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 八卦、太极及道与数形、数模

 心华生命 2021-05-28

黄金右旋太极   太极1   

   图十                                           图十一

按照上述思路,把椎体以黄金比例来计算,以1°为准,每一层递增1.618倍。取10层为观察对象,第10层运转了122.96度。把每一层的终点连线,会得到一组黄金螺旋。观察10层以内的圆形,最终在第10层出现了和数列螺旋、阿基米德螺旋最类似的图形(图十、十一)。

通过上述的观察,这类图形可以在每一层都出现,都会运转,随着自然数的无限,总数可有无限多,但最终可以这样的方式观   

察其变化,古人把这类图形简化为平面,并命名为太极。                

据相关考证,“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道家典籍《庄子·大宗师》:“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庄子在老子之后,道本不可见,不可描述,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是如此认为:“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强,就是勉强取个名来表述。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两种帛书《老子》(称为甲乙本),其原文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在帛书里,大道的根本属性是“恒”,就是永恒。在这两本书中“大”字出现了59次,“恒”字出现了30次。由此可见,“大恒”就是从古本《老子》中概括出来的至真之道。在汉朝时,为了回避刘恒的名字,就都把“恒”字改为“常”字。比如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图十二 

庄子将道之下的有形变化以“太极”来表述,太极是道内涵分化的表述。所道的真实表述更接近于无极。

杨辉三角既是可以描述太极的变化,同样表述的也是大道生化。道生一,这个一就阴仪和阳仪各自分别的表述。一生二,则是对1层到2层的表述,这一层中,1、2、1中的2是概率最高,也是阴阳两仪结合的点。二生三,则是对2层到3层的表述。三生万物,在3层时,其中心会出现一个点,个中心点的功用恰如0层的1,而且是经由0层到2 层的迭代结果新出现的太极。这个太极点会进行类似0层到3层的发展,并在第6层中心再次出现一个新的太极,如是每隔三层出现以此。并且都会延续之前的所有迭代结果,这 样,在杨辉三角中会出现不断嵌套的迭代。如图十二中的绿色、蓝色、红色1, 1、1,1、2、1……的嵌套迭代。同时,在第3层和第4层两侧的3、4、6,如果从0层的角度分析,其也是一种类似0层起步的迭代发展。这样,0层是后面所有层级的起始,3层就是初级基础,后面还6层时的二级基础,9层的三级基础。

20200420083737805                 图十三 分岔示意图

其实,在现实中的系统不完全是杨辉三角的表述,而更多的是符合分形、混沌的。在图十三的3.0处,其实对应的是杨辉三角的0层太极的位,3.4处是第1层生两仪的位,3.57处则是第3层生八卦的位,3.4和3.57之间有一个值是生八卦的位。在这整个过程中,分岔口从开始到后面,会到来得越来越快, 越来越密集。但彼此间的比值始终是一个常数,就是费根鲍姆常数:4.6692…… 所以,在混沌理论的研究中,当其中的值大于3.57时,开始出现周期3开始的倍周期分叉。根据李天岩与约克的定理:“周期3的出现预示着混沌的出现”。在图中也可以看到,3.0确实可以算作3.57后面混沌出现的前奏和起步。而在之后的任何演化发展,都已经无法准确看清楚了,后面的混沌是可以无限放大,但结构都几乎完全类似于现在看到的样子,是无穷尽的迭代嵌套。

面对一个混沌的系统,或者一个混沌的自然宇宙,人类的认知最佳就是找到一个简单的模式,去理解这个系统或自然宇宙。

综上所述,分别来说,八卦从侧面观察理解了杨辉三角的数学含义,并进一步向实用化方向迈出了一步。太极,从杨辉三角表述的锥体底部观察各层及层与层间的状态变化,并作了表述,是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更加完善了从侧面观察衍生的八卦内涵。道,主要从锥体内部来表述迭代发展,是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全都是同一表述对象的不同方面,区别仅仅是抽象一些和更具象化、更易于操作一些。

所有这些,都是自然数与图形的结合,结合中就出现了数列会形成各种集合——模组,比如数列螺旋的阿基米德螺旋、黄金比例螺旋、六组数列螺旋,甚至更大范围内的19模、44模等,不同的模组对应不同的方面,中国古人根据彼此的关系命名,实现了描述自然的自然数的图形化、模组化、文字化。中国人正是通过数形、数模的方式实现了族群对自身、社会、自然天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等)的关系认知,最终以“和谐共存”的最高指导原则,趋利避害地发展了数千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