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支持农业,重建城乡信任与互惠关系,推动永续农业食物体系的构建。

 火火烽 2017-04-16


近十年,随着全球化急速推进,影响所及,不少依赖本国生产粮食的国家,其农业以至农民的生计及生活受到巨大冲击。因全球化而产生的农业产业化丶传统农耕文化及人文关怀价值的失落丶自然生态受到破坏丶各种环境污染,加上都市人口超越乡郊农地面积所能应付的范围,同时大家亦开始遗忘农业的重要性。然而,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乃是互为因果的。近年城市居民开始从食物质素丶个人健康,以及希望能维持食物安全而不再需要依赖廉价化石燃料,这些因素都促使大家去了解保存本土传统农业价值的重要,并确定它是城市永续生活的基石。


在西方,「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简称CSA)概念早於六十年代便出现,好些成功例子逐步印证这套理念——倘若能配合本土情况发展及作出合适的调整,便能够提升地区实践永续生活的能力,同时纾缓因全球化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例如食物里程(碳足迹)丶使用化肥农药所产生的污染丶食物安全丶纾缓化工农业导致生物多样性消失,以至农村人口迁往城市,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理念及背景

「社区支持农业」又译为社区为本农业或社区协力农业,其概念於20世纪60年代起源於德国丶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现在,CSA已经在各地传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草根组织在实践CSA的同时,都发展出各自不同的经验。由此CSA的概念也从最初的共同购买、合作经济延伸出更多的内涵。 


从字义上看,CSA它指社区的每个消费者对农场运作做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及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和分享利益。这是一种城乡社区相互支持,发展本地生产丶本地消费模式的小区域公平经济合作方式。


在这种合作的基础上,CSA一方面看重在保育生态及资源下共同承担、相互分享的社区关系,看重社区中情感及文化的传递,另一方面则往往会推行健康农作法、永续生活及包括身、心、灵在内的整合的健康观念。所以它也不单纯是有机生活或环保,亦不单是消费者运动(Consumers Movement),背後更多是我们怎样看待这个世界,而这看法也反映在社区发展工作中。 

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现时以剥夺天然资源方式的城市化发展并不可取,但这正是许多农村正在步入的发展方向。我们相信,这一系列的分享交流会将有助于人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非主流及非消费主义的生话方式。也有助于将关心农村、农业的健康发展,关心健康生活的人士联结在一起,共同创造一个更为和谐、永续的世界。 



虽然CSA有多种形式运作,其核心都是有一个共同的承担,建立一个较本地和公平的农业经济体系,一种能使到农民能够专注于土地管理,但仍然能够保证小农场生产和利润的体系。正如CSA倡导者Robyn Van En (1948-1997) 曾说:「 这些社区支援农业专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参与的农场能够发挥其最高的生态潜质,与及发展出一个网路,鼓励并容许其他农场参与。」 CSA农夫一般会用有机或生物多样化的种植法,致力提供新鲜和高质素的食物。越来越多人喜欢参与这种农业运作,而非传统的农场。


基於在农业发展丶本土文化,以至社会阶层结构等差异,每个国家及地区在维持「社区支持农业」精神下,会自然地发展成不同模式,以配合当地独有的情况。但不管形式如何,其核心都是朝建立一个本地生产丶能够共同承担,同时回应本地需求的公平农业经济体系方向发展。



1. 农墟 / 农夫市集


市集(广东人说是墟)是人类群体生活文化的体现,好比联系城市丶小镇丶自然村的心脏。农业的出现促使很多拥有专门技能的人开始聚居,方便以物易物,市集在城市出现前,最初也是始於乡村。乡村市集的功能以本土自给自主为主,同时,亦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丶了解丶互助与交换。在有机农业发展的历史里,本土的有机农墟 / 农夫市集直接把有机农夫与消费者连接,建立信任!



