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志正——清化湿热、温脾和肝法愈久痔便血

 三和行者 2021-05-28
路志正——清化湿热、温脾和肝法愈久痔便血

老年痔疮便血久治不愈,辨证脾肾俱虚、肝气偏旺、湿热下注,以清化湿热、温脾和肝法,内外合治而收功。

崇某,男,61岁。

初诊:1974年12月10日。

主诉:便血1年半。

现病史:患混合痔1年半,经治不愈,便后带鲜血,时心悸气短,体倦乏力,腰痛,脉细稍数,舌质红、白苔上覆淡黄苔。

中医诊断:痔疮、便血,证属脾肾俱虚、阴虚火旺。

西医诊断:混合痔。

治法:益气、凉血、止血法。

方药:党参,黄芪,防风,地榆炭,黄芩,枳壳,阿胶烊化,炙甘草,旱莲草,槐角,荆芥炭,白芍。3剂,水煎服。

二诊(1974年12月16日):

上药效不显,仍下血,四肢欠温,舌质淡,苔白滑,脉弦。再以温阳摄血法。

方药:阿胶烊化,炒杜仲,炙甘草,白术,附片先煎,艾叶炭,熟地,黄芪,当归,仙鹤草,黄芩炭,伏龙肝,白芍,三七粉分冲,3剂,水煎服。

三诊(1974年12月19日):

上药无效,仍下血不止,舌质黯,苔根部上覆淡黄苔,脉右弦、左稍弱。辨证湿热下注,治以清泻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

1、内服方:败酱草15g,炒槐花9g,淡附片先煎3g,干地黄、白芍各12g,炒地榆、乌梅炭、地锦草各9g,秦皮6g,伏龙肝先煎代水60g。3剂,水煎服。

2、外洗方:苦参15g,马鞭草24g,芒硝60g,桃仁15g,白矾6g。3剂,水煎熏洗。

四诊(1974年12月26日):

药后奏效,2天未下血,舌中苔黄腻,两边少苔且滑,脉沉细。再按上方各3剂,用法同前。后按本方加减数剂而愈。

按:本案系老年男性,患混合痔便血1年半余,久治不愈,耗伤气血,加之年迈肾亏,伴发心悸气短、体倦乏力、腰痛等症;舌质红、苔白微黄,为热邪内蕴之象。初始辨证“脾肾俱虚,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血不归经”,采用益气、凉血、止血法,仿归脾汤合槐角丸意加减;用药3剂后,又见四肢欠温,脉弦,舌质淡,苔白滑,呈现寒湿内盛、抑遏阳气之证候,遂转用温阳摄血法,黄土汤化裁。然而,继服药3剂,便血仍未控制。路师毫无气馁,更加细腻详察明辨,当再次观察到舌根部覆淡黄苔,舌质黯,脉右弦、左弱,恍然悟出:患者因久病失血脾肾俱虚,然其表象背后或始动病因,乃肝气偏旺,湿热下注,蕴瘀肛肠。因经二诊使用温阳摄血黄土汤,阳虚寒湿之象渐缓,路师继以黄土汤、乌梅败酱汤(路氏经验方)、槐角丸意化裁,加强清泻湿热、凉血止血之功。方中以败酱草辛苦微寒,功善清热解毒化湿、凉血化瘀排脓,为主药;辅以炒槐花、炒地榆、地锦草、秦皮,清肠泻肝祛湿、凉血止血;佐以淡附片、伏龙肝温阳化湿止血,干地黄、白芍养血柔肝;使以乌梅炭,柔肝涩肠止血。此外,配合苦参、马鞭草、芒硝、桃仁、白矾水煎熏洗,加强局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收敛祛湿之效。诸法共奏清化湿热、温脾和肝、消痔止血,终使久痔便血顽疾获愈。路师对于疑难复杂疾病,擅长内服与外用,全身与局部,乃至针灸、食疗、导引等,杂合以治,攻坚克难,百折不挠。其广博的中医各科学识、深厚而娴熟的临证技巧,为吾辈树立了大师楷模。(杨凤珍 郑昭瀛 胡镜清整理)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疗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