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州仅剩的36家开发商,谁已脱颖而出,谁还挣扎求生?

 新用户2227M7nl 2021-05-28

2021年元旦之后,郑州楼市难得安静了下来。

一方面,开发商因为冲刺年底任务,左一轮促销降价,右一轮逼定成交,搅动市场如同来了第二春。当时,我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每天都有三五个人咨询,而且是那种:

我现在某某售楼部,要交钱了,你说中不中?

这些人之中有刚需,冲向瀚宇天悦城、融创城和碧桂园凤凰城;有改善,挤进永威上和琚、建业君临大院和正商祯瑞上境。

然而,元旦三天小长假之后,郑州楼市的温度如同天气:

真球冷。

有人说,2020年形势不好是共识,但还是有人超额完成目标,相当一部分楼盘业绩不错,但另外一半就很惨了,距离调整后的目标差距,远远大于中州大道东边北龙湖和西边金水北的房价差了!

地产营销总之中,业绩不错的人在等,看看老板准备兑现多少奖金?看看新实施的电子网签到底怎么落地?备案执行价格到底怎么调整?业绩差的人在等,看看位置能不能保住?或者看看外部有哪些坑能进去?或者干脆就是安静一下下?

总之,郑州楼市难得安静下来。

然而,随着温度下降,楼市河流的表面,地产营销冻成了透明的冰块——正好能让人通过这层冰看到水下如同石头的品牌。

站在2021年的头上,再看郑州仅剩的36家开发商,仍分成四个阵营,看谁已脱颖而出,谁还挣扎求生?

第一阵7家:

 建业、正商、康桥、永威、鑫苑、绿都、和昌

2019年底,郑在说房推出第一篇地产品牌观察文:

郑州仅剩36家开发商,进不了前三阵营,就是等死

那时开始,我们就坚定了一个观点:

品牌=产品+服务。

之所以把这7家写成第一阵营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基于产品+服务的品牌,而且建业、正商、鑫苑、绿都都打开了资本通道,相信不久的将来,康桥和永威也是。

地产品牌,尤其像是骑自行车,后轮叫“产品”,前轮叫“服务”,骑车的老板为了追求更大规模,就不断加速。而郑州房企高光时刻,就是6家开发商都进了中国房地产百强榜。

也难怪,没有速度,自行车就会倒下,而开发商就是自行车。然而,2020年,这7家品牌给人的感觉是不断“加速度”:

建业为巩固双千亿成果,着急治疗千亿规模的后遗症;

正商在年中突然要到河南地市拿100个项目;

康桥不再是“人文先生”,是今年跑的最快的本土开发商;

有今年从万科加入永威的人说像是到了碧桂园;

这几年的鑫苑,喊着“科技地产”和“区块链”,外人看了之后不知道是开发商,还是互联网公司?

总部已搬至上海的绿都,和搬深圳的和昌,即便是有了资本市场的加持,在郑州的存在感仍然加速变弱。

总之,“加速度”非常明显。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建业康桥

本土房企之所以拼命“加速度”,是为了做大规模。也难怪,过去20多年来,规模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有了规模,就有了一切。但那个跨年演讲的罗胖也承认:

很多时候,规模也是问题的根源。

“2020年弥漫着一种情绪,就是觉得世界变了,此前的经验没用了”,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说:

“旧的答案分崩离析,新的答案还没有着落。”

2019年“双千亿”的建业,在2020年遇见的就是这个问题。

▲中指院发布的2020郑州商品房销售金额TOP15中,康桥在前10席中独占4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康桥,这一年稳稳坐稳了郑州本土房企的第三名。

一般一般,郑州第三。说的就是康桥!

品牌形象一直是温文尔雅的先生,康桥近几年发展上遇到了业态上多元化、空间上全国化布局。

大多数情况,这个阶段的房企就会踩坑,而且要踩的坑还很大、很多,结果就是摔倒、骨折。外人看到了各种问题出现:

员工流失加快,成熟的产品线管控出现各种问题,融资与促销饥渴的手段花样百出,业主维权爆发,诸如此类。

然而,你能感觉到康桥踩坑了,但仅仅趔趄了一下、慌了一下身子,连脚都没崴住,就又跑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现在,康桥通过年度361.5亿元(亿翰智库数据)的销售业绩,坐稳了郑州第三的位置。

有人超越,跑到了前面,比如建业、正商和康桥;有人不上不下,需要观察,比如永威;有人说是全国化布局,但整体声量变小,给人感觉开始掉队,而且应了那句话:

做的最好的产品是售楼部,维护最好的关系是排行榜。

这一切都像刚刚开始。

第二阵营10家:
 正弘、亚新、美盛、振兴、亚星、美景、浩创、信友、同信、星联

10家开发商的共同点,在于尽管比不上第一阵营6家房企排名,但或者楼盘足够多,或者扩张特别快——就是你作为郑州房地产业界观察者,不得不重视的那种!