2. 共同购买


所谓共同购买,就是指社区消费者组成一个群体,一起直接跟农夫购买健康产品,从而跳过所有中间的环节。这里说的社区既可以由住在同一地区的人组成——比如城市社区丶自然村,也可以是在一起工作的同事,或者是一个团体——比如农民合作社丶消费者合作社,甚至还可以是一个家庭,总而言之,都有一个「聚合」的概念。所以,我们也经常把这种一个群体一起去向另一个群体直接购买的方式叫做「共同购买」,类似平常大家说的「集采」,只不过是一种比集采更有持续性的行为。共同购买的出现体现消费者更主动去关心产品的来源与品质,连结起来追求公平优质的购买选择。


3. 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是近年才开始普及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社会企业的概念源自英国,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社会企业从事的是公益事业,核心在於它通过市场机制来调动社会力量,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而存在。近年,有些CSA转变为雇用多个地方职员的社会企业,鼓励农夫并教育社区居民关於有机或生态学上负责任种田的知识。澳洲有家叫「食物连接」(Food Connect)的组织,是少数有实力跟超级市场竞争的社会企业。


4. 合作社


合作社是指人们为了满足在经济丶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共同需求而自愿组成的的协会,通过财产共有和民主管理而实现自治。在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中,农民组织生产经济合作社,与消费者组织的消费合作社对接,形成一个公平交流的平台。中国於2007年成立农民经济合作社法规,对带动农民合作社进行有机农业起正面作用。


这些年,食品安全危机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危机,是盲目崇拜市场机制的结果,是食物体系过度商品化和资本化的结果。社区支持农业,看起来只是城市中产阶级的一种自救行为,一种时尚潮流,实际上,这是在主流市场之外,探索一种新型的食物生产和消费体系,以及重新构建城市消费者与农村生产者之间的情感、信任与互惠关系。这正是社区支持农业的核心价值所在。


菜篮子革命-台湾主妇联盟,推动绿色消费和共同购买的消费者力量


1、主妇们的故事

早在廿年前,同样因为镉米污染、毒奶粉、馊水油事件、绿牡蛎……等问题层出不穷且持续爆发,大众食不安心,一些环保意识超前的主妇们开始认真思考生活的另一种选择。一群家庭主妇忍无可忍,即透过一包米、一篮菜的共同购买行动,引爆了台湾的生活消费革命。更以此为基础,成立了台湾第一个生活消费型合作社,开启台湾划时代的生活消费革命,以及合作经济模式。


随着越来越多人参与,2001年,秉持着公益与非营利原则,由1,799名社员集资的“绿主张公司”转型为“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至今有近5万个家庭加入,从环境守护到共同购买,从集结消费力到展现社会力,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透过“环保、健康、安全”的生活必须品,实践绿色生活,友善环境,守护地球的永续发展!


2014年,她们照顾了约150位农友, 供应品项800多种, 目前全台湾有47个站(截至2015年10月,共有48个站所), 社员约60,000人。 她们还以友善农耕的方式, 照顾了600公顷的农地, 大约24座大安森林公园的面积。 不愧是近10年来台湾“社会企业”的代表作。


社员一起来参与──共创美好的在地生活


我们合作社绝不止于共同购买,而是透过互助合作丰富彼此的生活,让合作的家成为终身的学**平台,以及共育、共老、共好的家园。



2、用消费改变世界


所谓“共同购买”,就是集结关心自己、关心环境、关心生产者的消费者,依生活的需求,寻找有共同理念的生产者,提供环保、健康、安全的生活材;也透过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直接对话,协助解决彼此的问题,找回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并透过对生产环境的亲近与了解,重温人与土地之间的情感。借着推动绿色消费,改善环境质量,以计划性消费及合理价格给予生产者支持;透过食品安全教育,让人与土地都健康,这就是本社的绿主张。



3、合作社的宗旨与理念


合作社以置办环保、自然、安全等物品供社员之需要为目的,并基于互助合作与终身学**之精神,以改善及提高社员的文化与经济生活为宗旨。


具体理念包括:


1、珍爱环境资源。


2、支持本土农业。


3、力行共同购买。


4、实践绿色生活。


5、推广及发挥合作社精神。


让主妇的购买力量改变社会


1990年代初,台湾的有机栽培观念尚未普及,只能从无农药生产开始思考。值得一提的是,她们的第一个米农合作对象,是在翻看对方账簿,检查有没有购买农药之后才确定下来的,那时台湾正闹镉米污染事件。在当时有限的有机农业技术与信息下,愿意参与有机耕作的农家,种出来的蔬菜常被虫咬到只剩一圈圈蕾丝花边。但是,参与共同购买的台湾主妇们接受了这些“蕾丝花边”,因为她们知道,这是一个质量与观念的大挑战。


