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唯一的海外国王陵墓:渤泥国王墓

 AYZTLI 2021-05-28

在南京中华门郊外石子岗乌龟山的山坡上,座落着一座典型的中国古代王侯的陵寝。然而,长眠在这里的却是一位外国君主,渤泥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

古渤泥国(文莱)在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就开始与中国友好往来。明代初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朱元璋、朱棣两代皇帝的大力倡导和渤泥国王马哈谟沙、麻那惹加那乃及遐旺三代国王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渤泥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进入鼎盛时期。中渤两国和平、友善的频繁交往,成为历史上中外关系的一段千古佳话。

明永乐六年(1408年)08月,在郑和船队下西洋期间,年仅28岁的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偕王妃、子女、亲属和陪臣共150多人远涉重洋,前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受到明永乐皇帝朱棣热情、隆重的接待。当渤泥国王不幸染上伤寒急症时,朱棣皇帝嘱太医全力抢救,终因病情过重,病逝于南京。明成祖朱棣遂其“体魄托葬中华”的遗愿,以王礼将他厚葬于南京的乌龟山这块风水宝地,谥曰“恭顺”。

麻那惹加那乃的儿子遐旺袭封渤泥国王。永乐十年九月,遐旺和他的母亲又一次访问中国南京,祭扫父墓。

渤泥国王墓坐北朝南,前临池塘、遥对牛首山,东、西、北三面环山,从历史上讲究风水的角度看,这里聚风纳气,山水环抱,实为“风水宝地”。其墓园环境幽静、林木苍翠,雪松、丁香、紫薇等数十个品种的上千株树木环抱着陵墓。从陵区正门通往陵寝的神道呈弧形,神道两侧是两两相对的石雕像,庄严而肃穆。

进入墓道,两旁排列着石刻:石望柱已毁,仅存柱础;马及马官各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武将一对。享殿仅存柱础。渤泥国王墓的神道石刻,风格简朴,线条圆润,无论题材、造型或者雕琢技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作蹲势的石虎显得威风凛凛,虎虎生威标志着王之高贵和尊严;乖巧的石羊跪伏昂首,竖耳倾听,神态生动,被认为通灵性、辩是非、别曲直,当作驱邪的镇物;看似温顺的石马又象征着“识途”之智慧,“永不疲倦”之能耐,“无私无畏”之精神。

尤其是神道两侧的石翁仲的脸部,均为高鼻梁、拱嘴唇,虽然身着中国武将盔甲,但领口系了领结,明显有别于中国其它帝王陵墓神道石翁仲的特点。由此可见,当时中国工匠们在雕琢这些精美石人像时,已考虑到外国人的形象特征。渤泥国王墓神道石刻,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外文化交融的深深印记。

1995年8月,南京市文物部门精心复制了一座渤泥国王墓的墓碑和龟趺,派员护送至文莱,陈列在文莱国家历史文化中心内,与文莱历代苏丹的墓碑安放在一起,永久性的向文莱公众展出。

现在,文莱国王室成员和文莱国外交文化等部门领导以及文莱驻我国大使馆代表纷纷至此瞻仰拜谒。一个外国元首将自己托葬于异邦,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除了葬于山东德州的苏禄国王,就只有葬于南京的渤泥国王了,这两位国王都是在明代访华期间病逝于中国,大明朝以王礼给以厚葬,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民和北加里曼丹、菲律宾人民源远流长的亲密友谊万古流芳。南京的渤泥国王墓,就是中国和文莱两国友谊的历史实证。

在郑和下西洋期间,渤泥国王亲自率王室成员访问中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郑和航海活动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见证了中国面向海外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与亚非沿海国家之间的睦邻友好。渤泥国王墓就是这一光辉历史的见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