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机农业的绽放:车河有机社区,5年经验总结

 3O有机农业 2021-05-28

推文第1143天

关于第五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开幕式的报道

开幕式上,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分别与大同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灵丘县人民政府与太原理工大学、重庆国金建设集团、上海嘉士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灵丘生物产业园共建及授权建设运营投资协议。

(本文内容主要整理自论坛两位专家分享)

【作者简介】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社会学系主任、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现任北京社会学会理事,中国合作经济学会特邀理事,全国工商联扶贫委员会委员等职。

【作者简介】张正河,中国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专题教授;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专家;中咨公司注册高级咨询师,国家三化同步战略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农业企业经管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农业产业化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01

有机产业是尊重科学之举

上合规律、下接地气


1、为什么发展有机农业?建设有机社区?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需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扶贫攻坚战的需要:

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坚持以脱贫为纲、保水为基、增收为核、绿色为魂,积极探索生态建设、脱贫攻坚、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四位一体”的生态脱贫路径,实现增绿和增收、生态和生计的有机统一。

详见:

胡跃高:2050年前中国与世界农业发展的30个猜想

张孝德:有机农业,从心回归生命开始

张孝德:生态文明时代,如何培养生态人、建生态村?

2、有机食品是消费新贵

恩格尔系数小于30,表明众多消费者,尤其是中高等收入群体对价格不敏感,有机农牧产品正日益成为消费者追逐的目标。

3、哪些地区适合发展有机农业、建设有机社区?立地条件是什么?

非贫困区:原来的污染不重,常规种植向有机种植过渡期,净化容易;贫困地区:传统农业基础好,又有生态农业、生态建设的基础。

综上,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挑战,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

02

什么是车河有机社区模式?

车河,位于山西大同市灵丘县,距离北京4个小时左右车程。作为中国北部贫困县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凭什么可以连续5年举办国际性有机农业会议,受到国内外理论专家、实践者、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和认可?别急,小编为您揭晓

车河村民房新旧对比

2018年5月23日,《有机农业:山西省灵丘县村级有机农业扶贫模式》被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扶贫模式类中外减贫案例”。县委张强同志在“2018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向中外200多位做了介绍,案例在罗马举行的“2018年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展出。

中共灵丘县委书记张强在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介绍车河模式

这一切要从2013年说起。。。

当时,由71位专家教授历时101天对上车河和下车河两个村做出了规划,如下图:

车河有机社区项目介绍

(视频上传日期:2016.9.23)

灵丘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生态优良,符合有机社区落地条件,适合发展有机农业。位于灵丘县红石塄乡车河有机社区是一个集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省转型综改重点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车河有机社区改造后的别墅农舍

车河有机社区由灵丘车河有机农业开发公司和车河经济合作社共同建设,采取“有机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旅游”的模式,将优势产业与全国的最优地进行比较,全区确定1-3个涉农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有一定的竞争力,如特色林果蔬业、特色畜牧、文化风景风情游、中草药、大健康、大快乐等。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生态旅游等沟域经济,村民将土地经营权集中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流转给灵丘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统一规划经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农民收入来源包括四方面:土地流转收入、劳务收入、旅游服务收入、公司盈余分红收入组成。2017年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是村庄改造前的近7倍。

车河有机社区视频介绍

来源:灵丘电视台(2017.11.10)

有机社区符合生态文明理念

中国农大朱启臻教授:经过5年多发展,大同灵丘的“车河模式”逐渐成形,并扩散到了县域范围,在全国范围也产生了比较好的反响。

党的十八大要求将“生态文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文明中,做到五位一体。“有机社区”概念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在胡跃高老师的带领下,众多专家对灵丘县域做了规划,提出“有机社区”,成为了生态文明的模板。好多人不理解“生态文明”,认为就是绿化荒山、防止污染、垃圾分类,把生态文明等同于环境保护,存在认识偏差。

有机社区建设,包含了有机生产体系建设内容,同时也包含了有机生活和对有机理念的信仰坚守。政府主导推动,使有机理念在短时间内深入人心,扩散到县域范围,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认识基础。

03

有机社区建设:车河经验

车河有机社区5年来的建设经验,总结如下:

一、组织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的活力不能仅仅依靠外来的热血,需要乡村组织的变革释放出内生动力。我国合作社发展多年来步履维艰,很大程度上是村社两化,一个村的多个合作社形成不了互补稳定的关系。

村民在晒葵花籽

1、村社一体

全入社、大流转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村为单位组成合作社,全体社员把所有耕地、林地等委托合作社统一经营。受全体社员的委托,统一对外与工商资本进行合作,使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和保障;合作社以租赁方式将1213亩耕地经营权流转给公司发展有机农业。按土地等级100-500元/亩年付租金给农民。前三年一次性支付,以后每三年递增5%。

过去农民视土地为“鸡肋”,抛荒可惜,自己种赚不了什么钱,现在把土地交给了合作社,他就可以腾出精力来,从事其他经营:合作社打工、经营农家乐,或是出外就业。

2、村企融合

车河有机社区实行“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百姓得益”,并积极组建党总支,村企议事、民主决策,这种组织模式值得全国来借鉴。

车河有机农业合作社将27平方公里内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河流、沟壑等自然资源与公司合作开发生态旅游,收益合作社占30%,公司占70%。

图为优秀少先队员夏令营在社区写生

3、产业融合

灵丘车河有机社区发展的有机农业产业属于特色产业,要实现有机农业、生态旅游、休闲、餐饮、文化建设的产业融合,离不开有机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功能扩展

没有产业的支撑,不会吸引到人才,乡村也就“活”不起来。只有特色的产业才是农民的产业。农业其实有两种:农民的农业(增收)、政府的农业(强调国家农业安全:数量充分、价格低廉、质量有保障)。“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是农民视角的产业兴旺,未来实现农民安居乐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车河有机社区的自然条件(光热水气)适合种植筱面、土豆、黄米、玉米、豆子和各种蔬菜,而且做到了“有机、好吃、不减产”(朱安妮实验结论,见下图)养殖业发展羊、鸡、猪,比如青背山羊。目前,车河社区已种植有机杂粮和蔬菜700亩,养殖有机鸡3万只、有机青背山羊5000只。其中,鸡蛋、谷子、黍子、水稻和玉米等8个品种已取得有机认证。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种养殖方面填空白”,比如引进某个品种、规模多大,填补了某一地区的空白,应尽量选育当地特色优势品种,不然会有70%以上的机率失败。

朱安妮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在山西灵丘车河村合作有机种植项目,到 2017 年已有 4 年,其中 2017 年遇到大旱的情况下,旱作山地有机玉米种植亩产仍达到 400—500 公斤。

车河社区有机旱作萝卜初步估计亩产普遍在13000斤,个大的萝卜达到10斤,有机萝卜批发价2元一斤,除去有机肥、人工、土地等成本,每亩收益超过1万元。图中央为朱安妮老师。详见奔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 专访有机农业推广专家朱安妮(点击阅读)

特色,首先是地域特色。比如,车河的特色景观有古镇、民俗、古战场、皇帝射箭、原始森林等;

还包括特色工艺,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比如: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原始而神秘、古朴而奇异;油、醋、豆腐等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千年、魅力独具,让人流连忘返。融合农业,不仅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也包括农业和乡村工业的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潇洒引人来”,吸引更多的人来休闲、养生。

注意对照当地地方志,比如,灵丘粮食作物(地方志)上记载:

二、文化建设与治理

1、适度规模集中居住

车河两个村78户、20多个居民区,遍布在2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零散,村民交往受距离限制,而振兴两个村庄,必须加强村民间的自组织性,而这需要满足适度集中居住的条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建一座城来让老百姓居住,使老百姓丧失种地的环境。于是有机社区规划,为村民集中建设了65套新民居。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包括:整修道路、桥梁、天燃气、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环保设施、国学馆、敬老院、卫生室、有机餐厅、旅游接待中心、办公用房、民俗博物馆等。

2、新民居:享受到城市居民的舒适

同步实现三个“革命”:厕所革命,使村民养成了室内上厕所的习惯,生态旱厕更是成了一大景点;厨房革命,参考城市的规范化管理,做到了标准卫生;卧室革命,使村民享受到了城市居民居家生活的舒适。

