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醉乡土』实学大师颜元·连载(十二) | 颜元名句赏析(处事篇)

 人文华夏 2021-05-28


书    名

实学大师颜元

作    者

孔淑茵 郑文林 颜世直 著

出版时间

2018-8

出   版

河北大学出版社

实 学 大 师 颜 元
颜 元 名 句 赏 析

一、处世篇

1、赖天之眷,琢我以缧绁,练我以农圃。

解析:缧绁(léi xiè),古时捆绑犯人的绳索,代指监禁和牢狱。

用牢狱之灾和田间劳动来磨练我,这是上天在眷顾我啊。

磨难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艰难与困苦是上天赋予的最好礼物。

2、君子处事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

解析:君子做事,能够甘心粗茶淡饭,甘心艰苦劳动,就可以没有过失了。

要做一个有益社会的人,不管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既能够铸炼自己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也能对我们身边的人产生正面的影响,即所谓的“正能量”。这就是颜元所提倡的“转世之人”,虽然个人之力有局限性,但是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通过自己的言行,移风易俗,就像颜元名言“千万人中不忘有己,中正自持”。甘于粗茶淡饭,甘于勤奋工作,就不容易被金钱、享乐以及其他不良思想侵蚀,这样就没有过失了。

3、聪明不足贵,只用工夫人可敬;善言不足凭,只能办事人可用。

   解析:俗语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成功人士,往往不是那些智商特别高的人,而是那些肯下功夫、孜孜以求的人。处理事务,需要有办事能力的人。如果一个人话说得天花乱坠,却没有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终是废人。

4、高贤名士,人中俊杰,学者宜多友而多识,故过其地不交其贤,君子耻之。

解析:为学应该多交良师益友,对于有才有德的人士应该主动去拜访结交。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师益友互相启迪、互相提携、互相规劝,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才能和品德。

5、君子贵可常,不贵矫廉邀誉。

解析:君子以遵行常规为贵,以沽名钓誉为耻。

6、穷苦至极,愈当清亮以寻生机,不可徒为所困。

解析:穷困到了极点,更应该坚守清操,努力寻找出路,不能白白为穷苦所困。

颜元主张“学也必无饥”。如果学得满腹经纶,却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证,这样的学问就是假学问。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艰难困苦无法避免。身处逆境、困境,要有实际办事能力,才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学者为学,如果穷困潦倒却一筹莫展,必然为人嘲笑与不齿。

7、观自古圣贤豪杰,都从贫贱困苦中经历过,琢磨成,况吾侪庸人,若不受锻炼,焉能成德成才?遇些艰辛,遭些横逆,不知是上天爱悯我,不知是世人玉成我,反生暴躁,真愚人矣。

解析:纵览古代圣贤和豪杰之士,都经历过贫贱困苦的磨难,更不用说我们这样的平常人了。如果不经过锻炼,又怎么能称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呢?遇到了艰辛,遭遇了困境、逆境,如果不知道是上天爱怜我,不知道是世人在促使我们成功,反而暴躁不快,这是真正愚蠢的人啊。

对待磨难,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态度呢?颜元的这段话做了最好的诠释。古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身在艰难困苦中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应该把艰难困苦视为对自己的考验,视为增长自己才干的最好环境。

    8、人赋性质愚,耕田凿井,勤力养家,无负于天矣,亦无负于亲矣。赋性聪秀,不能出众自强,以才德见于世,如天之生我何;如亲之育我何!故下之为秀民,中之为豪杰,上之为圣贤,在乎人自为耳。

解析:如果一个人天生愚钝,那么好好种田掘井,勤勤恳恳养家,就没有辜负上天,也没有辜负父母双亲。如果天生聪慧颖秀,却不能自强不息,不能以才德为世人所认可,那么上天让我活着干吗?父母把我抚养长大为什么?所以,在下成为优秀的老百姓,居中成为豪杰之士,居上成为贤德的人才,这都是由自己决定的,全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了。

人最怕没有志气。人生一世,活就要活出个样子来,即便不能轰轰烈烈,也要有个性,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这样活着才有意义,才不枉人世走一回。没有志气的人,总是依赖于他人,不是迎难而上,而是稍有挫折、困难就立刻退缩、放弃,长此以往,养成惰性,不思进取,很多成功的机会就会错过,最终落得两手空空,遗憾终生。

