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南京,谒拜古浡泥国国王陵墓

 普氏书斋422 2012-04-15
樊前锋

 
 
 
幽长的墓道两边,石马、石羊、石虎等庄严挺立。资料图片

 
  因为郑和,年轻的浡泥国国王重新认识了中国。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他携带家眷来到京城南京,拜会明成祖朱棣。

  “体魄托葬中华,不为夷鬼……”两个月后,28岁的浡泥国国王却因突发疾患而逝,他留下遗言要把自己留在中国。现在,这位国王和航海家郑和都沉睡在南京城外,两墓相距不过10公里。

  乌龟山下,埋葬着古浡泥国王

  浡泥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的坟墓位于南京市安德门外石子岗乌龟山南麓,是南京地区唯一的外国国王陵墓,2001年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斗转星移,岁月更替,浡泥国国王墓曾在历史中一度渺不可寻,直至1958年5月,人们才在南京乌龟山发现了佚名已久、一直被当地人称为“回回坟”的浡泥国国王墓。

  古浡泥国在今天的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自北宋就与我国友好往来。今天,浡泥国毕竟远去了,但在东南亚地区的文莱国,600多年前的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仍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浡泥国国王墓建在一座孤零零的小山上,四季常青的树木郁郁葱葱地疯长在山峁间。因为是午后,且上午刚刚下过一场中雨,陵园显得有点冷清。

  一个28岁的国王在这里沉沉睡去了600多年。

  明朝永乐初期,浡泥国还是爪哇国的一个统属国。郑和首次下西洋让浡泥国国王感到了震惊,“国不分大小,只要前来朝贡,都可以得到明朝丰厚的回馈”。

  为了摆脱爪哇国的骚扰,年轻的浡泥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决心前往南京,请明朝政府出面协调浡泥国与爪哇国的关系。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第二次下西洋的郑和船队到达浡泥国。第二年,浡泥国国王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携带家眷150人来到中国。浡泥国使团到达之日,明成祖在南京亲自设宴款待。或许是因为沿途劳累,浡泥国国王来到南京后不久就病倒了,这一下可急坏了明成祖朱棣。太医无力回天,朱棣根据其遗愿,将麻那惹加那乃厚葬于南京。聪明的国王还留下“我死后,可由儿子去拜谢皇帝的盛情美意”的遗言。之后,朱棣派官兵护送其4岁的儿子遐旺回国继承王位,并要求爪哇国免去征缴浡泥国的赋税。

  在笔者看来,28岁的麻那惹加那乃有着东南亚人特有的敏锐与勇敢,“体魄托葬中华”,他算是古浡泥国的英雄。

  600年后,文莱公主泪洒陵园

  在浡泥国国王墓道两边,石马、石羊、石虎等齐齐挺立,十分庄严。这些与山东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国王墓葬的规格很相似,都是中国古代帝王才能享有的待遇。

  与这些石马、石羊、石虎遥遥相望的,是中国·文莱友谊馆,一座两层的木楼。尽管展厅只有70多平方米,但图文并茂,把中国与浡泥国的友好交往史讲述得清清楚楚。

  2006年清明节,陵园里迎来了浡泥国国王的亲人——今文莱国苏丹(伊斯兰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长妹、外交和贸易部无任所大使玛斯娜公主。玛斯娜公主亲自为陵园里的中国·文莱友谊馆揭牌,并为友谊馆送来了两件她自己的藏品,一件是文莱当地特色的金丝织锦,还有一组文莱的银制民族乐器。

  走进陵园,拜谒自己的古国王,这是一次迟到了近600年的探望。回望先祖为国家强大而经历的艰辛,玛斯娜公主潸然泪下。

  如今,这小小的陵园就成了南京与东南亚客人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陵园里也修建了文莱风情园,风情园里悬挂着一排排大红的灯笼,墙壁上挂着文莱清真寺、其他建筑物,以及人文风情等鲜亮的照片。

  临近晚饭的时候,开始有车子开进陵园,人们三三两两地走进文莱风情园。风情园的老板——一个在文莱生活了很多年的女士告诉笔者,文莱的餐饮都是清真的,米饭可以蒸着吃,也可以和其他配料一起炒着吃,最好吃的是和椰浆一起煮熟了吃。芭蕉叶做餐具,包上椰浆煮熟的米饭,配上几条小鱼干和两片黄瓜,打包带上,走到哪里都能吃上一顿。

  聊天中得知,文莱约30万的人口中,有很多是华裔。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文莱加速发展,有了很多就业机会,于是吸引了更多的华人前往。

  “创办这个文莱风情园,就是为了接待文莱国的宫廷大臣以及前来瞻仰陵墓的文莱人,当然也有一部分其他国家的游客。”听着女老板的介绍,笔者忽然明白了,陵园里这座中国·文莱友谊馆已不再是一栋普通的建筑,更多的是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涵盖着和睦的味道。

  郑和下西洋,引来至少11位国王回访中国

  回到南京城区时,伟大航海家郑和的第十九世孙、60岁的郑自海先生把笔者接到了他的家中,他现在担任着南京郑和研究会秘书长、江苏郑和研究学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郑自海的家不大,却藏满了书籍,这些书籍大多都是关于一个时代和一个人的:明朝永乐年间、郑和。郑自海先生与已故的哥哥郑自强都是用一生的光阴来孜孜不倦地研究着郑和。

  “郑和下西洋期间,也就是明朝永乐年间,至少有11位外国国王不远千里来到中国,而各国来到中国的使节更是多得无法统计。”

  郑和下西洋,“不征夷国”的明成祖朱棣彻底开放了朝贡贸易,使得各国遣使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朝贡,明政府则以高于其实物的中国货物进行回馈或赏赐。这样,京城南京很快就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外国君王。郑和庞大的船队向海外各国展示了明王朝的强盛,宣告了明朝的和睦外交政策:薄来厚往,国不分大小,一视同仁。

  “公元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郑自海说,明王朝是15世纪世界第一强国,而且是第一个走向海洋的大国,“重名轻实”、“万国仰我大明”的政治目的始终贯穿着郑和七下西洋的全过程。“但这些并不妨碍郑和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郑和为其祖国效力,也在于他的个人能力。”这是印尼著名郑和研究学者阿·库斯提亚的观点。

  “和谐文化”令人难忘

  郑和首次下西洋时,只有34岁,第七次下西洋时,已是一个62岁的老人,可他依然执着地选择了出行。历时20多年的航行,航程之远,人员之多,造船工艺之高,访问国家之多,影响之深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今天,每一个到过文莱的中国人,都能够看到“王总兵路”,这是郑和的遗迹,是文莱人为了纪念郑和的副将王景弘而命名的街道。

  先祖郑和过去的故事,郑自海烂熟于胸。可现在,郑自海讲述最多的则是“郑和”与“和谐”这两个词。他说,世界上至今还有那么多人在研究着郑和,比如作为一个回族穆斯林,郑和在奉使下西洋的20多年间,出使人员虽然主要是一些回族知识分子、伊斯兰掌教等,但还有不少其他人等,船队上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人们是如何和衷共济乘风破浪的;郑和与沿途风俗各异的国家与民族是如何相处的。“这是人们用叩问历史的方式来应答着我们的未来。”
 
 

[字号:  ]
(编辑:程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