尤其是,主妇联盟推动减硝酸盐运动,成为台湾共同购买运动的“世界级骄傲”。共同购买运动开始为台湾的农民与主妇架起一座桥梁,并让买卖摊在阳光下,安全安人心,吸引全社会的注意力。


过渡的“绿主张公司”


要让大家都懂得,“共同购买”是一种合作运动,是一种带动消费意识的运动,是一种人道关怀的事业,是一种服务的组织,不是以追求股东利润为导向的公司,台湾主妇们走了一条“曲线救台”之路。“生活就是政治”,这个公民社会价值在台湾酝酿出美酒,需要十年,但从开创到成熟期的曲线是亮丽耀眼。


创社理事主席如此警惕合作社“公司化”,而这个合作社却经由绿主张公司转型而来,这般曲折,是一群“怪异”的人不轻言放弃才走得过来的。台湾主妇们得到的回报是,与传统商品由“卖方定价”不同,她们是“买方定价”,凝聚“买方”力量,由买方来寻找可靠的卖方、再由双方共同磋商价格,这就是“共同购买”的核心魅力。


比如说,多台风的台湾台风来袭全台的菜价都会大涨,但生活消费合作社的们却依旧享受“不涨价的菜价”,令人刮目相看,这时要求入社的人就增多。因此,这群思想前卫的台湾主妇这样定义“共同购买”:它一反消费者被动式的依市场商业营销所影响而产生的消费行为,以“我是生活者”的角度,关心自己、关心环境、关心生产者,每位社员都是“头家”。


她们要创造的是一个良性的、以保护环境、公平和正义的另类的选择市场。


支持本地有机生态农业

 

在合作界前辈孙炳焱眼里,台湾主妇联盟的这群“娘子军”是一群合作运动推手。


 孙炳焱是台北大学合作经济系教授,他称这是“一种志业”——让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同思考“食的问题”即“资本主义下消费者与生产者面临的困境问题”,一方面保障了食品的安全,另一方面保护了本土的农民,让农业与农村的永续经营,成功的摆脱了资本主义下的外国农产品进口倾销问题,消除了对立、竞争,成就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协调、合作,实现了消费者可以亲眼“看到生产者的脸及生产过程”,确保了无添加、无虚伪的有机产品,并以双方合理的价格来交易,具体实现了兼顾“安全、健康、环保”的理想。


全球化时代,在跨国性的资本经济与商业消费文化的冲击中,愈是缺乏主体文化的国家或地区,愈容易落入强势资本与强势消费的左右和剥削,因此NGO、NPO或“社会企业”如何建构一个维持土地与人和平共生的网络,促使主流资本主义与商业消费文化的反省和修正,这是当代的一个大趋势。在民主化的脚步逐渐稳定的台湾,“生活消费合作社”作为一家“社会企业”,肩负着如何带领社会孕育“消费改变社会”的正向力量的时代使命。

 


不靠普通认证,追求“合理”而非“最好”的产品

 

正如曾任主妇联盟合作社台南分社经理叶杏珍所言,社员们有机产品追求是“合理的,而不是最好的”,意思是,在追求产品质量和价格之间应有合理的平衡,而不是一味要求最好的质量,反而在追求所谓“最好”的过程中,一再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追求食物安全时,在意的不只是个人的健康,如何让环境永续,人与自然间和谐的相处,更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价值。”叶杏珍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女性,曾在法国的欧盟研究协会任职一年,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因为有一批叶杏珍这样的年轻专业人才的投入,得让生活消费合作社不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叶杏珍介绍说,生活消费合作社寻找农民的条件并非一般有机商店采用的“认证”系统,而是由产品部的工作人员实际花时间去接触、了解,寻找理念契合的“对的人”,花两年的时间观察并建立双方的信任感,并不是件夸张的事。而一旦关系建立就不会轻易破坏,若农民破坏了“信用”,合作社与其就很难再有后续的合作,所以大部分的农民都不会做这样的选择。用现任理事主席陈秀枝的话来说,合作社信仰合作主义,只有团结才有力量,“团结农民”是生活消费合作社的核心灵魂,当然,还要助力改善有机农耕者的出路和生活。

    

