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约会网红看门人:听单霁翔讲述故宫新事

 昵称75512199 2021-05-28

我是个70分的看门人

五月的紫禁城,朱墙黄瓦,桃红柳绿。5.18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我们随企鹅号踏进故宫,与自称在“世界上最大四合院”看门的院长单霁翔面对面。故宫博物院院长是副部级职位,但对外,单霁翔总说自己就是给故宫“看门”的。从最初的“十重门”危机,到如今因观众冲刺看名画引发的“故宫跑”,从2012年担任第六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至今,单霁翔一次又一次地给舆论制造惊喜:清点藏品,限流参观,让文物和参观者都有尊严;“驱赶”人员,还地于宫,连外国领导人来都得下车进午门;推广文创,红遍网络,从此故宫出品有了“太好易丢”的美名……6年间的变化有目共睹,而他却谦虚地只给自己打70分!单霁翔至今忘不了这样一个画面:少年时,他与小伙伴登山望远,成片四合院的灰色屋顶烘托着故宫的红墙黄瓦,极为壮观,那是他心中真正的古都形象;而现在,他站在自家阳台上放眼望去,高层建筑群的缝隙中,只能隐约可以看到太庙、国子监的金色屋顶……

禁烟禁草禁火又禁车

履新之初有人跟单霁翔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回答:“故宫的古建筑都是木结构的,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都没有。”火可以不放,但他禁烟、禁屋顶有草、禁火还禁车。2013年起故宫禁止机动车穿行开放区域,没想到的是刚实施没多久就遇上“碰瓷儿”的。2013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来访故宫,没想到午门又是一副准备车队开道的阵仗。其实以往外宾、国宾参观故宫都是警车开道直入午门的,可如今故宫明令禁车了啊!百般劝说无效之下,单霁翔干脆大手一挥让员工直接关闭了午门,逼得车队没辙只能停在门口。然后他又故意站在午门门口迎接奥朗德的车队,待人抵达后先是拉着奥朗德和及其女友介绍午门历史,随后又领着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步行穿过午门,腿儿着参观了故宫。事后单霁翔得意道:“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出来,故宫的文化震撼,已经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自此,建国以来的“外宾礼遇”就这样被单霁翔给终结了。

故宫共有9371间房间

单霁翔有一个绰号叫做“布鞋院长”。单霁翔刚刚履新故宫博物院院长,就带着秘书历时5个多月,每天走上四五公里,走坏了20双布鞋,终于摸清了故宫有9371间房。在宫里,单霁翔还忙着给故宫“腾地方”,带领一半员工搬出紫禁城;忙着把私家车全部赶出故宫,把“不合群”的临时建筑拆掉;还得考虑着院内人员的接班情况,退休的人怎么安排,新来的人怎么留住……这种忙从他到故宫的第一天就开始了。2013年3月,单霁翔根据自己“走”出来的体验,组织撰写了《“平安故宫”工程总体方案》提交国务院。一个月后,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故宫家底有多厚?谁是故宫最宝贵的财富?故宫博物院文物很多,但到底有多少藏品,大家都不知道,因为没有系统清理过。如今单霁翔给出了一个清晰的数字,故宫珍贵文物占93.2%,现在这些文物分成32个类别,绘画53000件、碑帖28000件。同时,故宫也是收藏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

紫禁城有块不动产

帝都最便宜的房子在哪?如何在紫禁城里拥有一块不动产?当古老的故宫和最酷炫的互联网技术相遇,六百年紫禁城是如此让人惊艳!“故宫社区”满足了我们的所有幻想。在单霁翔的讲述中,我们来看看一个数字化故宫如何撩得你欲罢不能。“我们完成了'故宫社区’的制作。故宫社区在于不是我讲你听,而是你讲我也听,你对藏品的感受,对展览的意见可以大家一起讨论。你积分多了,我们可以给你在紫禁城批块地,你可以在你的地上盖房子,积分越多,你的房子越大。不用花一分钱,你就可以在紫禁城里获得地皮,获得房子,这是京城最便宜的地,最便宜的房子。”单霁翔认为,一座博物馆要想向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打开尘封的历史,解读经典的文化,就需要用生动的、喜闻乐见的“新方法”来加以表达,采取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传递出社会“正能量”,这些方法恰恰是讲好文物藏品故事的重要元素。

国家宝藏的摩登时代

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如何提高游客的体验感是其一直在探索的方向。受经济条件和技术手段限制,昔日的故宫博物院蒙着神秘的面纱。如今,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设备,一座和紫禁城同样辉煌的“数字故宫”,在虚拟的时空中与观众见面。“我相信,它是全世界最好的数字博物馆。”单霁翔说:“我们创建了数字地图,1200栋古建筑的信息任你了解;有75000件书法可供临摹,机器还会精确打分;很多狭小空间现实中进不去,比如乾隆皇帝的三希堂,只有4.8平方米,但在虚拟现实里,游客可以进入。”故宫真的“火了”。太和殿苍穹伞、“萌萌哒”雍正手机壳、瑞兽跳棋、神骏水果叉等一系列文化衍生品,席卷各销售平台;社交媒体上,故宫官方微博账号坐拥百万粉丝,几只猫、一场初雪,都能轻松成为热门话题,吸引上千万阅读量。

让故宫进入大众生活

1420年,明代的永乐皇帝建成了紫禁城。再过三年,就是故宫的600岁生日。在故宫“看门人”单霁翔的愿景里,人们的日常能与故宫这样亲密接触:清晨起床,先用四方罍样式的茶器泡了壶茶,随手撕下《故宫日历》上过去的一页;中午,你边用故宫筷子吃着饭,边用朝珠耳机听音乐;午后纳凉,你穿上如意凉拖,用“朕亦甚想你”的扇子扇来习习凉风……事实上,上述场景,正通过故宫微博、微信和APP等新媒体方式的呼应,以文创产品的形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一座博物馆,并不在于它有多么雄伟的馆舍,也不在于它有多么丰富的藏品,甚至不在于它有多少观众,而是在于怎样进入公众生活。走出宫门,蓦然回首,夕阳余晖静洒,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光亮之中,更增添了一分柔美秀气。再过两年,壮美的紫禁城将迎来600岁生日,期待那时,我们再度走进这位了不起的中华文化传播者。

【作者】王成,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媒体撰稿人,乐途旅游网超级灵感旅行家。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186126304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