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洪彪谈“狂草四人展”的得失🍎🍇🌶...

 对岸合欢树 2021-05-28
主持人:“狂草四人展”一路走来,以率真而理性、特行而务实的创作和展览风格,受到书法界的赞誉和肯定,在书法艺术界掀起了“狂草的飓风”。值得注意的是,展览在取得影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质疑声,还有书法爱好者表示“看不懂”。可否请刘洪彪老师谈谈这个问题?

刘洪彪:谢谢!大家好,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啊,我也很想讲这个问题。中国书法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在3000多年的书法史上,哪个时代有过草书盛世?就是说这个盛世啊,是覆盖性的、流通性的、垄断性的、普遍性的全民都在写草书这样的一个时候有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就是刚才这位提问者说到的,草书难认,不好识读,所以没法流通普及不开,这就是我们历史上没有草书盛世的主要原因。所以草书在古代,在实用时代,他是一个辅体,或者叫做文人的稿书,草稿的字。到了今天,这个实用功能几乎都到零了,工作生活当中没有人拿毛笔去写字,或者说极少数人拿毛笔写字,拿毛笔写字就是搞书法艺术,搞书法创作。写出来的作品就要挂到展览馆,挂到人家家里,挂到一些公共空间去,让人家欣赏,让书法一下子华丽转身成了一门艺术。只有这个时候,这个草书才有可能(我说的是才有可能)趁着我们的民族复兴大势,文化复兴的大势,建造一个草书盛世,这是我的一个想法。
那么为什么有质疑呢?也是因为传统对书法的审美,觉得看书法作品就得要认识,就得要阅读。我要知道你写什么,我要去受感染、受熏陶、受教育,我要读李白的诗,要读李商隐的诗。这就是为什么总是会有这些质疑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就想试问一下,我们有这些质疑的朋友,其他的艺术门类,你比如说音乐,比如器乐、交响乐团、无标题音乐,你听得懂吗?这个无标题音乐里面,没有故事,没有人物,没有任何指向。就是一段旋律,但是我们听众可能会通过这个乐曲产生自己不同的联想而发生心理上的变化。你可能会感伤,可能会追忆,可能会有种温暖的感觉等等。我们有声乐,声乐是不是有无歌词歌曲啊?无歌词歌曲比如所谓的神曲啊,你难道能说他是乱唱吗?那个交响乐团是乱奏吗?不是。还有我们的绘画,绘画有写意,也有写实。有野兽派、有印象派、有这个派、那个派。有的完全是没有任何的山水花鸟人物器皿,所有的自然景物没有,就是一片颜色,就是一些构成,他怎么也能产生美呢?类似于这样子的东西,包括雕塑,有一个形体,有一个广场上,一个巨大的雕塑,你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就是一个构成,但是她也很美。草书狂草,你可以不认识,因为你不懂草法,确实不认识。因为我们书法界好多搞书法的人也不见得认识。因为专门搞草书的人才去学草法,就像我们另外学一门汉字一样,要去记住草书的所有符号。我们不能强求所有的搞书法的人和不搞书法欣赏书法的人都要看懂草书,没有关系的,你就像听无标题音乐、无歌词歌曲、无具象的绘画那样去欣赏狂草就可以了。这个狂草线条点画黑白构成它的组合、它的情绪、它的节奏感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审美元素,你可以从中去找到与你心灵契合的那份东西。我就说这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