这10家开发商之中,正弘、亚新、美盛、振兴、亚星、美景属于老牌房企,而浩创尽管创立于2002年,但给人感觉更像后面的信友、同信和星联,这几年的爆发,如同黑马。

如果再细分,这10家还能分为三个梯队:

一是正弘、亚新和美盛你能感觉到他很努力,很上进,偶尔也会有产品惊艳同行,但这种惊艳很难持续稳定。有人说背后是因为职业经理人流动太快——企业不断以更高的薪酬寻找新人(猎头请注意),以至于传言说这3家的平均薪酬已经高过了第一阵营。

有媒体朋友说他们营销负责人比较傲娇,门槛很高!想想也能理解,他不一定待几天呢,哪里还有时间和同行、媒体交流呢?

二是振兴、亚星、美景。特别的稳健,无论是产品和服务,都不冒进,都能给人以惊喜。如果人格化,这3家开发商既不是凤凰男,也不是白富美,但都能踏踏实实过日子,像极了咱河南的好男人。

三是浩创、信友、同信、星联。都是黑马,不解释。

需要解释的是信友,和第四阵营中的常绿一样,都是从地市来到了郑州,被统一写成本土开发商。

第三阵营14家:
 瀚海、昌建、银基、豫发、新田、碧源、楷林、新东润、鸿宝、海马、普罗、瀚宇、中绘、裕华

本土房企相对于进驻后的一线房企,典型区别就是业态的多元化和单一化。比如,郑州房企之中,很多开发商做了酒店,建业有艾美,永威有此拾,美盛有喜来登,银基有冰雪世界主题酒店,豫发有喜鹊愉家主题酒店,新田有美爵,碧源有碧源悦喜主题酒店……酒店并非主业,不是干开发的人要去开房,而只是业务多元化的表现。

业务多元化,在这一阵营里面,其实是转型的前奏。

同样,还是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昌建和瀚海。这两家实力放在第二阵营也没有问题。如果不是爆发维权,或者出现别的问题的话,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何况瀚海还能出来晴宇、观象之类的产品,也是很有追求了,可惜的就是:

品牌辛苦十多年,维权毁容在眼前。

第二梯队,银基、豫发、碧源、新田、楷林。

这5家都是积极转型的本土开发商,其中银基主打文旅产业,豫发深耕纺织服装产业,碧源拥抱体育产业,在品牌运营上都已经换了赛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产业地产开发运营商。

相对于前面三家,新田与楷林转型商业和商务更值得关注。谁能想到,当同行在住宅地产重兵出击时,他们却能另辟蹊径?而且还能越来越精彩!

第三梯队的新东润、鸿宝、海马、普罗、瀚宇、中绘、裕华,属于郑州本土小而美的代表,而且今年的业绩都还不错。

重点想说下普罗,过去几年理想国单盘是冠军,可因为今年几家榜单乱七八糟的,不知道还是不是年度单盘销冠?但业内有个共识,三个维度评价郑州楼市好不好?

一是看普罗理想国单盘销售额度。如果往年60多亿,今年只有40亿的话,你懂的。

二是看郑东新区绿城百合二手房的成交情况。

三是看郑东新区建业天筑的租金收益情况。

第四阵营5家:

、盛润、天伦、常绿、名门、华瑞

、盛润和天伦,貌似住宅地产业务只是集团业务中一个小版块,给业界的印象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

常绿是平顶山杀过来的,接手东风宸院,赢得业界与社会的赞誉,如果再能实现好的销售与交付,定能成为本土房企的一段佳话。

名门和华瑞都经历了不同的危机,华瑞还好,毕竟只是信誉危机,交给时间修复即可,但名门的明天怎么样?没有人知道,挣扎求生,且行且珍惜吧!

 结语 

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

现在再看2020年,并不是那么悲观,且不说龙头房企中的碧桂园、万科、恒大和融创仍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就说本土中的康桥也在厚积薄发,而且还有浩创、星联们如黑马一般在后面猛追。

别管你家销售好不好,总有人横刀立马,总有人勇闯天涯。

然而,一些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时,另外一些人开始掉队。而掉队,是消失的开始!

2021,祝你好运。

本期话题
如何看待今年郑州本土房企分化?欢迎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