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灭殷商:是原始社会打败奴隶社会?

 传统文化管窥 2021-05-28

我们知道,商朝是我国历史上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而在商朝势力范围以内和以外,还分散有许多远较商族落后的方国,比如:舌方、鬼方、土方、羌方等等。

殷商时奴隶工作的场景

其中,周方(姬周)也是商朝中晚期的重要方国之一——

正如我们所知,最后,正是周人在帝辛(商纣王)时期灭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关于周族的起源,至今说法不一。

传统的说法是,周人是“关中土著”,早期居住在今陕西武功一带。

近世以来,学者们又提出了多种说法:

有说周人是从山西迁到陕西的,有说是从甘肃南下的,还有说是姬族、姜族及其他外来居民混合而成的,等等。

周族首领公刘像

据文献记载,周族在周武王之前,有三位先公先王最为杰出、贡献最大:

第一位是公刘,他带领周人迁居于(bīn)——学者们多认为,这个地方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南一带——公刘迁豳,是周人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

第二位是古公亶(dǎn),又称周太王,他最大的贡献是率领周人由豳迁到了岐山以南的周原,建立了新的根据地,使周族迅速发展壮大,终于在三代(季历、文王、武王)后完成了灭商的大业。

第三位便是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他一方面忍辱负重,臣服于商;另一方面不断发展壮大周族的实力,通过对犬戎、密须、耆、邘、崇等国(部族)的一系列征伐,已成“三分天下有其二”之势。

在去世前一年,他还将周国的都城迁到了新建的丰邑,为东进伐商作最后之准备。

可以说,灭商开周的千秋功业,主要是由周文王一手奠定的。可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他的遗志是由周武王完成的。

周太王古公亶父像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对于灭商之前,周族处在一个怎样的发展水平或社会阶段,学者们的看法颇不一致。

大部分学者认为,灭商前的周人跟商人一样,已经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就认为,在古公亶父迁岐后,周人“开始从原始社会跨入阶级社会”;到文王迁都丰邑时,周已成为“商朝西方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这也是很多历史教材和著作所持的观点。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周人在灭商前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孙作云先生就认为,周人在豳时,“周国也是奴隶制国家”;“周文王时,已行公田私田制度,即已行'力役地租’的剥削法,因而在这时候,周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范文澜等先生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周文王像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周人在灭商前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吕振羽先生认为,“在周人建国的前夜,其自身还处在氏族制即原始公社制末期的状态下”,“专门以战争为事的酋长如王季(即季历,文王之父)和文王……还不曾完全从农业劳动中脱离了出来”。

斯维至先生也认为,“一直到武王克商以前,周大概尚在氏族社会末期父家长家庭公社阶段”;“灭商前的周,比商要弱小。在社会发展阶段上,也比商为原始。但在历史上,后进部族征服比它先进部族的情况是常有的,周灭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武王灭商

对以上观点,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