“如果没有合作社,资本家只会依营利目的攻占市场;对社会有益的事业,可能会因为初期不能获利而经营不下去。”陈秀枝说,“例如,台湾有机农业刚开始时,那些像蕾丝花边的蔬菜,只有这些婆婆妈妈们体会到农友为了种植有机所付出的心血,包容的购买,也才有今天卖相较好的有机农产品。


所以,可以说如果没有主妇联盟的合作社,台湾的有机农业大概不会如此顺利的发展。”事实上,近10年来,“消费者帮生产者”的案例在生活消费合作社不胜枚举,“大家是朋友,是家人,都是合作社的一员”。

 

合作社连接农村和城市的纽带

 

主妇联盟合作社不仅作为台湾有机农产品的“消费者”,更是台湾有机农耕的“良师益友”,除了将农业专业人才带到农村,还将消费者直接带往农地里,合作社每季都会办一次农地参观的活动,取名“生产者之旅”,而农民在3月、9月会有农民大会,7月会有果农大会,其它时间则不时举行一些教育课程,提供常态化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零距离接触”的场合与机会。


“每次的农友大会听到专家指导农民,如何克服病虫害,如何预防灾害,这些专家专家默默地协助农友度过难关、克服困难,不求名不求利,毫不藏私地奉献其所学专才。”苗栗农民张木村说,“与合作社的大伙儿们来往之后,我们农人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高雄农民张肇基也有话说:“主妇联盟透过共同购买的方式,解决了农业生产与销售的问题,让生产者与消费者了解在地球资源的消费上彼此有共存共生的命运,凡是对地球环境友善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是值得大家去做的。在台湾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小农,耕地面值不大,产量不多,可以透过共同购买的方式,解决土地因过度利用而造成的地力流失,并克服中间商的剥削与囤积,甚至哄抬价格,更阻断了他们对销路的垄断。”

   

“她们对农民的帮助绝对是在农政单位之上,她们这一群人绝对是台湾农业革命史上的开路先锋与前辈。”张肇基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支持有机农友及避免偏食的习惯,生活消费合作社才行一篮菜的配菜方式,藉由固定的需求量,农友得以计划性生产。“一篮菜的行动”,支持了农友稳定的成长。

 


民主的种子


陈秀枝强调,生活消费合作社不是像宗教那么伟大,不顾自己要照顾别人,而是从利己出发,希望农人种植安全食品,同时保证农人过稳定的生活,利己利他。她说,“合作人”必须具备四大质量“诚实、公开、社会责任和关爱他人”,自己想要站起来,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而“合作社”则基于自助合作与终身学习的精神,以改善及提高社员的文化、经济与社会生活为宗旨,目的是“服务社员,集合社员共同需求,置办环保、自然、安全的物品”。合作社不仅提供社员购买生活必需品,也提供社员思索及营造共生、共育、共老的可能。而“地区营运”就是邀请社员一同来讨论大家的需求及规划在地生活蓝图。

 

陈秀枝说,作为消费者团体,买东西就是一种合作,不是纯粹的买卖关系,因而生活消费合作社秉持四种“价值、民主、尊重、学习和理性”。尽管社员出资额有异,但每人都是一票,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名社员的民主权利。


她曾写道:“没有社员的参与,合作社就会像一家公司,从绿主张公司转型为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最大的目的就是将经营权回归到所有利用的社员手上,我们不知在推动环境运动,也要推动合作运动,更要推动民主运动。民主的种子要在合作社发芽成长,才会有民主的社会及国家。”

 

“买是一个力量,拒绝也是一个力量,目前如何一一感知这些力量,合作社还常常出问题。”陈秀枝非常直率的告诉记者,业务发展已经不是生活消费合作社的重点,未来决定合作社生死存亡之大问题乃“民主发展”与“合作价值与原则的实践”。


主妇联盟的共同购买,可以说是近几年台湾方兴未艾的所谓CSA(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从产地到餐桌、碳足迹、支持在地小农……等概念的先行者。20年来,主妇联盟以共同购买行动,带动友善环境的消费意识,以碗中的未来,做为一种生活的价值与态度;以菜篮子里温柔而坚定的生活革命,展现消费力为改变社会的动力。


一个人的声音也许单薄,但是在合作社,你并不孤单。一包米、一篮菜,我们相信消费可以改变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