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完了蜀国防吴国,防完了吴国攻吴国,司马懿太厉害了!

 品读二十四史 2021-05-28

这个时候的曹魏朝廷之中,不管是从政经验,还是带兵打仗的资历,没有人比得过司马懿了,就算曹爽想限制司马懿,可敌方来入侵这种情况,毕竟不是小事情,搞不好是会引发连锁反应的。

也许曹爽也想过亲自带兵去支援襄樊,可他这方面的经验太少了,司马懿之前一直在西边对付蜀国,最近又刚刚平定了辽东,算来算去,带兵打仗还是他最合适了。就这样,在当年的六月份,司马懿带领大军出发了,他们一路南下,去增援樊城。

六月时节,正是南方闷热潮湿的时候,司马懿心里很清楚,魏军将士都是北方人,对这里的气候很难适应,不适合打持久战,于是他率先动手,派出轻骑兵向朱然的吴军发起挑战。

此时的吴军,已经在司马懿赶到之前,攻破了樊城的外城,吴军统帅朱然很了解司马懿的实力,他不敢贸然同对方交手,下令吴军停止攻击,就地坚守,观察司马懿下一步的动作。

司马懿还能怎么做,他这次过来可不是做做样子,就是为了速战速决而来的。司马懿下令,全军暂时休整,挑选出一部分精锐士卒,还特别的把勇敢能冲锋的编成一队,大张旗鼓的要不惜一切力气攻打吴军。

朱然这次来打樊城,是来占便宜的,可不是来玩命的,看到著名的司马懿要跟自己拼命,朱然觉得再这样下去就有点不值了,他传下命令去,吴军连夜就撤退了。朱然虽然走了,可司马懿并不想就这么便宜了他,于是魏军一路追击,在荆州、豫州和扬州的交界处赶上了吴军,给对方一阵毒打,等战场平静下来之后,吴军留下了上万具尸体,船舰等物资那损失的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朱然这一路被击退了,全琮的那一路也没讨到多少便宜。全琮最早在芍陂同魏将王凌交战的时候,还是占了先机的,以一股不可抵挡的气势压制住了魏军,后来孙礼前来支援王凌,两军这么一联合,全琮就有点抵挡不住了,这形势一改变,魏军就占了上风,眼瞅着全琮的军队就要溃败不堪了,吴军中杀出了顾谭、顾承与张休几员猛将,在他们这股子气势的带领之下,吴军奋力反击,非但止住了颓势,还逼得王凌退兵。虽然弄成了这样,可全琮心里也清楚,吴军已经没有能力拿下此处了,芍陂之战也就此收场。

除了樊城的之外的惨败,芍陂之战的近似平手,进攻六安和柤中吴军也没有得到明显的实惠,孙权的这次四路大军北伐,落得个无功而返。魏国之所以没有吃到亏,很显然都是司马懿力主增援的结果,曹芳下令,增加了司马懿两个县的封邑,司马家族有十一个子弟被封为列侯。从此以后,司马懿的威望更高了,可他心里清楚,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只能招来曹爽等人的忌恨,所以他行事更加的小心,待人更加的谦虚恭敬。

接下去的公元242年,司马懿向朝廷上了一份奏疏,希望修建广漕渠,引水进入南方的汴河,而后把属于魏国的东南方各个大型湖泊都进行疏通,这样有利于魏国和吴国的边境的粮食生产,可以在淮北一带大规模的屯田,为日后讨伐东吴做好粮食储备工作,这的确是一件正确的事情,朝廷自然是欣然应允了。

魏国之所以在南方屯田,那是针对吴国的,孙权这些年时不时的就搞一次北伐,对于魏国的心思,自然也是非常清楚,他就派大将诸葛恪屯兵在两国边界的宛城,这就让魏国的南方地带十分的不自在。

针对这种情况,司马懿再次上书,要求亲自率兵去攻打诸葛恪,最少也要把他赶走。这一次朝廷中又发出了反对声音,是不是曹爽指使的不知道,反正说的似乎还挺有道理的。他们认为,诸葛恪驻守在宛城,那里城池坚固,而且粮草充足,魏军从北到南属于孤军深入,万一吴国的救兵赶到,后面就不好收场了。

司马懿依旧很冷峻的反驳了这种观点。吴军最擅长的是水战,我们趁着天冷的时候出兵,那时候湖水正浅,不适合船舶行使,吴国要想派救兵,就要从陆地进军,吴国的陆军我就不怕了。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43年的九月,司马懿再次带兵出征了,等魏军刚刚走到舒城的时候,就得到一个消息,诸葛恪听说司马懿前来讨伐,就放弃了反抗,他烧毁了囤积的粮草,放弃宛城撤军回去了。

既然来了一趟,司马懿也不能白来,他就在淮北一带巡视了屯田的情况,还在此处提拔一个人才,那就是农家子弟出身的邓艾,让他主持屯田工作。这里还要再多说一句,其实最早提出在淮北一带屯田的,正是这个邓艾。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一部,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汉武帝登基!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二部,汉武帝绚烂夺目的一生!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三部,从霍光到王莽,两代权臣下的西汉!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四部,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之路!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五部,从汉明帝到黄巾军起义!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六部,从黄巾军起义到官渡之战!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七部,从官渡之战到曹丕、刘备称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