    9、“仁者先难”,学者须要先难。此理难知,人知之而我不知,耻也;此事难能,人能之而我不能,耻也;若惮其难而止,是自暴弃也。况学若求明求能,只一用力,便可豁然矣。

解析:达到仁这个标准的人,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先施行仁道。为学的人无论多么艰难也要坚持学习。一个道理很难,如果别人明白了而我不明白,应以为耻。一件事情很难,别人做到了而我做不到,应以为耻。如果因为害怕艰难而停止学习,就是自暴自弃。况且学习就像是追求明理,追求办事的能力,只要一下工夫,就豁然开朗了,就学会了。

10、人之心不可令闲,闲则逸,逸则放。

解析:人的思想不可以闲下来,闲下来就会思想散漫,思想散漫就会放任自己。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随时约束自己的思想,每日所思所想,始终围绕在实现自己志向的道路上,就会达到约束自己的行为的目的,这样才不会放任自己,不会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每天多想想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改进。无论做事还是做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才能提高,才能进步。

11、人不办天下事,皆可为无弊之论,若身当天下事,虽圣人不能保所用之无佥邪。

解析:如果天下的任何事都不去做,人人都可以发表没有任何弊病的言论。如果以身去承担天下的事情,即便是圣人也不能保证所任用的没有奸邪之人。

人是在不断出差错和改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不做事就不会犯错误,但是人就永远不会进步,就无药可救了。所以,因为避免出差错而不做事本身就是最大的认识误区。有人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认为这句话是明哲保身的至理名言。实际上这种思想有百害而无一益。奉行这种思想,会一事无成,庸庸碌碌,成为废人。

12、万物皆所以奉人,故人贵;若以物役人,则不贵。

解析:世上万物都是用来奉养人的,所以人是尊贵的。如果让世上万物来奴役人,那人就不尊贵了。

如果过多地沉湎于物欲追求,人就会被物欲牵着鼻子走,就容易迷失自我,走上邪路。人应当不断提高修养,不成为物欲的奴隶,以自己的意志来控制对物欲的贪念,通过道德自律来使外物服务于我,这样才能坚守正道,走向成功。

13、败亡之国,未尝无谋,但言之不用耳;废弃之人,未尝无善,但口言之不力行,心思之而不加功耳。

解析:败亡的国家,并非没有好的谋略,只不过是好的谋略不被采纳实行而已;无用的废人,并非没有善,只不过嘴上说说而不身体力行,心里想过而不肯努力付诸行动而已。

空有理论而不付诸实践就是空谈。凡事要落到实处,才会产生实效。

14、世情任其险阻,君子惟持之以平坦;世情任其刻薄,君子惟将之以忠厚。

解析:世态人情任凭其艰难险阻,有才德的人只以平坦之心处之;世态人情任凭其刻薄,有才德的人只以忠厚之心处之。

不管社会有多少颓风鄙俗,坚持自我,抵制不良思想和风气,守住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宽厚,不为流俗所侵染,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应该有以平常之心处事的态度,做好自己,不随俗,不盲从,才能不负此生。

15、立言但论是非,不论异同。是,则一二人之见,不可易也;非,则虽千万人所同,不随声也。

解析:做学问只论是非,不论异同。如果是正确的观点,那么即使只是一两个人的看法,也不可以改变;如果是错误的观点,即使千万人都赞同,也不要随声附和。

    坚持真理需要自信。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以后,有人曾网罗了一批名流写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对爱因斯坦的理论进行声势浩大的批驳。爱因斯坦说:“如果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反驳就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相对论”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理论之一。

16、天无不覆也,吾心有不覆之人,则不能法天之高明;地无不载也,吾心有不载之人,则不能法地之博厚。

解析:天无所不包容,如果我的心胸有不能容的人,则不能够效法上天的高明。大地无所不承载,如果我的心胸有不能承载的人,就不能效法大地的广博深厚。

天地无所不包容,学者应该有容人之雅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做事,出差错就不可避免。所谓包容,就是以善意的态度允许人犯错。正确对待与己不同的观点,不党同伐异,才能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才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孔淑茵 郑文林  颜世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