车河有机社区根据实际载蓄能力,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引入天燃气,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收集设施;红石塄全域146平方公里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类农药、肥料和除草剂等。

3、现代公共空间建设

交往互动增加、组织性增强过去串门需要走很远,现在出来就见面,每天村民们聚在一起聊天、打牌、跳广场舞,这是分散居住难以实现的。

传统文化保存(村落教化功能)。有机村的人不孝顺,大家会集体排斥,孤立他,使得乡村原有的群体道德教化功能充分发挥。新的有机社区把改造治理可能丢失的一些文化重新捡拾回来,在新环境下创新。

正在建设中的桃花沟有机社区

除此之外,还兴建了文化名人邓云乡纪念馆、传统农具馆、传统手工艺馆,以及铁匠铺、酒坊、油坊、豆腐坊等传统作坊,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

三、消极影响:美食“溜猴”与丧葬

当地有一种传统美食,村民们都喜欢吃,叫“溜猴儿”,柴火架起大铁锅才能做出来,但原有房屋环保改造后欧,这种美食没有条件去做了,于是村干部出主意建公共大食堂,设专门的灶留给村民自己做,并可以为村里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

举办红白喜事陷入“场地尴尬”,现在大家住的比较近了,有的还是楼上楼下,有时办丧事,场地会引起误会,因此村里建了多功能厅,成为专门举办红白喜事等公共聚会的专门场所。

始终思考:如何发挥农民主体性?

比如,为了使没有劳动力的人也有菜吃,车河有机社区开辟了“公共菜园”,虽然是义务种菜,但村民们都是抢着来干,营造出社区共建的氛围。在文化与德治资源建设方面,还应该进一步挖掘,比如从本村、本镇选出“新乡贤”、“好媳妇”,逐渐地凝聚人心,使社区更加“有机”。

04

有机社区建设:独特营销

与消费者的信任如何建立?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需求大,营销应该思考:如何突出地方特色,让消费者相信自己买的东西产自灵丘,而非其他地方?

5年来,车河有机社区的营销方式如下:

(1)会议宣传

2013年规划宣讲会

2014-2017年连续有机社区世界性大会

(2)专家推介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与专家一直在推介

(3)灵丘全民推介

政府上下一直在推介

(4)公司定向广告

与其辛苦往外销,不如潇洒引人来

有机农产品要有独特的营销:

(1)卖相一般:有机农业都是自然生长,所以品相差异大。作为普通消费者,自然会选择长相匀称的普通农产品。

(2)市场未被打开

有机农产品信任仍未建立,这需要一个过程。建议借用米其林模式:

米其林本是轮胎制造企业,涉足餐饮业的逻辑很简单:为了提高轮胎需求量,首先要提高汽车需求量。为了提高汽车的需求量,当然就要鼓励大家远行,说服大家远处有更吸引人的好吃好玩的地方。于是米其林跨界做了美食营销,通过美食和消费者建立情感层面的联系,一步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高级的洗脑,将长久的建立起品牌忠诚度,让消费者忍不住在朋友圈不断提起“米其林”的大名,想不知道也难。详见:参与感?跨界营销?米其林早在100多年前就在玩了!

人是关键。人不足,需要培育,成在能人,缺也能人,如何把少数想干能干的人引回来?同时,应该加强能人的职业教育,比如民俗经营,学习人性化管理经验,提高从业者服务意识,提升经营软实力。

培训自己和员工。有一个道理需要明确下:培训贵,不培训更贵”,着重培训城乡中的能人、大学生中的潜力者、村内干部群众。例如,召集灵丘县的大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家乡的有机农产品与有机社区建设情况,培养他们爱故乡、爱有机的热情,鼓励、引导他们主动为家乡营销。

最后,张正河教授寄语:“建设有机社区,不是什么产业都可以做,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做,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而是在合适的地方,找到并培训合适的人,引入独特的经营理念,设计合乎人性的制度,做顺应时代、顺应潮流的农事”。

音频整理、排版、美化:3O有机行者·滔小小

整理自朱启臻、张正河论坛主题发言

照片援助:中国农大全域有机农业协作组刘亚茹、高永等

水平有限,期待您的建议,欢迎留言

3O助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