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柯尔克孜族,帕米尔高原上的猎鹰部落,他们有一个4000年的约定

 昵称75512199 2021-05-28

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脉腹地的阿合奇县地处高寒山区。北部天山南脉,南部喀拉铁克山,中间夹着狭长的托什干河谷。河谷山麓地带,夏秋季节水草丰美,为猎鹰准备了足够的兔子、老鼠甚至狐狸等美食。柯尔克孜族人和他们的猎鹰在这里世代生存。今天,库尔曼老人要把手中的第25只猎鹰放归大自然,这是柯尔柯孜人坚守了4000年的铁律。猎鹰七八岁之后,要生儿育女。这时就必须放归让它繁衍后代,这是来自荒野的约定,非如此便不足以生存。从翱翔、捕猎到重返天空,猎鹰凭借猎手作为自己的修炼;从对抗、博弈到成为伙伴,猎手驯化猎鹰作为自己的翅膀。但身在江湖就要懂得舍得与进退,是为天道,各有其实。

身为一个柯尔克孜族男人,拥有三样东西人生才算完美:年轻时有漂亮的老婆,中年时有匹好马,老了有猎鹰相伴。今年67岁的库尔马西.库尔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国家级代表传承人。这三样东西他一样都不少。第一眼见到库尔曼的红腿毛鹰时,它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皮帽子,似乎很深沉,却又让人感到有些滑稽。那是一顶很特别的帽子,名叫“托墨霍”,是特制的鹰帽,款式有点像上了年纪人戴的贝雷帽,还坠着一条长长的彩穗。最特别的地方,是它被戴在猎鹰的头上,将鹰的眼睛也一并遮住了。库尔曼大方地让我和红腿毛鹰合影。我戴上厚厚的马皮手套,红腿毛鹰往我胳膊上一站,足有十几公斤重!我问库尔曼老人:“胳膊上架着这么大的家伙不累吗?”老人听到我的话后开心地笑了。对柯尔克孜族男人来说,没有猎鹰的人生,根本不值得一过。

猎鹰起源于东方,至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柯尔克孜族人一直保留着口头驯鹰绝学,代代相传,秘不示人。在没有枪支的岁月里,他们驯服凶猛的雄鹰为自己捕猎,一只好的猎鹰可以养活一家人。冬季出猎时,强悍的柯尔克孜族猎手,骑着矫健的骏马,手托着凶猛的猎鹰,奔驰于山林草原中。不论是野鸡、野兔还是狐狸,每次出猎都会有所收获。过去,一只鹰的价值比一个柯尔克孜族姑娘的嫁妆还要高。阿合奇县正是因完整保留着原始的猎鹰驯养方式,被文化部命名为“猎鹰之乡”,当地柯尔克孜族也被誉为“鹰王”。猎鹰寿命大约在40至50年间,历来受到柯尔克孜族牧民的尊崇。1991年,英国驯鹰专家安德鲁在来到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考察时说:“世界上猎鹰的故乡在阿合奇县的苏木塔什乡,在这里,我看到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猎鹰追捕猎物的奇观。那妙趣横生和令人惊心动魄的场面,胜过西班牙看斗牛”。

一个出色的驯鹰人需要具备三种品质:爱好、稳重、力气,三者缺一不可。要驯服一只重达十几公斤的猛禽不是件容易的事。到现在为止,库尔曼老人一共驯养过20多只猎鹰。他捕获它们、驯服它们,最终使它们成为自己的亲密伙伴。他无数次目睹父亲用各种方法捕获猎鹰。有时候是几个人一起到高高的悬崖上,先将老鹰引开,然后用绳子拥住腰,相互协作,将幼鹰从窝里抓走。柯尔克孜人与鹰还守着另外一个约定:他们从不把这珍贵的猛禽连窝端,总是悄悄抓走那只最心仪的幼鹰回家驯养。库尔曼最喜欢捉成年的大鹰,因为从小被人驯养的鹰不仅体型不够雄壮,野性也被消磨了。库尔曼更乐于去征服那些凶悍的成年鹰。“眼睛黄的、爪子上有白线的、脖子上有一撮白毛的最厉害!”老人指着红腿毛介绍道。这个威风凛凛的家伙是他用一块新鲜羊肉做诱,拿绳子套住的。

柯尔克孜人把鹰分成三大部落,每个部落又分成12个小部落。每个部落的鹰性格都不一样,有的平和温顺,有的脾气暴躁,有的身手敏捷……只有先弄清楚这些家伙迵异的性格,才能更好地驯服他们。捕回家的鹰先用芦苇管往嘴里灌水洗胃,然后将鹰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木棍上,来回晃动木棍,使鹰无法稳定地站立,如此连续数个昼夜不让睡觉,消损鹰的野性。让鹰逐渐适应主人,并最终产生依赖心理。这叫“熬鹰”。几天后,让疲至极的鹰吞下用皮革裹着的肉,因为皮革不能被消化,隔天就会被吐出,同时带出体内多余的脂肪,达到“瘦身”目的。经过三至五次的吞吐,鹰的体重减少些时,室内驯鹰才宣告结束。在进行室外驯鹰前,要把鹰尾的羽毛缝起来让它无法高飞;再用拴着绳子的活兔作猎物,让鹰从空中俯冲叼食。过些时日,把鹰尾的线拆去,在鹰腿拴根长绳,像放风筝一样在驯鹰人的控制下捕捉猎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鹰才会成为猎鹰。

