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说三国:二五一 四路伐魏

 秦时汉唐 2022-07-17 发布于重庆

吴赤乌四年(241年)春,吴国准备发兵伐魏。

零陵太守殷札进谏,提出倾全国之力,多路进军,一举攻占魏国之计。

他说:“如今上天废弃了曹氏,丧事凶杀不断出现,在猛虎争斗之际,让一个孩子临政。陛下应当亲自统率大军,夺取乱国,征服衰世,倾巢出动荆州、扬州的人力、物力,调查摸清两州的丁壮和老弱人数,让丁壮执戟上阵,老弱转运物资。请蜀汉在西线出兵配合,驻军陇右。命诸葛瑾、朱然率领大军,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出征寿春。陛下御驾亲征,进军淮河以北,攻占青州、徐州。这样,襄阳、寿春被我军围困,长安以西、关中地区的魏军要全力防御蜀军,那么许昌、洛阳的军队势必分散。我们多方牵制,同时进军,民众一定响应。这几处同时交战,魏军只要有一处指挥失当,一旦战败,则三军就会军心涣散。我们正好备马整车,攻陷城邑,乘胜追击,平定华夏。如果我们不出动全部大军,只是象以前一样出动少量部队,则不足以完成大事,容易屡屡败退,民众疲沓,军威消失,时间过去,力量耗竭。这不是上策。”

孙权没有接受这一计策。

四月,吴国出动四路大军,同时进攻魏国。

大都督全琮进击淮南(今安徽淮南市寿县),威北将军诸葛恪攻打六安(今安徽六安市北),车骑将军朱然、孙伦五万人围困樊城(今湖北襄阳市),大将军诸葛瑾、步骘攻柤中(今湖北襄阳市南漳县)。

全琮进军到芍陂(今安徽淮南市寿县南),与魏征东将军王凌对战。

此时正值魏国军队轮休,执勤的士兵又派出去不少,留守的军队没几个人了。

吴军掘开芍陂堤岸,乘势攻击,势不可挡,魏军损失惨重。

魏扬州刺史孙礼与王凌合兵,亲自率领卫兵抵御,与全琮交战,从早晨打到晚上,将士死伤过半。

孙礼在吴军中冲锋陷阵,战马多次被刺伤,依然手执战鼓,奋不顾身,直至敌人退兵。

经过浴血奋战,魏军扭转了局势,吴军转为劣势。

魏军乘胜歼灭了吴中郎将秦晃(一说秦儿)的部队。

吴将顾承(顾邵之子、顾雍之孙)、张休(张昭之子)见魏军攻破营寨,战事不利,便率本部兵马奋力攻击,遏制了魏军的攻势。

魏军受阻,停止进攻,就地扎营。

全琮的儿子全绪、全端同为军中将领,见魏军停下,进而追击,王凌退兵。

这年闰六月初七,由于原车骑将军黄权已于前一年四月去世,王凌被任命为车骑将军。

吴国朝廷事后论功行赏,认为阻住敌军是件大功,逼退敌人的功劳要小些,于是嘉奖张休、顾承为杂号将军,全绪、全端等人只提拔为偏将、裨将。

当时鲁王孙霸深受恩宠,与太子孙和齐名抗衡,太常、兼理尚书事的顾谭(顾承兄长)上疏,要求明辨嫡庶之分,与孙霸交恶。

而全琮之子全寄是孙霸的宾客,因此也与顾谭有隙。

全琮父子对吴朝廷的决定非常不满,怀疑是顾谭搞鬼,很是愤恨,于是对顾谭更加嫉恨。

朱然的五万大军围住樊城,吕据和朱异献计攻破樊城外围,樊城形势岌岌可危。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

朱异童年时与张纯(东吴名臣张敦之子)、张俨(著名学者,文学家张翰之父)三人皆因年幼有文才而知名,长大后因父亲朱桓的军功而担任郎官。

吴嘉禾六年(237年),朱桓称病到建业治疗,孙权升任朱异为骑都尉,代替朱桓掌管军队,朱桓逝世后,朱异继承了嘉兴侯爵位。

魏国荆州刺史胡质轻兵急进,救援樊城。

有部下提醒说:“敌人强盛,不能靠近。”

胡质说:“樊城城墙低矮,守军又少,必须强行进军,尽快增援,不然,樊城就危险了。”

于是率军昼夜兼程,赶抵樊城,逼近吴国的围城部队。

城中守军见援军赶至,军心始安。

太傅司马懿见吴军围困樊城已久,上书曹芳,说:“樊城被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还没解围。柤中十万之多的汉民和夷人,被阻隔在沔水南岸,流离逃亡,无家可归。形势已是万分危急。请求陛下派我亲自率军,前去征讨。”

朝议时,众臣都说:“贼兵远征,围困樊城,月余难下,受挫于坚城之下,已有败退的迹象。还是从长计议吧。”

司马懿说:“军志有之:'将能而御之,此为縻军。不能而任之,此为覆军。’如今边境不宁,民心疑惑,这是国家的大忧患啊。”

六月,司马懿率军救援樊城,曹芳车驾送至津阳城门外。

司马懿认为,南方的夏季酷热潮湿,不宜打持久战,于是派出轻骑挑战。

朱然不敢应战。

司马懿安营扎寨,整顿军备,大张旗鼓发布公告,招募敢死队,作出一副要大举进攻的样子。

这年五月,吴国太子孙登病逝,朝廷发生变故。

此时消息传到樊城,朱然无心再战,连夜遁走。

吴军回师后,朱异被任命为偏将军,吕据亦为偏将军,后入朝补任马闲右部督,升任越骑校尉。

司马懿率军追击,在三州口(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东北白河入汉水处)追上吴军,斩敌万余人,缴获大量物资和战船,得胜而归。

之后,胡质迁任东征将军,假节都督青州、徐州诸军事。

胡质鼓励农耕,令粮仓有多年的储藏,又设置东征台,一方面便于耕作,另一方面则用作军事驻防,又与诸郡通渠,方便船只航行,严防东吴攻击,沿海一片安定。

魏嘉平二年(250年),胡质去世,家里没有什么财产,只有皇帝所赐衣物和书厨。

军师把这些情况报告给魏朝廷,追封他为阳陵亭侯,食邑百户,谥号贞侯,由其子胡威继承爵位。

魏嘉平六年(254年),魏朝廷下诏追思并褒奖徐邈、胡质和田豫三人清正节俭的行为,赐三人家室二千斛谷和三十万钱,并布告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