,痰少难咯,苔白,脉细带滑等,亦是“风邪恋肺、肺失宣肃”之象。治之者宜遵“咳无止法”及“不止咳而咳自止”之古训,无论病程久暂,皆宜以宣疏肃降为主。

若但见病程较长便套用“久咳多虚”、“久咳多内伤”,则误诊误治矣。

此虽迁延3个月,仍属风邪恋肺,肺失宣肃之证。

予疏散风寒、宣肃肺气之金沸草散加减:

旋复花10g(包煎),白芍12g,生甘草5g,荆芥15g,苏叶10g,前胡10g,法半夏10g,杏仁10g,白芥子10g,桔梗10g。2剂。

二诊:咽痒消失,咳嗽大减,咯痰爽利。

上方合止嗽散加减:旋复花10g(包煎),白芍12g,生甘草5g,荆芥10g,桔梗10g,炙紫菀15g,炙百部10g,前胡10g,杏仁10g,仙鹤草30g。 3剂。

三诊:白天已不咳嗽,唯夜间偶尔咳几声。

转用民间验方“止咳十一味”善后:

当归,川芎,法半夏,茯苓,陈皮,生甘草,桑皮,青皮,杏仁,五味子(捣碎),川贝母(轧细吞服)。2剂,未服完而咳止。

思辨解惑:

[学生乙]据我所知,中医高校内科学教材所载的治疗风寒咳嗽的首选方,二版教材为金沸草散,五版教材则罗列杏苏散、三拗汤、止嗽散等,有点令人无所适从。老师何以独选金沸草散呢?

[老师]一种治法可以统率很多首方剂,这就给初涉临床者带来了困惑:到底哪一首是高效方?有人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并非每一条都是捷径呀!

据我临床验证,以上诸方化裁恰当,虽皆可治疗风寒咳嗽,但是疗效有所差别,而以金沸草散疗效最佳。

[学生乙]为什么呢?

[老师]金沸草散与其余诸方一样,体现了疏风散寒、宣肃肺气的治法,而其特异性在于金沸草(现代多用旋复花)、白芍、甘草3味药的关键性作用。

古今阐释旋复花者,大多以为其只有消痰降气之功,是囿于“诸花皆升,旋复独降”之谚。不可否认,旋复花肃肺降气、豁痰蠲饮之功是颇宏的(病人服后往往有胸膈滞气下降之感)。

但其不可埋没的功效还有:其味辛,辛者能散能横行,而能宣散肺气达于皮毛,一降一宣,便可恢复肺主制节之权;其味咸,咸者入肾,而能纳气下行以归根,使胃中的痰涎或水饮息息下行而从浊道出,不复上逆犯肺,便可恢复肺的清虚功能态。

可见旋复花一味药之功,竟可使肺胃肾三脏戴泽,上中下三焦通利。

而白芍配甘草为“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能滋养肺津,舒缓肺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故用本方时,诸药均可损益,唯旋复花、白芍、甘草3味为不可挪移之品。

[学生丙]老师是怎样悟出此中奥妙的呢?

[老师]这全是江尔逊老中医传授的。江老早年体弱,经常咳嗽,每用止嗽散、杏苏散、六安煎等取效。但有一次咳嗽,遍用历验诸方,毫无寸效。咳嗽频频,咽喉发痒,痒心咳嗽,迁延旬余。

他查阅方书,见陈修园《医学从众录》中说,“轻则六安煎,重则金沸草散”。便试服1剂,咳嗽、喉痒即止。他感到惊异,便用于别人,亦收捷效。几十年来,江老治疗咳嗽,无论新久,亦无论表里寒热虚实,都喜用本方化裁。有的病人咳嗽缠绵2—3个月,几乎遍用中西药物乏效,服本方数剂而安。以致病人间辗转传抄本方,竟亦屡有霍然而愈者。

[学生丁]但古医书上有两个金沸草散。一见于《南阳活人书》,由金沸草、前胡、荆芥、细辛、茯苓、生姜、大枣、甘草组成;一见于《和剂局方》,方中无茯苓、细辛,而添麻黄、白芍。此外《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旋复花汤,又在《和剂局方》金沸草散的基础上添加杏仁、茯苓、五味子。不知江老临床用的是哪一个金沸草散?