柯尔克孜人的猎鹰是来之于帕米尔高原的苍鹰,这是一种中型猛禽。它们翅膀短圆,飞行时,可振翅疾飞,亦可在高空悠闲地翱翔,还能悬停在空中发出“滴——利利利……”的呜叫。选鹰时,要从鹰的眼睛上看,鹰的眼睛有红、白、黄翅三种颜色。黄眼睛的鹰性情温柔、乖巧,很容易驯服,是捕猎者的首选。红眼睛的鹰很厉害,被称为“高空之王”,它们尾巴大,翅膀长,敢和恶狼较量。而白眼睛的鹰,则是鹰中极品,能够在瞬间从数百米的高空俯冲下来,又能够翻身而上,速度极快。鹰性情凶悍,桀骜不驯,一般人都是从雏鹰开始喂养,逐步驯化。但它费时费工,驯出的鹰过于娇弱,缺少野生鹰的攻击力。真正的驯鹰人直接捕捉成鹰驯养。难度虽大,但一旦驯化,威力加倍。

问遍所有的柯尔克孜驯鹰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祖祖辈辈没有听说过谁能人工繁殖猎鹰。数千年来,柯尔克孜人的猎鹰无一例外都是从野生驯化而来。在阿合奇周边的山里,猎鹰通常栖息在山麓间的开阔地或是河谷灌木丛里。柯尔克孜人抓鹰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去高山上的鹰巢里抓,出于保护的考虑,只能抓其中的一两只,不能全部拿走;第二种方法是诱捕,即把以前抓的鹰拴在木桩上,旁边用铁夹子夹住一只兔子,老鹰想吃却抓不到,天上的鹰看到它的动作后,冲下来捕捉猎物的时候就会被夹住;第三种方法也类似诱捕,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在戈壁滩上搭四个细细的柱子,上面罩上网,网下放置兔子等猎物,在兔子的脚上绑上绳子,当人在远处拽动绳子的时候,兔子也跟随蹿动,引来老鹰,而鹰的视力只能分辨黑白,对绿色的网是看不到的,在它冲下来的时候,就会被网裹住。

外界以为柯尔克孜人可以随意去捕鹰,养了鹰又可以随意狩猎,这都是误解。柯尔克孜人是一个非常珍惜野生动物的民族,他们绝不会破坏自然界的平衡。现在阿合奇县驯鹰的人都是过去猎户的后代,他们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和资格审查,因为苍鹰本身就是国家级保护动物。现在的阿合奇县保有猎鹰和猎隼约2000多只。为了保护猎鹰和传承当地柯尔克孜族人古老的生活习俗,县政府向驯鹰人发放了150多个驯养证,为驯鹰传人每月发放500元工资,并统一纳入城乡统筹。政府还专门挑选了10位至少是六代以上的驯鹰传人,由他们负责定期检查驯鹰情况和猎鹰的去向。如没有驯养许可证捉鹰,便以非法捕猎论处。驯鹰人在驯化过程中,致鹰死亡者,也要追究责任。在有记录的近几十年中,县里还没有发生鹰死在驯养户家的事。

截止2019年,阿合奇县的猎鹰文化节已举办了11届。猎鹰节上的高潮部分出现在猎鹰捕杀狐狸的时候,众所周知,狐狸是非常狡猾却又凶狠的食肉动物,因此,捕杀狐狸的难度要比猎杀野兔难很多。在现场,当一只银色的狐狸被工作人员从笼子里放出后,就立刻向山中狂奔而去,不过再快的狐狸也逃离不出猎鹰的视线范围,只见库尔曼老人的猎鹰迅速向狐狸俯冲而去,但是,当猎鹰即将靠近狐狸的一刹那,狐狸却停止了奔跑,而是调回头来张开嘴迎着猎鹰扑去。人们不由得为猎鹰捏了一把汗。可是猎鹰却并没有减速或者后退,而是将锋利的爪伸向狐狸的面部,狐狸猝不及防,本想咬住猎鹰的腿,却反被猎鹰的利爪扣住了面门,紧接着猎鹰用弯钩形的喙牢牢地咬住狐狸的肩部,将狐狸压在身下等待主人收获猎物。库尔曼老人一看猎鹰逮住了猎物,飞马上前,宰了狐狸,取出心肝,赏给鹰享用。

在为主人“服役”5年后,猎鹰将重返天空,获得自由。红腿毛犀利的目光射向库尔曼老人,两双眼睛对视了一下。这高原上凶猛、高贵的生物,或许怎么也想不到会与地面上的某个人类发生一段故事:又或许它早就知道,滚动在它血液里的与柯尔克孜人千百年的亲密感情,终将使他们再次相遇。红腿毛立在库尔曼的臂弯上,老人抖动胳膊发出口令,它腾空而起,却没有发现猎物。它有些纳闷,又立刻醒悟这是让主人自己走呢!它有些兴奋,又有些难过。它在主人头顶盘旋一圈,发出一声清脆的鸣叫,算是告别。库尔曼向天空望了一眼,便策马而去。他知道,鹰有鹰的路要走,他也要过自己的日子,他们谁也不该去改变谁。

【作者】王成,中国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总领队,中国探险家俱乐部人文领域特别顾问。媒体撰稿人,乐途旅游网超级灵感旅行家。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文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186126304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