[老师]江老使用金沸草散,并不拘守某一方,而是综合取舍三方,以及随证合用六安煎(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和桔梗汤(桔梗、甘草)。

学问之道,贵与年俱进。江老使用本方几十年,积累了—整套行之有效的加减方法,有的加减方法还方中寓方,大大地拓宽了本方的适用范围。

如乍寒乍热,加柴胡、黄芩(小柴胡汤意);高热气喘,加麻黄、生石膏(麻杏石甘汤意);发热咽痛,加银花、连翘、射干(银翘散意);痰多稠粘,加浙贝母、瓜蒌仁(贝母瓜蒌散意);哮喘痰鸣,加苏子、葶苈子(葶苈大枣泻肺汤意);发热恶风、自汗,加桂枝、厚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意);久咳不止,加紫菀、百部、枇杷叶(止嗽散意);体虚易感冒,加黄芪、白术、防风(玉屏风散意);脾虚食少或便溏,加党参、白术(六君子汤意);痰涎清稀,头眩,心下满,加桂枝、白术(苓桂术甘汤意)。

[学生甲]金沸草散的化裁方法这样多,表里寒热虚实都有,初涉临床者很难全面掌握使用,能否化繁为简,使之简捷实用呢?

[老师]其实江老的化裁方法还不止这些,有的是为失治或误治而设,也有照顾体质的;且均从临床实践中来,又能有效地重复使用。

所以我认为,与其削足适履地“化繁为简”,倒不如扎扎实实地把好风寒咳嗽这一关。大家知道,咳嗽一证,外感居多;外感咳嗽,风寒居多。而治疗风寒咳嗽,倘能恰当地遣选疏散风寒、宣肃肺气的方药,多能迅速获效。今人有谓“截断”者,亦是此意。果真如此,金沸草散的那么多化裁方法还有多少用武之地呢?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江老曾秉笔直书道:有一见发热(或体温升高)便断为“风热”或“痰热”,而直用桑菊或银翘辈,或径用清热化痰药及抗生素;有因喉痒或痰少难咯便认作“风燥”或“阴伤”而恣用润燥或养阴方药;有因久咳不止便认作虚咳,而屡进补益药物者。凡此皆因失于及时疏散、宣肃,而致咳嗽迁延缠绵,甚则转成劳嗽。张景岳亦曾愤激而言,“俗云伤风不愈变成劳,夫伤风岂能成劳”?

[学生乙]金沸草散化裁治疗外感咳嗽,其治愈率大约有多少?

[老师]80%以上。

[学生乙]治不好的改用什么方药呢?

[老师]据我临床观察,服本方疗效欠佳者,约有三种情形:一是旋复花的药味苦涩难咽,有的病人服后易呕逆,因惧呕而不能竟剂;二是有的病人愈后几天又复咳(症状较轻);三是有的病人总是遗留一个咳嗽“尾巴”偶尔咳嗽几声,如本例便属之。

谚曰:“甘瓜苦蒂,物无全美”,世上岂有“十全”之方药?我的处理方法是:服之易呕逆者,可嘱其少量频服;若仍呕而惧服者,则改用陈士铎的舒肺汤(桂枝、苏叶、桔梗、甘草、茯苓、天花粉)合六安煎。若愈后几天复咳者,可继服柴胡桂枝汤加炙紫菀、蝉衣、木蝴蝶。若遗留咳嗽“尾巴”者,则继服“止咳十—味” (本案三诊方),此方流传在民间,原治肺结核咳嗽。20余年前我偶然移治1例外感咳嗽,外症已解,咳减而旬余不止者,1剂咳止。尔后治验渐多,便作为外感咳嗽的“扫尾方”来使用。本方药味十分平淡,但组合离奇,很难强为之诠解。

还须说明的是,极少数外感咳嗽病人,初服金沸草散化裁,咳嗽虽减,但继服“止咳十一味”后,却不能扫尾,渐渐干咳无痰,夜间加重,舌净无苔。此时可试用我拟的“顽咳方”:玄参15g,麦冬15g,五味子6g,生甘草6g,桔梗10g,仙鹤草30g,炙紫菀30g,桃仁10g,红花6g,芦根30g,生牡蛎30g。若个别病人服本方2剂后,干咳减轻而不止者,可与清燥救肺汤交替服用,以收全功。

[本文来源:《丁香园》,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2014)编校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